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赶他出局 (第1/2页)
,重生铸梦 赵泽君的一番话,让马芸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沉默的原因很多。 首先一点,马芸对赵泽君提到的内容,没有任何准备! 之前无论是泽联科的论调,还是百度、腾讯放出的风声,始终都围绕着‘赵泽君利用数据中心,换取阿里巴巴的股份’。 因此马芸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围绕在此,关于数据中心的价值上。 但此时,赵泽君根本一句话都没有聊到数据中心,更没有直接讨价还价要股份,而是搬出了阿里巴巴的雅虎之间的关系,用此作为切入点。 饶是马芸有足够的急智和谈判经验,但在没有任何准备之下,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更关键的是,马芸承认,赵泽君说得有道理。 很有道理。 有得必有失,阿里巴巴的几轮融资,即为阿里巴巴带来了惊人的发展,也伴随着剧烈的阵痛。 向软银高盛的融资,才有了阿里巴巴;由软银领投的两次融资,让新生的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寒冬中存活下来,并且利用大部分互联网企业艰难度日的机会,飞快壮大,向B2B电子商务大踏步前进; 为了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ebay,阿里巴巴进行第四轮融资。 利用雅虎在国际上的影响、十亿美金,以及雅虎中国的人才、技术,最终打败了ebay,占据了国内接近80%的B2B市场,完成了行业布局。 这四轮融资,让阿里巴巴成为国内最耀眼的一颗互联网新星,尚未上市,估值就已经超过了很多上市公司,每年滚雪球一样壮大,最终站在大陆电子商务的霸主地位。 正如泽阅在网络小说,博客中国在博客,在web2.0。 但付出的代价同样是惨重的。 股权飞快的流失,对公司的控制权岌岌可危,甚至让一家跨国互联网公司,雅虎,成为了阿里巴巴最大股东。 就在此时,赵泽君又一次开口了。 “马总,我们的公司,虽然都是在开曼群岛注册的,但归根结底,你,我,都是中国人,阿里巴巴、百度、泽联科,都在大陆,主要针对的,都是大陆市场。最终由外国公司控股,还是美国公司,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存在很大隐患。” 最后一句话的杀伤力,比之前所有的话,加起来都要大! 经济上,政治上,都存在很大隐患! 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经济和政治都是分不开的。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需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经济账,还有政治账。 政治账甚至能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 阿里巴巴这一类的企业,几乎拥有全部网民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消费习惯等等,将来的业务,甚至会拓展到整个金融领域,怎么可能由国外企业实际掌控,尤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竞争国?东西方最大的对立国? 这已经部分涉及到国家信息安全层面。 在这场谈话之前,赵泽君就仔细的分析过。 阿里巴巴之所以会在上市前几年,耗费巨资从雅虎手里,回购阿里巴巴的股份,应该不单纯是经济原因。 百亿美金,即便对于2011年的阿里巴巴,也是一笔极为沉重的负担。 他能记得一些细节,阿里巴巴和雅虎合作之后,始终矛盾不断,在回购雅虎的股份时候,引入了一家国字头的新股东…… 后世疯传阿里巴巴是外国企业,从股份构成上来说也许没错,但实际上,真正掌控阿里巴巴的,依旧是阿里巴巴管理团队,而不是外国人。 不错,阿里巴巴是在美国上市,可如果涉及到国家安全,不要说美国,他跑到月球都上不了市。 不仅是阿里巴巴,历史证明,国内互联网巨头,都不可能由外国企业和个人掌握。 可以有股份,甚至是大股东,但决策权,必须牢牢的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至于阿里巴巴另外一个大股东,软银的孙正义,和雅虎情况还不完全相同。 软银是风投,对于决策权几乎没有要求,而且孙正义本人和阿里巴巴关系向来融洽,从未对马芸的决策有过任何反对。 再者,日本这个国家,归根结底,也就是个跑腿的小弟,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这个所谓的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渐渐失去了和大陆全面抗衡的能力。 马芸这一次沉默了足足有半分钟,在这种两个人的谈话中,半分钟的沉默显得非常漫长。 “赵总,你很让我意外。在国内,像你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