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_第三部第六章 烽烟四起(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部第六章 烽烟四起(3) (第5/5页)

眼里。

    俄军先以三千哥萨克骑兵为先导,十万大军朝中国境内猛扑过来。聂士成先是示弱于敌,大踏步的后退了一百五十多公里,俄军果然上当,以为中国被他们下破了胆,俄军主帅皮得落夫更是扬言,半个月内,杀到北京城下,俄军主帅皮得落夫还讥笑英法联军无能,在中国打了两个月也没有能让中国政府投降,还遭到巨大损失,俄国人在克里米亚吃了英法两国的亏后,国内并不是很服气,军中都有再和英法较量一次的想法,这次出兵中国,正是他们找回面子的最好机会。

    俄军在战争初期如入无人之境,哥萨克骑兵所到之处,中国军队早跑的没影子了,这一下哥萨克人的气焰顿时高涨,也不等后续部队上来,独自朝中国纵深杀了过去。

    当哥萨克骑的三千骑兵和主力部队拉开距离后,聂士成的机会来了,抚远城下,聂士成集中三万主力布下口袋,决心一口吃掉三千哥萨克骑兵,给俄军一记响亮的耳光。

    骄傲不可一世的哥萨克人一过青云岭,聂士成就开始收紧口袋,一万人在青云切断了哥萨克骑兵的退路,两万人开始围歼哥萨克骑兵。

    1860年8月5日,三千哥萨克骑兵仗着马快兵勇,快速的杀向抚远城,与俄军主力拉开了将近二十公里的距离,落入了聂士成的伏击圈。

    当日,新军枪炮齐鸣,机枪,手榴弹,步枪,迫击炮一起射击,打得哥萨克人象无头的苍蝇,四处逃窜,俄军主帅得知哥萨克骑兵被包围后,命令部队火速救援,青云岭前,新军一万将士,冒着俄军猛烈的炮火,顽强阻击了俄军一天,抚远城下,两万新军奋勇杀敌,三千哥萨克骑兵,无一漏网,聂士成初战告捷后,立刻布置在抚远城准备防御,吃了闷亏的俄军急于报复,立刻杀向抚远城,聂士成指挥部队,依仗城墙和有利地形,在抚远狠狠的跟俄军打了一天,俄军伤亡六百,天黑以后,聂士成带着部队放弃抚远,大踏步的后退,与俄军拉开距离。

    就这样聂士成指挥新军,边打边退,白天阻击一下,晚上就撤退到下一个有利的地形,布置好阵地,等俄军杀到,又是一通猛打,有时候狠狠的阻击上几天,有时候打个半天就跑,弄的俄军根本不知道中国军队到底想做什么,俄军虽然频频遭到阻击,但总是在前进,不过有时候一天能前进十几公里,有时候几天也没办法挪动,这都要看聂士成想怎么打了。

    几天阻击下来,虽然给俄军造成了两千多的伤亡,聂士成的部队也伤亡一千多人,毕竟俄军人多,炮火也还算猛烈,随着饿军不断的深入,战线过长,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聂士成早就在沿途埋伏下数千骑兵,这些本地的小伙子,阵地战或许不是俄军的对手,但依仗熟悉地形和骑兵的速度,打了就跑,频频袭击俄军的补给线,弄的俄军大伤脑筋,向前进攻的速度也减慢下来。

    同样是在1860年的8月5日,英法联军也开始杀到天津大沽口外,李秀成压根就没打算在大沽口炮台阻击联军,大沽口炮台空无一人,附近的居民也早就转移,虽然天津城外的华北平原是一马平川,除了大沽口就无险可守,但李秀成还是决心把联军引到平原上,避开联军海军炮火的威胁,与之决战在平原之上,尽管大沽口炮台是一片平静,但联军还是很小心的进行了炮火准备,在打了几百发炮弹后,发现根本就没有中国军队的还击,这才派出登陆部队,登陆部队很快把实际情况报告了联军统帅部,这让威而金森等人更加担忧,从上海的经验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可事到如今,也只有一天道走到黑了。

