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烦恼谢侍郎 (第1/2页)
短暂的安静之后,揽月台上轰然喧腾起来。 这等诗作,这等诗才,简直堪称惊才绝艳!若这秦三郎真是这样的才华,那人家说不屑,还真的让人无话可说。就自己这群人,每年谁不娱人娱己做上几首,可一辈子也未见得能做得出一首这样的好诗来。 这会儿没人相信秦三郎之前所说,什么游方道士做了诗他听到了之类的话了。这样的诗,没有深厚的功底,能做的出来?谁要能做出来,立时就是名满天下了,怎地自己从没听说过?而且之前没见到秦三郎在台上苦思冥想吗,这是现场作出的啊! 谢俭此刻简直是怀疑自己的耳朵!这小子……这是真的有才,有大才啊!看来,这真是都到了不屑,而非不能的境界了!可这岂不是更让人作难嘛! 听着众人交口称赞,太平一下子蹦起来,欢呼雀跃,吃了天后冷眼一扫,嘟着嘴不满的又坐了下来:阿娘整日说什么妇容,仪态,连高兴一下都不能失仪,简直烦死了! 太子又惊又怒,此刻就好像欢欢喜喜吃果果,一口咬下去却发现了半条虫子一样难受之极! “哦,……呵呵……恩,这倒也算得上是一首好诗。不过,这是咏春的,于时于景不合啊,现当盛夏,三郎的第二句里,好似有什么荷花什么的,且吟一首咏夏的诗如何?” 现在没人嗤笑,也没人喧哗了。大家都满怀期待的看着台上的傲型容,美风仪的少年郎。 秦毅淡然一笑: “自当从命。”说完继续表演沉思踱步。 “有了。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回秦毅吟诵方止,立刻便满场惊呼,赞叹声不绝于耳。 还是佳作,又见绝句!足以流传后世的佳句美文啊! 这会儿不光太平看秦毅双眼的迷醉能醉死人,天皇天后眼睛里也是烁烁放光。 人才啊!武能决胜沙场,文能流芳百世,更见识广博,有张子房运筹帷幄的智谋,年方十八,若得此人忠心,足可保大唐数十年的武盛文昌! 这会儿就连一直心中暗暗不服的杨炯,都有些茫然了。自己做的奉召应和诗,当然是文采斐然的。可那除了巧心构造,堆砌美文之外,若说是寄情于诗,情景交融,自己的诗确确实实是不如的。哼,那是自己应招而作,乃不得已罢了,若是自己也作这等咏四季美景的诗,那也……似乎……还是……比不过! 在心里试着做了好半天,杨炯终于沮丧的发现,自己所做与之相比,实在差了不止一筹。这让一直自负天下诗才唯王勃可与自己相比的昔日神童,当今学士大为失落。 可他所遭受的打击还远未止歇。接下来,秦毅又连作两首。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梅雪争春未肯降,sao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杨炯已经被打击的麻木万分了。在最为擅长的领域,遭人连番无情的打击,这让这位大才子有丧魂落魄。 “我不如他……我这还称得上什么才子?还唤的什么神童!秦毅之才,难望项背。我不如他啊……” 本是丧魂落魄之下喃喃自语,却被身边的人听了个清楚,这番话第二天便传遍了长安城,从而成就了秦毅天下第一才子的美名。 李治哈哈大笑,越发欣赏这个自己无意间巧遇并发现的人才了。武媚娘也被震惊的忘记了心头的烦躁,连连轻拍玉手,不住叹息点头。更别说在座的文臣了,这些大唐的文人领袖们,此刻都快疯魔了。 一首绝美佳作,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哪有像你这样,跟倒豆子似的叮叮咚咚的一会儿就连续倒出这么多来的?还首首惊艳,句句绝佳?这四首,哪一首不是可以流芳百世的绝美佳作啊! 你这以后还让不让别的文人作诗了?四首诗,春夏秋冬,四季美景,情景交融,以后但有人想做四季诗歌,那都得先掂量掂量了。 这日子,没法过了! 小太平兴奋到了极点,再也顾不上阿娘的训责的眼神,捏着两个小拳头激动得跳起来欢呼,还连连催促道: “我就知道!咯咯咯,郎君岂会做不出来,郎君果然是最厉害的大才子!呵呵呵……啊,对了,这才四首呢,还有两首,还有两首!郎君赶紧接着作出来!” 这声音一出来,揽月台上顿时又是一片安静。 大家又是期盼,盼望着能够再听到绝美佳作,成就一场美文盛宴,佳作大餐。可又是忐忑,害怕这个今晚耀眼夺目的少年后继无力,难免美玉微瑕,令人遗憾。 人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心底深处,似乎又有些盼望着,这个秦三郎真个就后继乏力,栽个跟头,好让大家能够喘一口气。 唯独太子,心中惊惧越发难以抑制。 天后为何会出言阻止秦家子和谢家侄女的婚事?小太平这眼看着这是看上了这小子了啊!要让他真成了驸马皇亲,岂不更是整日价在耶娘面前晃悠?那岂不是越发跟耶娘亲近?自己还怎么收拾他?不行,不能让太平妹子跟他成就好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