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官匪合作(跪求月票) (第1/2页)
话说回来,就算阿济格不是个合格的主帅,就算阿济格犯下了四条不可饶恕的错误,可建奴铁骑终究还是那支建奴铁骑,还是那支野战无敌的建奴铁骑! 除了大明朝的车营,到现在为止,这个世界上还从未有过一支军队能在野外挡住建奴铁骑的突击。 就算建奴骑兵已经人困马乏,就算建奴骑兵以寡击众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可要对付形同乌合之众的流贼却还是绰有余裕,阿济格手下虽然只有八千骑兵,可他有足够的自信,能从正面打垮李岩的五万多流贼! 战事的进展也充分证明,阿济格的自信完全是有道理的。 阿济格也不玩什么迂回、绕袭的骑兵战术,率领剩下的七千多建奴铁骑拉开架势,就像一波滔天巨浪,恶狠狠地撞上了流贼庞大的圆形防御阵形,两军阵前顿时一片人仰马翻,流贼的圆形防御阵立刻被撞得凹下去一大块! 只装备了少量铁枪头的流贼木枪阵根本就抵挡不住建奴重骑的突击。 流贼弓箭手虽然给建奴骑兵造成了不少伤亡,可他们遭到了建奴轻骑兵的疯狂报复,论射术,流贼弓箭手如何能和建奴相比?在建奴轻骑兵一*的箭雨洗礼下,流贼中军仅有的两千多弓箭手很快就所剩无几。 建奴军前,阿济格左手持右手挥舞着从流贼手中夺过来地一杆大铁矛,策马冲杀在最前面,接连挑飞九名流贼之后。阿济格又大喝一声将右手中的大铁矛猛地掷出,笨重的大铁矛连续射穿三名流贼地身体之后才一头扎进地里。 目睹如此威势,挡在阿济格前面的流贼纷纷如波分浪裂,竟无人敢挡他去路。 杀得性起的阿济格索性解开了身上的锁甲,又褪去战袍,就那样*着伤痕累累的上身在流贼军中纵骑突进,正白旗的两百亲卫誓死追随阿济格身后,这两百建奴骑兵就像是一支锋利的箭矢。轻易剖开了流贼看似牢固的防御阵形,直扑流贼中军而来。 流贼中军。 李岩地神情表面上看起来镇定自若,可他的心里却已经翻起了滔天巨澜,建奴骑兵的强大突击力已经远远出了他的想象,在此之前,李岩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会有如此强大的骑兵! 义军已经摆好了严谨的防御阵形,可在建奴骑兵面前,却还是这般不堪一击! 李岩无法想象,假如义军没能摆好严谨的防御阵形。假如义军没有占据兵力上的绝对优势,这一战结果会如何?可就算是摆好了阵形,就算是占据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义军的前景也非常不乐观。 建奴地攻势非常凌厉,义军看似厚实的阵形正被严重挤压,当这种挤压过义军承受的极限时,义军的圆形防御阵形就会崩溃,到了那时候,五万多义军就会兵败如山倒,就会沦为建奴屠戮的羔羊。 虽然形势严峻。可李岩却想不出任何挽回的办法。 对李岩来说,这场遭遇战实在是来得太突然了,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战术上他都没有任何的准备。面对突然出现的强大对手,就算是岳王爷再世只怕也要徒呼奈何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和阳谋都将失去用武之地,建奴骑兵的攻击力实在是太强大了,这就好比武林高手和平常人比武,平常人再长得五大三粗,再奋勇顽强,也绝不可能干翻武林高手。 “大帅。情形有些不妙哇。” “大帅。赶紧想想办法吧,再不想办法就全完了。” 浑身浴血地荆茂成和李玄已经回到了李岩身边。他们已经尽力了,为了给中军争取布阵的时间,老鸦营和孤山营再次伤筋动骨,刚刚补充进去的三千多义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甚至连原来的老本都赔进去不少。 “大哥,要不我们撤吧?” 李虎同样浑身浴血,在刚才地恶战中,他全身上下十几处受伤,幸好都只是些皮外伤,看起来虽然吓人,却没有性命之忧。 “胜负未分,怎可轻言放弃?” 李岩的语气很平静,平静得就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可他的心里却是一声长长的叹息:撤退?已经来不及了,这时候下令撤退只能让义军败得更快,败得更惨!不过,再硬撑下去最终也难免落败,唯一的区别就是败得晚些,让建奴的损失大些。 除非有奇迹出现,否则义军的败亡已经是无法避免了。 李岩忍不住回头,望着大同城灰蒙蒙地城廓,很落寞地想:奇迹真地会出现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奇迹吗?倏忽之间,李岩仿佛看到了义军兵败如山倒地场面,又仿佛看到了红娘子正伏在他的尸体上痛哭流涕。 大王,李岩已经尽力了,只能到此为止了!你的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李岩只有等来世结草衔环以报了…… 大同城头。 疤脸击节长叹道,“完了,这次流贼是真的要完了。” “是啊。”大胡子也不无遗憾地说道,“这次流贼死定了。” “不愧是建奴。”赵信语气沉重地说道,“仅凭七八千骑兵,就从正面击溃了李岩的六万多流贼,如此强大的攻击力,实在是太可怕了!” “是啊。”赵六斤深有同感道,“要不是这样。我们大明朝地军队怎么会被建奴打得节节败退,弃城失地,最后连整个辽东都丢了呢?还有松山之战。连洪督师都吃了败仗,要不是将军逆势而上,带兵奇袭了盛京,现在只怕连整个辽西也已经丢了。” 王朴目光闪烁,没有理会诸将的窃窃私语,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事实上,王朴的想法很简单,他在等。等一个合适地时机,等流贼和建奴骑兵打得差不多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城收拾残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