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数字 (第1/2页)
杨林受封的宅邸,虽是陋室,但嫣儿乖巧细致,倒也收拾得十分干净,这位丫鬟,杨林颇为满意。 门下书佐虽是正式的官职,但官卑职小,掌权者们自然不屑一顾,因此,鲜有人来庆贺杨林封官乔迁。 不过也有例外,此人正是诸葛瑾! 诸葛瑾备上礼物,径直来访,命嫣儿通传,随即杨林忙迎出门来。 “不才不知诸葛先生到来,有失远迎,还请先生恕罪。” 诸葛瑾谦虚道:“杨先生不必多礼,我也是不请自来,听闻先生封了官职,又被赐了宅邸,特来道贺,先生仗义执言,我东吴正是用人之际,杨先生的才干,定能助我东吴如虎添翼。” 诸葛瑾一边说着,一边打量着四下的环境,见杨林家的外墙上,竟写着一篇锦绣文章,赞道:“杨先生高才,若是旁人,居于陋室,定满腹牢sao,但先生竟苦中作乐,此等胸襟,在下自叹不如。” 杨林笑道:“不才随意涂鸦两句罢了,让诸葛先生笑话了。” 于是杨林邀请诸葛瑾入内,命嫣儿好茶款待。 此时的诸葛瑾,才刚来江东不久,在资历上,比不上当初辅佐小霸王孙策的那一帮老臣,因此行为做事,都颇为收敛。 但若要说到耿直,只怕朝中诸臣,多不如他。 当日谣言满天飞,说“孙曹联姻,便可永享太平”的时候,诸葛瑾分析得失,认为联姻弊大于利,他便在主公面前反对将仁公主嫁给曹cao;而当郭嘉客死吴地之后,诸葛瑾知道,此时联姻,已是利大于弊,因此他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无论他的言论对于仁公主来说是利还是弊,诸葛瑾一心向着东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杨林对他也颇为佩服。 嫣儿奉上了茶,诸葛瑾就着茶香,说道:“杨先生,时逢乱世,正是有志之士建功立业之机,先生学富五车,又能言会道,定能受主公重用,到时,还请先生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干才好。” 对于杨林来说,诸葛瑾虽有才干,但此人只忠于孙权,想要拉拢他并不现实,于是杨林并没有和诸葛瑾深谈,只是草草的谈上了两句。 诸葛瑾言尽,便无话可说,起身辞行,杨林送出门外。 又回到家中,没有待上片刻,另一位客人就来了,赫然正是微服来访的东吴公主孙仁。 虽然仁公主还有不到二十天就要远嫁曹cao,但是孙权却并没有限制她的行动,整个柴桑城内城外,她想去什么地方,都由着她,孙权也没有派人监视。 见仁公主来了,杨林忙将她请到宅子里面,劝说道:“公主殿下,不才一名小吏,公主若接二连三的来访,只怕不才会遭人非议。” 仁公主说道:“你放心,我来这里的时候很小心的,没有人看见。” 杨林不再多言,实际上就算有人看见仁公主来自己家中,也无甚关系。 因为杨林原本就是为公主说书的,是靠着仁公主的引荐,才来到柴桑的,再加上杨林为了仁公主,受了一顿板子,因此仁公主来到杨林家中探视,这也无可厚非。 杨林邀请仁公主坐下,又命嫣儿奉茶。 仁公主见丫鬟收拾走了一只茶杯,又见桌上摆着一份礼物,便问道:“之前谁来过了?” 杨林也不隐瞒,将诸葛瑾曾经来访的事儿说了,仁公主叹道:“东吴臣工,竟只有诸葛瑾来向你庆贺,真是一群势利之徒!” 由于杨林是说书人出身,再加上又是由仁公主保为郎官,因此,在东吴臣工们的眼中,杨林多多少少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而这样的人,多半是毫无能力,只靠油嘴滑舌,重臣们瞧不起杨林,也是情理之中之事。 “公主殿下,请喝茶!” 嫣儿将新泡好的茶送到了仁公主面前,仁公主瞧了她一眼,问道:“你听你的声音有些耳熟,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嫣儿顿时背脊一寒,忙说道:“奴婢出身卑微,哪里见过公主殿下,殿下莫不是认错人了吧?” 好在嫣儿虽然紧张,但言语也还得体,至少没有露出破绽。 当日在经略茶馆,嫣儿假扮仁公主,虽然戴着面具,但在真人面前,她依然有些发憷,这可是大不韪之罪,若是被公主识破了,那嫣儿还有她的义父全家,可都会满门抄斩的。 仁公主质问嫣儿,嫣儿下意识的看了杨林一眼,只见这位始作俑者,竟然神情自若,难道他真的不害怕吗?竟然故意让自己和仁公主当面对质,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 “没事了,你下去吧。” 好在仁公主此时的心思全不在嫣儿身上,她觉得自己大概是多心了,便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