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心头之刺 (第2/2页)
登时就急了,这什么情况?自己弄什么事情了,让皇帝皇后都不痛快了!这还要不要愉快的生活了? “等等!怎么回事,你倒是说清楚啊,这么不上不下的,相王你成心想把某吓死啊!” “……哎,还不是因为吐蕃派了人来,请求公主下嫁。” “哦,那关某什么鸟事啊!又来了!当年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他们是尝到了甜头了啊!一边想着迎娶我大唐公主,顺便再把我大唐的各样技艺当做嫁妆拉到他们高原上,一边还在不时地在边境寻衅滋事,真是想得美!想要公主没有,想要挨揍,老子倒是可以成全他!” “正是!三郎,你此言可比一些朝臣们提气多了,我阿耶阿娘也是绝不会同意的。……可真正让他俩生气的还是那些木料的事。得了,某跟你说一说,你也稍微留点心,免得不小心又让我阿兄给收拾一下。” “啊?这……怎么又扯上你阿兄了,怎么还要收拾我……你哪个啊兄?” “哪个?自然是太子了!你那木料案,不是说其中最上等的是送往京城的嘛,某跟你说,那就是太子殿下在接收的。太子自己跑去跟阿娘承认了的。” 秦毅眼前一黑,差点摔一跟斗,一只俊美的草尼玛在眼前潇洒的踱着盛装舞步,翩然而过。 有这个必要这么坑人嘛?刚挨了二十板子,屁股还一阵阵火辣辣的呢,肯定是青肿了。这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又把太子给得罪了……那可是太子啊! 你说你身为太子,不好好呆在京城里为了大唐为了天下呕心沥血,起码也得为了什么太子妃、小宫女儿什么的鞠躬尽瘁吧?再要还是无聊了,你哪怕去玩一玩什么逼宫、政变之类的不行吗?你去江州那么大老远的地方弄什么木料啊!
“这……太子……怎么……” 秦毅这下真是头都大了。太子可不像是李旦这样没什么实际大权的皇子,那手下可是有着一整套东宫官署的,不少还是当朝的大臣!更有不知道多少大臣想要抱这位现今的储君,日后的皇帝的大腿。被他恨上了,自己恐怕真的是再也不能快乐的生活了……。 “太子跟阿娘哭诉,说是见阿耶头疼风疾,心中不忍。所以使人修葺南山翠微宫,使阿耶有个避暑调养的地方,如今已经完工了。因怕阿娘阿耶说他耗费民力,又千年听来京述职的江州刺史说江州盛产上好木料,因此就私下让江州因情而定,酌量采伐。却不料江州上下一为溜拍皇家,二为中饱私囊,居然编造事由借机横征暴敛,惹出事来。幸好你秦老三发现的及时,这才为让事情不可收拾。阿娘将他臭骂一通,让他在东宫禁足闭门思过。某这个阿兄表面温和礼敬,实际却有一点呲牙必报。特别是将他在阿耶阿娘面前观感看得太重。你这番令他太子的形象大为受损,保不齐日后令你难堪。” 秦毅这下这得是欲哭无泪了。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报上娘娘大腿,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太子的心头之刺。你个太子想要拍你老子的马匹,却把老子给坑苦了……。 虽然知道,这位太子最终还是没当成皇帝,可那也是四年之后的事情了。被他惦记上的话,自己能不能平安的度过四年,实在是没底啊。 心情大坏,连长安的风姿也没心情领略了,莫山租了辆马车给秦毅,自己和忐忑愧疚的月娇骑马跟着,顺着朱雀大街直奔南门。萧亮这会儿正带着手下值守南城门呢。 蒲阳府距离京城三千多里路,按规定是十番,讲就是分成十组轮流上番。但因为路程太远,未免过于麻烦,又为了不致太过干扰农作,所以又同时规定这样的军府可以并番,就是几组合并,时间合并。这样如同这次的三百人的一大组,就要上番三个月。 本来以蒲阳府军,最多是值守巡视城东驿倒大昌关这一段,可当初娘娘想找机会见见这个勾起了他的兴趣的少年郎,特别娘娘是存了坝秦毅作为军中势力来培养的念头,就给兵部加了句话:就让他们守城门吧。兵部再一看,三百人全配了战马,那是豹骑啊,于是他们就划归了娘娘的侄子,左卫将军武三思的手下,担起了守卫明德门的重任。 这会儿萧亮正带着一旅百人在城门外面分列站立,另两百人都在身后城墙上呢。这可是农历六月的天,又热又渴,大太阳晒得人汗如雨下,再被来往的车辆杏仁带起的灰尘一铺,脸上脖子里就成了汗泥汤,又脏又臭,偏这身厚重的皮甲战袍还得老老实实地裹在身上。这群军士难免辛苦万状,心情不爽。 可偏偏就有些不开眼的,还要在这种时候找事!秦毅马车刚过了城门洞出了城,就见护城河那头围着好些人,把路都给堵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