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第2/2页)
陷入到长无止境的复习里去,每天习题模式试卷反复锤炼,明明是九年义务教育,犯得着么? 我每天呵欠连天地听课,精神百倍地自习课上看课外书,百无聊赖地做模拟考卷,兴致勃勃地参与毕业后考哪个中学的远景规划,昏昏欲睡地想着张小桐躺起来很舒服的大腿。偶尔有精神,看几眼张欣,我真不知道这丫头心里在想什么,最近半年在班上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冷漠,出了学校却显得很热心。 时代局限吧?不好意思跟男生接触过多,还真是我当年喜欢的小家碧玉型女孩。 身边的许佳佳则又不同,得理不饶人,情绪变化之快超过台湾八点档连续剧,哭笑自如完全是影视圈发展的楷模。 仔细想想,自己后来似乎跟这些同学都没什么联系了,虽然讨生活是个不错的借口,还是觉得有点惭愧。 还是留点纪念吧…… 下午自习课,许佳佳瞪着眼睛看我从书包里掏出一巨大的日记本:“你想干吗?” “许同学,”我一脸严肃,“你说咱们老师是懒还是勤快?” “怎么忽然问这个?”许佳佳还真想了一下,“当然是比较辛苦了。” “我可没这么觉得。” “你这话什么意思?” “这个……”我低头故作沉思状,“您不觉得……我们同桌六年,居然没换过座,这难道不是一种奇迹吗?” “呸,跟我坐一起做腻了?要不是作者偷懒你还能留在这吗?” “……我哪儿敢啊,”赶紧嬉皮笑脸,“我的意思是说,这么多年缘分,留个纪念吧。” 许佳佳看看我手上的日记本,大概明白了我意思。 “请附赠个人一寸免冠照片一张,个人详细联系方式,赠言,还有签名,将来你们有名了我就拿这个去卖钱。”
“财迷吧你,同学录哪有要这么多东西的?” “话不能这么说吧?”我把日记本摊开,递过去的当年张小桐得奖的那只廉价冒牌英雄钢笔,“同学录就该实在点,多一些日后联系的方式,而不是说漂亮话。别以为我不知道,这帮人把过年买来剩下的那些贺卡上的词儿抄出来,就当是什么临别赠言了,真假。” 许佳佳被我说的有点心虚:“嗤,你不也是么?” 我摇头:“你什么时候见过我写祝辞?” 仔细想想,许佳佳声音也小了:“好,好象没有……” “所以来写吧,许大小姐,”我把日记本又往推了一分,“多少年后,也许我翻开这个东西还能想起你,给你打个电话……多少年后,我肯定会说比贺卡好十倍的漂亮话,你说哪个更有价值?” 许佳佳无言,接过笔,沉思很久,写道:“有事了,来找我。”下面刷刷写上自己名字和联系方式。 “好,”我小声鼓掌,“写得好。” 写的当然好,那意思就是她有事了也会来找我…… 我让许佳佳把本子递给张欣,一直听我们说话的张欣笑着在另一页上写了“朋友”。 我笑了,心里有点苦涩:“原来不是同学啊?” 张欣笑笑,没说话。 自习课上大多数人都在写同学录,没有老师的课堂竟然只有静悄悄的沙沙声,在六年生活里习惯了惯性的孩子们忽然察觉到离别就在眼前,都有点急,大家忽然开始珍惜在一起的时间了。我环视周围一圈后,摸着本子低头想了很久,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上道:“1994年夏天,我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1994年的夏天啊,八、九年后回头想一想,也就这样了,看似许许多多,其实什么都没有。 放学的时候班主任找我谈话。 我走进办公室,看见李老师正在打毛衣,其他几个任课老师吹着风扇聊天,聊天的话题是我们学校的某个老师因为房子问题得罪了什么人,最近正在躲风头,事儿挺大,好像连六年级的政治课都要换人来教。 “周行文啊,来坐。” 我受宠若惊,平时好像没有这个待遇啊……今天这是吹的哪股风? “周行文,你平时的成绩老师也知道,基本上都是学年第一。这次实验中学开高速班,想在咱们学校要两个名额,老师想问问你,你想不想去啊?” 我一下明白了,原来是这个事……难怪这么客气,手里出一个叫得出口拿得出手的学生她面子上肯定好过不少,不过我肯定是不想去实验中学了,还是要让她失望。 “老师,我爸妈的意思是想让我上十三中。”我恭恭敬敬地说,“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们希望我做好自己,不论是在什么环境下。” 班主任同志的失望之情完完全全写在脸上:“啊……这个……你父母什么时候有空?我找你父母谈谈?” “他们最近在炒股票,好像很忙。”我说,“要不我让他们来学校一趟?” “看你父母什么时候有空吧,我和你们父母谈谈。” 我点点头:“我回家就跟他们说。” “那你自己的意思呢?” “我也想去十三中,”我说,“反正都是考高中,十三中的分数线还低一点,我想读一高。” 这种想法在家长和学生看来都很正常,班主任也无话可说,刚开始叫我进来时的兴奋不再,挥挥手让我走了。 我心中盘算着该怎么顺利入读十三中,在夕阳中慢慢走回去,长长的影子在街上拖曳出许多变化,犹如人生无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