    虽然没有出现登陆时的阻击,但联军还是花了两天的时间才完全登陆,白河早就让李秀成用水雷封锁了,不仅如此,河面上还能看见到处是沉船露出的桅杆,且不说李秀成用沉船的办法堵塞河道,就说那到处可见的,黑乎乎,圆滚滚的不明漂浮物,在长江吃过苦头的联军根本不敢把战舰开进白河,只能停靠在近海上,陆地上的战斗就全靠陆军自己了。

    天津距离大沽口不远,可对于联军来说,道路却显得那么漫长,官道上早就埋下地雷,联军每走几步就得挨上一个,不断爆炸的地雷虽然并没有影响联军多少战斗力,但天津城的影子还没看见呢,就被炸死炸伤三百多人,看着被炸的缺胳膊少腿的联军士兵,其他士兵也生出兔死狐悲的感觉,联军士气遭到严重打击,有心避开大路,其他问题又来了,地雷是没有了,但陷阱却不断,真不知道中国人是怎么想的,好好的地上,挖那么多坑做什么,这不是破坏土地,破坏农田吗?

    威而金森和他的部队整整花了三天时间,一路上小心翼翼,破坏了无数个陷阱,踩响了几十个地雷,终于看到了天津城,三天时间,连中国人的样子都没看见,六百官兵就已经搭进去了,最让联军头疼的是,道路艰难,炮兵行动起来很慢,联军士兵要先发现并破坏陷阱,还要把陷阱填上,这才好让炮兵前进,庆幸的是两国已经能生产出新型钢材,造出的火炮比以前轻便许多,要是弄个什么八千斤大炮,那这仗就没办法打了,联军还要感谢中国落后的工业,没有足够的钢材和设备,新军兵工厂连地雷产量也不高,天津城外只埋了三百多个地雷,这已经是李秀成手上的全部现货了。

    天津城是看见了,可联军却被自己看见的一切惊呆了,威而金森,让,卡尔蒙多元帅,拿着望远镜观察天津外围阵地的时候,脑门字一阵发麻。

    一道道战壕,一排排铁丝网,一座座碉堡,把个天津城外围的密不透风,战壕联军是见识过的,这东西对降低炮火的伤亡作用明显,可铁丝网和碉堡联军上上下下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看着铁丝网和碉堡,威而金森脑子里狂叫,中国人又在搞什么花样?这都是些什么东西?一时半会联军和他们的主帅们是搞不清楚了,也顾不上许多,天色已晚,联军就地扎营,准备第二天进攻天津,打通前往北京的道路。

    大战的前夜,这也许是联军士兵永远没办法忘记的一个夜晚,中国人都是魔鬼变的,整个晚上,联军驻地附近热闹非凡,鞭炮声,喇叭声,号角声,响了整整一个晚上,联军在上海也没这么高的待遇啊,中国人似乎把所有能找到的乐器都用上了,还好联军在上海都已经经受过这样的考验,有心不理睬专心睡觉吧,轰的一声,新军特有的迫击炮响了,驻地内又不知道是谁倒霉了,地狱般的夜晚终于过去,联军士兵都睁着熊猫眼,无精打采的开始列队,准备开始今天的战前准备工作。

    面对天津城外的防御阵地,联军统帅部做出了慎重的判断,经过三天观察和分析,对天津城外的各种不熟悉的事物也做出了初步的判断和相应的对策,这才开始准备揭开战斗的序幕。

    炮火开始,十万联军装备了进一千门各种火炮,把天津城的外围阵地都炸了个遍,新军士兵躲在坚固的掩体内,等待着联军的炮火的结束,好上阵地上去收拾洋鬼子,首次登台亮相的碉堡表现突出,联军炮火对他光滑的外表并没有造成多少伤害,数百钢筋水泥建筑的碉堡,只有二十多个在炮火中被破坏,绑着铁丝网的木桩倒是有不少被炸断,可这一点都没有影响铁丝网阻拦联军顺利前进的功效。

    一个多小时的炮火准备后,联军开始了第一次试探性进攻,说是试探性,是因为联军投入的兵力不多,五千陆军成散开队形,缓慢而小心的靠近中国军队的阵地,来到中国以后,联军以往的作战队形连连吃亏,密集的队形前进先后在广州和台湾成了中国军队最容易打的靶子,现在也学乖了,敲着进军鼓,排着整齐的队伍前来送死的做法现在都不流行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