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水族石灵 (第1/2页)
飞机平稳的降落在跑道上,窗外细雨蒙蒙,一行人按照原计划到达目的地。出了机场,搭上赶往王都水族自治县的末班车,一路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走,颠簸蜿蜒的山路,让短短不到三百公里的路程,消耗九个小时在路上。 四人并排而坐,林边圆靠着下宇的肩膀呼呼大睡,下宇脑袋东倒西歪,随着汽车的摇摆左右晃动。苏心坐在白歌身旁,耳朵里塞着正在播放音乐的耳机。白歌没有丝毫睡意,静静的看着窗外,远处的山峰连绵不绝,近处光秃秃的山谷只剩下陡峭的石壁。 苏心摘下耳机,侧目看着白歌“为什么是王都水族自治县?我们来找什么?” “水族崇尚万物有灵,他们认为万事外物都有灵的支配,生活中处处有鬼神,每一个事物都值得敬畏。这和我们第三阶段实验不谋而合,也许在这个古老的民族中,我们能够找到一些关于灵、关于空间的说法。”白歌翻了翻手中的资料,将涉及水族的部分递到苏心手上。 “这些资料我看过了,下宇给了我一份备份。那我们该如何找到线索呢?” “去找石灵!相传在水族的历史里,有一处能够产蛋的石崖,他是水族文化的重要转折点,有许多未解之谜,这就是我们的突破点。” 苏心翻开资料,一直盯着那张石蛋的照片,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车子一路颠簸,终于在凌晨1点的时候到达王都县,一行四人在车站附近安顿好,休息一夜。 王都县是南部山城里一个水族自治县,历史鼎盛时期水族人口占到一多半,只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水族人进了城,进来的外地人也多了,水族的生活氛围才慢慢淡化。在这个不大的县城中,偶尔可以看到一些象形符号,据说那是失传已久的水书,也只有一些族里的长老才能看懂个别简单的字符。在水族文化的演变中,水成了其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在千神万鬼中,水灵永远是虔诚信仰者膜拜的核心。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换上户外行头,跟随着当地熟悉情况的村民出发了。顺着县城一路向西,穿过两座山,越过三道河谷,顺着两人宽的山间小路蹒跚大半天,来到了一个水族村寨。带队的村民指了指村子后边的山谷,说“那就是产蛋崖,我就不过去了,这里的水族比较保守,你们自己去吧。”村民收了带路费,原路返回了。 “胜利在望啊!这次简直是徐霞客徒步之旅嘛。”下宇望着前方开阔的视野,舒展了胳膊。 “这天气都快热死人了。我要去山谷里凉快凉快,没准还有清澈的山涧水,好好冲个凉。”林边圆负重前行,身体的宽度占到路面的一多半,原本就笨重的身体加上负重更是寸步难行。 “我们绕行,不从村里走!刚刚带路人说这里的水族不是很友善,我们迂回到后山里去。”白歌敏锐而警觉,加快步伐,走到队伍的最前方。 不一会,四人便绕到村寨的后边,眼前就是那座山谷,阳光背向挡在山外,山谷里骤然阴凉下来。顺着中间的小路,四人一步一步向前移动着。两侧是西南地区典型的石山,石坑里土壤丰沛的地方长满了植被。每隔一段,石崖上就会出现一组抽象的水族象形文,单单从图片组合上,很难辨识其中的含义。 大约又向山谷里走了一个钟头,两面的山崖逐渐变宽,谷底的植被丰富起来。 “看!圆石疙瘩。”林边圆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石堆喊道。 三人顺着林边圆指着的方向看过去,一个近乎垂直的山崖下边,无序的堆积着很多圆滚滚的石头。四人相继走近石堆,仔细端详。 二十多米高的悬崖,地质构成和之前来时的山路两侧的石质完全不同,这里的悬崖更像是一个由碎石沙堆积成的高坝,只是石沙中时不时露出几个圆滚滚的石头,有些只露出很小的一部分,有些则大部分在外边,眼看就被砂石壁吐出来。 “下宇,把尺子给我,我量一下这块圆石的周长。”苏心伸出右手,眼睛却一动不动的盯着那块石头。 “真神奇!悬崖会下蛋,这个故事要是讲好了,这里不就是个很不错的景区么。”下宇摸着嵌在石头里的蛋,自言自语道。 “快给我呀!”苏心不耐烦的转过头催促下宇。 四人围着石崖仔仔细细的观察、考究,谁都没注意到身后突然多了两个人,一个老人头上缠着一圈黑头巾,身上披着一个土黄色的马夹,腿上一条黑色的麻裤子,左手扶着扛在肩头的锄头,右手牵着一个小男孩,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在四人身后静静的看着。 “什么人?干嘛一声不响的站在我们后边!”林边圆抽出背包里的工兵铲。 白歌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