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能再等 (第2/2页)
出來,说什么來什么,这磨还沒拉完,就要杀驴拉。 一个翻身,咕咚一下趴在了地上,将个头磕的如小鸡啄米般,急慌慌为自己辩解:“老公祖,总兵大人,下官冤枉啊,下官与贼有不共戴天之仇,下官怎么可能资敌?下官。。” 总兵一见张元这样,知道张元误会,连忙站起來,伸手拉起张元,拉他时候,竟然感觉张元浑身和打摆子一样,颤抖的不行。 “张将军误会,误会啦。我只是帮你说清情况,我哪能害你?”总兵边拉边不住出言安慰。 刚刚被总兵说张元资敌的时候,李应期也大吃一惊,但毕竟聪明人,转眼就明白事情原委,大批粮草被马匪流贼沿途劫掠,可不就是变相资敌?但他还沒糊涂的真就办了张元。于是也站起來安慰张元。 张元在一番安慰解释后才将心放回肚子里,这场虚惊让张元更清楚自己一个商人地位的低下,即便是自己做了官也不行,除了自己将官做大,大到能保护自己为止。 等这小小插曲过去,大家继续商谈军情。 李应期站起來,慢慢踱步思考,很久后道:“既然如此,那就在当地征集,三万新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现在就与闯贼一战的。” 此计一出,大堂里的其他几人都默不作声,沒有以往那样的迎合。 “怎么诸位都不做声,难道有何不妥吗?”李应期不由纳闷的问道。 大家就一起将目光转向了当地真正的父母官。。知府左良功。 左良功很苦恼,王爷,巡抚,知府都在一城办公,结果自己这个本來牧狩一方的大员一把手,却真真正正的成了摆设,实际权力不如巡抚手下一个师爷。 但是,这也好,天下渐乱,尤其现在闯贼大起,自己也正好躲起來,明哲保身,当个沒口的葫芦,以免招灾惹祸。 左良功见自己闷头葫芦当不成,只好站起來施礼道:“巡抚大人,现在就地征募已经不太可能啦。” “为什么?”李应期莫名其妙的问道。 “回大人的话,第一,本省本府最富庶的地方,在蒲城执行坚壁清野之后,已经寸草皆无,百姓也都或被赶走,或被赶进各城堡寨,征无对象。” 李应期点点头,这是实情,沒了人,你还向谁征募?“那各地堡寨呢?士绅也该学学人家延绥乡亲,为国出力吧。” 闻听这话,那知府左良功更是苦笑,微微欠身道:“大人有所不知,先前剿匪,各地乡绅还能捐输些资军,但是,这闯贼一來,虽然不攻城,但乡下却早就成了他的天下,一旦有官府公人下乡筹募,立刻沿途上烟花满天,不一刻闯贼骑兵,还有从贼的百姓,拿着刀枪赶來,结果一个个都是有去无还,现在,大家只能呆在城里,所以,所以。。” “混账。”李应期闻听大怒,一把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都什么时候啦,还如此贪生怕死,难道认为本督尚方剑不利吗?” 面对李应期的雷霆怒火,左良功只是低着头,拢着手低眉顺眼的给个耳朵。 怒骂半天,对于这个已经被自己完全架空,成了摆设的知府,李应期也感觉这次发火过了。好半天之后,平息了下自己的心思,对着左良功道:“你不会组织大队人马出发吗?” “派过,上次央求了一些城内的富户出了些家丁组成打粮队,一队有五百人之多。” “嗯,办的好,这样一定有所收获了。” “结果,还是有去无回,沒一个人赶回來。”左良功小声,丧气的回答。也不等巡抚发火,自顾自地接着道:“而且似乎,闯贼还乐意我们如此。” “为什么?” “他们根据地缺人丁劳力,这正好资助了他们。”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 “大人。”看看一筹莫展的李应期,左良功小心翼翼的破天荒的提出了一个建议,也是一个尴尬难題:“是不是大人出面,向王府借贷一些,只要王爷肯出十分之一,就完全可以支应大军一年的需用,只要。。” 李应期狠狠的瞪了左良功一眼,你这不是恶心我吗?王爷手里的东西,你看见过往外拿出來吗?逢年过节,我等去叩拜庆贺,所得赏赐不过是二两银子,而且还拿的那么rou疼,让他拿出一成出來,那还不是要了他的命?说不得,粮草沒借來,事了时候,一封参自己等的折子就飞往北京城,让那位及其重视亲情的小皇帝砍了自己。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真的就只能提前一战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