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暗局 (第2/2页)
都属黄河水系,流经县内各处。 其实在整个山西,明朝中期时,灌溉系统还是很完备的,只是随着后期国力的削弱,官府拿不出银子疏浚,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成了现在的样子。 百姓种地,没有灌渠,用水仅凭肩挑车载,靠近水源的还勉强可以。远离水源的耕地根本用不起水,这种条件下,就是想种也没法种。 欲想疏浚李家集所在耕地的灌渠,却也不能脱离开水源。 因而整个疏浚任务是从附近的各处水源开始,集中向李家集疏导,这种情况下,李家集以外的其他耕地也自然跟着受益,借着主渠的开通,一些耕地临近主渠的人家也纷纷疏浚自己那边的灌渠。 一时间,整个疏浚队伍又额外增加了数百人。 旧有的灌渠相对来说比较好疏浚,但罗刚计划从李家集往石楼山和石猴山方向开荒,自然又要朝那边开通新渠。 这一带多为丘陵地区,但丘陵地带与李家集交接处,地势起伏较小,而且这样的土地面积几近三四万亩。只要灌渠挖掘合理,一样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 尽管原有的灌渠已疏浚了三成左右,但后续的工作量却更为繁重。 如今李家集召工人数有一千四百人左右,加上带到山中的五百人,罗刚每天要掏出一百二十两银子。 这个数目不算大,罗刚绝对掏得起,问题是以李三八的名目,人数绝对不能再多了。现在所有的人都知道李三八背后有人支持,但圈子外的人都不知道他背后的那个人是谁,若再增加开支,足以显示其财力雄厚,而这样的人,又做这样的事,必定引起别人的怀疑。 因而,罗刚开始实施下一步计划。 他把目光投向了临近李家集的瓦塘口、罗裕口、蔡家会、固贤庄等四处村屯。 第四天上午,聚义厅中聚集了五六十人,其中有几名是罗刚的原班兄弟,其余都是新召来的百姓。 此时罗刚满脸肃穆地站在众人面前,目光缓缓扫过每个人,半晌,他唤道,“孙世荣、曾有财、蔡金生、顾云开。”
“在” 随着罗刚的话音,点到名字的四人立刻应声出列。 “我刚才说的话,你们记住了吗?” “记住了!”四人齐声回答。 “我再重申一遍,此事是为你们的乡亲父老造福,是积德行善的大事,子孙后代要为你们建庙、立长生牌的。能不能做好,我拭目以待,还是那句话,有任何问题,找你们的主事。” “是” 众人再次应了一声。 “把总你放心,要是做不好这事儿,让我家永远生不出带把儿的。” 孙世荣跟着说道。 罗刚点了点头,“好,我只看结果。” 接着,他又朝人群中唤道,“赵继海、方九山、楚向东、龚万全。” 四名罗刚的原班兄弟也应声出列,这四人同样是罗刚精选出来的老成精明之人。 “务必按我的指令行事,有事随时派人回山禀报,出现任何问题,拿你等是问。”罗刚郑重地说道。 “是” “所需第一批银两已经准备完毕,马上到李全虎处领取,各自到达后,立即开展起来,不得有误。” “是” “出发吧!” 众人应了一声,施礼离开。 “黄大牛” 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罗刚向外面招呼道。 早已等候在聚义厅外的黄大牛应声走入大厅。 “立刻派人挑选出四百匹骡马,记住,有异常特征的不要,有标记的不要。” 待黄大牛离开后,罗刚将寇唯唤了进来。 他从案上拿起一张纸,“马上去石猴山找佟川,名单上的人立刻派到这里。” 寇唯接过名单,小心揣好,施礼离去。 前几天,他带着四个人被罗刚派往兴县,主要是监视守备府,守备衙署,县衙等地,以防有官军吃里扒外与他们有所往来。 如今所有的官军都已返回,大多数官军都住在乡村,少数住在城内的人也都很守规矩。罗刚的最后一次考验,他们全数通过。 这段时间,山上的人都没闲着,除了正常值守和分配给裘铁锤进行准备事宜的兄弟之外。其余的的兄都在石楼山与石猴山之间的河流两岸垦荒。 这一带紧临水源,虽然坡地多于平地,但挑水灌溉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能有充足的食物,罗刚自然不会放过这些地方,不但那些兄弟们去垦荒,就连他们的家眷,包括一些壮年妇女也同样去了。 罗刚给李家集拨去了四百多头耕牛,还剩下十几头就用在了山上。这些耕牛大多有着记号,有的长得特别,只要离山估计就会被人认出来。 倒不是罗刚想赖下这些牛,只是现在正是非常时期,绝对不能允许意外出现。 同时利用垦荒的还有众多骡马,山上骡马很多,即使再调走二百匹,依然够用。 据罗刚估计,河两岸能利用的土地约有三四千亩左右,若都能种上红薯,后顾之忧就少了一半。 如今两山的家眷加到一起,已达一千二百多人,其中能参与耕作的几近五成,这还不包括尚未接来的一百多名兄弟的家眷。 再加上山上的几百兄弟,即便山地远比平地难耕,在薯秧长成前全部耕好,应该问题不大。 罗刚在聚义厅中把主要的事情都梳理了一遍,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眼下除了抢时间耕种外,后续的的计划还得继续实施。 想到这儿,他走出大厅,绕到后山,准备前往正在搭建的铁匠棚去看看。 走出不远,从后面气喘吁吁的地跑过来一名兄弟,“把总,马骏派人送来一封信。” 罗刚接过厚厚的信封,撕开封口,将里面的信件如数取出,仔细查看。 其中有一张兴县守备衙署具印的空白堪合,还有一沓印鉴齐全的空白路引。 此外,还有一封无署名书信,却是马骏那边通知他,今夜第一批铁料运到的消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