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愚人金 (第1/1页)
三十,愚人金 虽然族人带回来的奇形怪状石头不少,不过,说实话,我对矿石的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所以就算是价值连城的矿石放在我面前我恐怕也会漏掉,现在我最关心的,只有四类石头——金黄色的,红色的、黑色的与绿色(或者蓝色)的。 金色的,当然是自然金与自然铜等,不过,估计找到这些矿石的可能性为零,红色的是氧化铁,也就是赤铁矿,黑色的是煤,或者磁铁矿褐铁矿一类,那是好东西,这年头比金子还要珍贵,至于绿色的,自然是铜矿了,铜是会生锈的,自然界里通常是以氧化铜化合物出现,比如孔雀石等。 因为铜的熔点比铁低,用木炭即可炼制,而且铜的延展性好,很容易加工成各种工具武器,而且我国的铜大多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也就是我所在的南方,最有可能发现的应该是铜矿,不过很可惜,这些石头中没有绿色或者蓝色的石头,这让我想起了上次煮盐回归路上,似乎发现过一片绿色山崖,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没发现绿色的铜矿石,我的目光立刻被一块淡金黄色石头所吸引,金黄色,很可能是自然金或者黄铜矿,也有可能是黄铁矿。 拿起这块石头,我心里就有数了,分量不够重,不会是自然金或者自然铜了。 黄铜矿与黄铁矿对我这种非专业人员来说很难区分,不过应该有一个简便法子,那就是将其在粗陶瓷上划痕,绿黑色的是黄铜矿,黑色的则是黄铁矿,这个我小时候便知道了。 在试验之前,我向上帝祈求,千万是黄铜矿,不要黄铁矿,虽然两者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是天差地别,黄铜矿可以直接炼铜,黄铁矿,对不起,因为铁的熔点大大高于铜,等找到煤再说吧。 也许上帝是西方人的专利,又或者上帝现在尚未掌权,所以很不幸的,我的祷告没有起任何作用,留在陶器上的划痕是黑色的,盖棺定论,这块是黄铁矿。 黄铁矿,学名二硫化铁,金光闪闪,外表上看起来,与黄金无异,故又称愚人金,它是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在各类岩石中都可出现。黄铁矿是提取硫和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料,它还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古宝石。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公元1837—1901年),人们都喜欢饰用这种具有特殊形态和观赏价值的宝石。它除了用于磨制宝石外,还可以做珠宝玉器和其它工艺品的底座。我记得小时候,也用黄铁矿冒充黄金,丢在路上,看路人经过,没有不拾起来的。 ---------------------------------- 不过,与其说黄铁矿是铁矿,倒不如说它是硫矿,因为它以百分之四十几的铁与百分之五十几的硫组成,通常还有些微量元素,而且黄铁矿也不适合炼铁,不但因为其铁含量偏低,而且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硫,有的还含磷,这样的矿石,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就算炼出来的铁也是废铁,铁里面硫或者磷含量只要有百分之零点几,钢铁就会发脆不能使用。 但是,我看上黄铁矿却是为了它的硫,黄铁矿含百分之五十三以上的硫呢,硫的熔点只有119度,除了污染严重与加工过程有相当的危险性外,土法炼制硫磺并无多大技术性问题,过去农村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也在土法炼硫呢,不过,黄铁矿里的硫却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要二硫化铁分解,至少要在四百度以上,完全分解温度就要达到五六百度,具体多少忘记了,反正要那么高。 当然,五六百度也不是什么问题,普通柴火就可以轻易达到并且远远超过,问题是,这个过程中,这么高的温度,硫磺就会与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 这样一来,不但严重污染了环境,也失去了得到大量硫磺的机会,自然不可行的。 我这个人什么杂书都看,对现代各种制硫技术也模糊知道一点,什么沸腾床燃烧技术,石灰石烟气脱硫等等,问题是,现在我这里并没有大百科全书,所以根本不可能制作出顺利从黄铁矿中分离出硫磺的先进装置。
那就用土办法,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就不信,想不出办法来提炼黄铁矿里面的硫磺,办法——当然是土办法,就像女人的****,想挤总是有的。 当然,对现代人来说,也许这些土办法实在过于落后,但是对原始人来说,火yao又是极为超前的发明,只要有了硫磺,我就可以大量**,从而为龙族的文明与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我的本意是要寻找煤、铁与铜矿,谁知却得到了硫矿,很难说哪个更好一点。 黄铁矿本来分布就广泛,不过因为黄铁矿极易风化还原为褐铁矿,所以露头矿很少,据捡到石头的族人说,刚好那座山崩塌了一大块,他好奇的踢了一脚,这才发现这种金光闪闪的石头,这种石头那个山里多的是,就是崩塌下来的,也有好几座房子那么大,只是外表发黑,里面才是这种颜色,我就放心了,反正现在火yao还多得是,也不急在一时。 黄铁矿在现代主要是用来炼硫,炼铁的话,杂质主要是含硫量太高,就算只有千分之一的杂质硫,炼出来的铁也是废品,基本上是蜂窝煤,而且极脆,毫无用处。 不过,我现在是在远古,现代社会的废品,放在这时说不定就是宝贝,谁让现在我连一块金属都没有呢。 --------------------------- 感谢大家支持,收藏正在上升,本书的命运全掌握在各位手里,所以请大家继续帮忙,今日两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