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封侯_第一卷 第二章 临汾荀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卷 第二章 临汾荀氏 (第1/2页)

    (注:考虑到和当代的习惯冲突太大,本书中的部分人物称呼称谓,可能会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

    另:谅言新书上传,敬请收藏推荐,本书的道路将会因为您的举手之劳而更加宽广。)

    荀昭,十岁。

    此时的萧衍,正坐在井边的整块大青石上,愣愣的上下打量着自己麻细的小胳膊和略显些削瘦的身板,脸上一阵阵的阴晴不定。

    一块块记忆的碎片,像是放电影胶片一样在萧衍的脑袋里飞过。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已经远远超过了萧衍所能理解,根本无法用常理来解释。

    萧衍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居然会和荀子搭上关系。

    荀家所在的地方,就叫荀城,其实所谓荀城,也不过是个大点的村子,荀城里的人,大半也都是姓荀,据说包括荀子在内,都是曾经的晋国大夫荀息的后人。

    荀子当年应“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之邀,入楚任兰陵令,又经历秦灭楚,以及楚汉争霸,其后人历经坎坷才在数十年前返回河东临汾老家,如今也只剩下荀昭家里这一脉。

    荀家现今的家主,叫做荀益,也就是荀昭的祖父,当年随曾祖途返河东之时,娶了颖川陈氏之女为妻,生有三子,分别是长子荀行,次子荀立,幼子荀定,其中次子荀立,便就是荀昭的父亲。

    荀家虽非显贵,却也属名门,否则也不会得以和颖川陈氏结为姻亲。家主荀益,前些年曾任过临汾县里的“三老”,在河东郡里,也算是少有些名声。

    不过,就算荀家的名头再大,对于萧衍来说,这一切似乎比一场梦来得还要荒唐,自己只不过是回家的路上淋了些雨,着了回凉,发了次烧而已,怎么就……

    “我一定是在做梦,只是一场梦而已。”萧衍口中默默念叨着,闭上了眼睛,又猛得睁开,左右顾盼几回,发现自己仍然是坐在那条偌大的青石上边。

    “一定是做梦,一定是……”萧衍从脚边拣起一块冻得硬邦邦的土疙瘩,狠狠的朝自己小腿上砸了下去。一阵钻心的疼痛立刻从小腿上边传来,萧衍忍不住咧了咧嘴,可眼前的一切却仍然没有丝毫改变的迹象。

    “嘻嘻……”一阵带着几丝嘲讽的笑声,从身后传来,两个婢女各抱着一团劈好的木柴,从庭院中间走过,正好看见萧衍傻乎乎的举动,四目对看一眼,不禁笑出声来,一边朝着厨房那边走去,一边还不时的回头看。

    “病了这一回,只怕是更傻了呢,竟然搬起石头朝自己身上砸。”两个婢女,边走边小声的笑议着。

    “可不是……”另一个婢女,嬉笑着还没来得及接上话口,却听见背后一声轻轻冷哼,两人禁不住心里一虚,转头朝后看去,见居然是家主荀益。

    “见过家主。”两个婢女,生怕家主听见了刚才说的闲话,又见荀益脸上有些微微的涨红,顿时慌得差点把手中的木柴落下,连忙转身行礼。

    荀益虽然听见了她们说的话,可见两个婢女已是慌乱,顾忌着身份,也不想和她们再多计较,只是抬起眉眼,看了看仍坐在门槛上发呆的荀昭,看了半晌,微微的叹了口气,头也不回的朝着北屋折去。

    那两个婢女,知道家主是真动了怒气,毕竟荀昭再是傻,也是荀家的人,是家主的亲孙子,还轮不到做奴仆的去耻笑,于是也不敢再去嘴碎,仍只留下浑浑噩噩的荀昭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

    大雪虽是在昨个夜里就停了,可是化雪寒才是最冷的时候。中午的阳光,也没了往日的温暖,倒显得有些刺眼。

    荀家的院墙,是用姑射山上采下的石块,填着黄土垒成的,有一人多高,但是再高也不可能挡得住风。

    一阵冷风沿着墙脚朝井边卷来,荀昭禁不住打了一个哆嗦,紧紧的抱住了膝盖想让自己暖和些。就连身后一阵脚步声朝自己走来,竟然都没有发现。

    “二弟。”一声极是亲热,却又带着几分嗔怪的唤声从身后传来,荀昭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就出一个人影来。

    还没等荀昭转回头去,五根葱白的手指已经绕过了自己的脖子,朝额上伸了过来。

    “果然是已经退了烧,难怪叔母肯让你出了屋来。”银铃般的笑声在荀昭耳边响着,几丝呼出的热气顺着耳根朝脖子里钻去,有些痒痒麻麻的感觉。

    “大……大……大姊……”荀昭顿时一阵面红耳赤。

    虽然零零碎碎的继承了不少荀昭的记忆,可之前称呼比当年的萧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