道缘儒仙_第六章 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 (第5/6页)

楚历代各家对此书的疏注。他平心静气,运笔圆润,一字一划地写了三篇。完了一数,竟然每篇都是五百五十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真是奇迹。此时日刚偏西,大约是未时光景,离结束还有两个时辰。他坐了一会儿,待墨迹略干,交卷走了出去。

    出了考场天还大早,他不知不觉又来到秦淮河畔,似乎想找到那个千般清丽,万般妩媚,两度相逢,梦魂牵绕的女子。他在河边踱来踱去,眼前始终呈现出女子露出的凄婉面容。

    过了好久,他才醒过神来。看看周围,白天的秦淮河跟夜晚又有不同,湖面静悄悄的,热闹的是附近夫子庙一带。夫子庙就是孔庙,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金陵的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

    他迈步来到夫子庙,进去看了聚星亭、思乐亭、尊经阁等,很快转身出来。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风味小吃店晚晴楼。这里最迷人的就是秦淮小吃了。

    门口的伙计一见他举子打扮赶紧招呼,领他来到楼上,请他在一个靠窗的雅座坐下来,问道:“先生,您要点什么?”

    “不知道有什么特色的小吃?”叶昊天问道。

    堂官赶紧介绍:“最有名的是‘秦淮八绝’。做工精细、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除此之外还有无锡的小笼包、三鲜馄饨、网烧卿鱼,镇江的蟹黄包、肴rou,盱眙的龙虾,天目湖的砂锅鱼头、地皮菜、菜干焖rou等。”各种小吃名字从他口中涌出,源源不绝。

    叶昊天但觉有趣:“不知何谓秦淮八绝?”

    堂官接着说:“一绝雨花茶;二绝蟹壳黄烧饼;三绝鸭油酥烧饼;四绝豆腐涝;五绝什锦鸡丝面;六绝牛rou锅;七绝红汤爆鱼面;八绝桂花夹心小元宵。不知先生想要哪几绝?”

    “每样都来点,难得来一次,好好品尝一下。”叶昊天吩咐道。

    “好!您请坐,一会就上来!”堂官跑了下去。

    叶昊天从窗口望出去,对面秦淮河南岸就是著名的乌衣巷,那里原是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住所,如今古巷仍在,人已仙去,令他心生感慨,禁不住低吟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话音刚落,忽然有人接口:“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徒唤奈何!”声音苍老而有力。

    回头一看是个五旬老者,儒生打扮,一缕长髯,面白如玉,神情暗淡,眉头带着威严。

    叶昊天拱手为礼:“学生一时感慨,打扰先生了!”

    那人上下打量他几眼,面色不愉地道:“看你衣着该是应试的举子,今日不去会试,为何在此留连?”

    叶昊天看对方衣着不俗,知道不是等闲人物,于是恭敬回复:“学生是头场结束后方来的。”

    老人看看天色,有点疑惑地道:“从没见过结束这么早的,莫非是中途退场不成?年轻人,中途退场者下科不准再试,你未免太鲁莽了!”

    叶昊天赶紧回答:“我已答完书艺三篇,不多不少,每篇五百五十字。”

    老人暗淡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眼里的忧虑换成了调侃,道:“牛皮不是这么吹的!每篇刚好五百五十字,只怕神仙也难为啊!”

    叶昊天未再争辩,只是道:“待金榜放出后自见分晓。”这时,堂官陆续将菜端上来。回头看看,老人的桌上竟然也是同样的“秦淮八绝”,只是看来他已经用过了,虽然每样只吃了一点点。

    老人显然也注意到了,点点头道:“看来是同道之人。如此说来,只怕你所说不假,金榜出来时,我会留意的。”

    叶昊天欲待请教名讳,老人却已经下楼而去。

    回到客店,张成和罗开山还没回来。又等了一会儿,两人才结伴而归。罗开山神态依旧。张成却面色严峻得很,一边走还一边摇头:“难,难,不太妙!”

    叶昊天上前安慰:“好坏且待三场结束再说!”

    第二天考的是策问。题目只有一个:“治大国若烹小鲜”。叶昊天又是早早结束,等到天黑才见两人回来。这次张成面色更差,不住嘟囔:“什么玩意!‘治大国若烹小鲜’,哪有这样的题目?男子汉大丈夫,不去认真治国,怎能玩弄百姓?治国就是治国,哪能跟炒菜相比?”

    第三天考诗词歌赋。要求每人作一首诗词,不论体裁,但必须有花、草、山、水、春、雨、楼、香八字。不知怎的,叶昊天看见这八个字就有无尽的忧愁,眼前浮现出岳麓读书,苏家大劫,华山寻宝,青城修道的一幕幕景象,接着是西湖兰舟、秦淮夜话,最后定格在那女子可爱可怜又令人心碎的面容,坐在那里迟迟不能下笔。眼见日已西斜,时候不早了,只好提笔写了首《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

    回到客店,那两人早就到了,这次他出来的竟是最迟!

    罗开山道:“三场已毕,听天由命。今晚去文枢阁开怀畅饮,不醉不休!”

    ※※※

    三天以后是放榜时间。据说准确时间是下午未时,可是上午就有人早早聚集在礼部门前。午时过后,叶昊天也被张成和罗开山拉了去。大家望眼欲穿,焦急地等待着。直到未时,终于有人从大门里走出来。前面两个兵丁开道,后面一个官员手里捧着一卷红纸。人群“呼拉”一声围了上去,开道的兵丁让大家让开,然后帮着将红纸张贴上去。

    数百名举子和围观人群齐齐将目光聚集在榜上。榜上约有一百多人,排名不分先后。榜刚刚贴出,叶昊天眼中神光一闪就看见了自己的名字,所以只是站在人群外面等着。张成和罗开山向前挤了半天,终于发现自己的名字也在里面。

    张成兴奋地手舞足蹈,高声叫道:“中了,中了!大哥,我们三人都中了!”

    罗开山走出人群抹了把汗,感慨地道:“十年寒窗,总算没有白费!”

    叶昊天却没感觉到困难。或许上天给了他灭门的灾难,想给他一些补偿,于是给了他功名和修道的顺利吧。

    这时候周围已有人痛哭起来。更多的人一句话不说,面色灰黯地离去。

    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成了贡士才能参加殿试,殿试录取率很高,所以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踏进朝廷的大门。

    殿试定于七月十二日。那天天公作美,早上下了一场雨,使炎热的天气一下变得凉爽。每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尤其是将要参加殿试的“贡士”们,全都穿上最满意的服装来到皇城文华殿。文华殿在金銮殿的东面,殿内大红的地毯,墙上挂满了字画,门楣屋梁上都雕刻了精美的花纹。

    巳时不到,礼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先来了。过了一会儿,有人高声宣道:“皇上驾到!”刹时间所有人都跪在地上。接着一个苍老的声音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