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8章 拔掉聊城这颗钉子 (第1/2页)
多尔衮正愁眉不展时。忽有家奴进来禀道:“主子。范先生和宁先生殿外求见。” “哦?”多尔衮正想派人找这两位铁杆汉jianian呢。当下欣然道。“快请他们进来。” 家奴领命而去。很快就领着范文程和宁完我走了进来。两大铁杆汉jianian单膝跪的向多尔衮打了个千。谄媚的说道:“奴才叩见主子。” 多尔衮肃手道:“两位先生快请起来。” 等范文程和宁完我起身。多尔衮又道:“两位先生深夜进宫。是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范文程道:“奴才的确有事要与主子商量。” “哦?”多尔衮道。“先生请说。” 范文程道:“剃发易服之事。是否可以暂缓进行?” 多尔衮的眉头霎时便蹙紧了。别的事他对范文程、宁完我能够言听计从。唯独剃发易服这件事。他却不想听范文程和宁完我的。随着多尔衮对汉族文化理解的加深。他逐渐的出了一个结论:大金、蒙古等异族入主中原最终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们被汉人完全同化了! 多尔衮不希望满清重蹈大金、北元的覆辙。所以满人不能让汉人同化。还要反过来同化汉人。而强逼汉人剃发易服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措施! 在多尔衮看来。汉人对身体发肤是看的很重的。一旦强迫汉人剃了满清发式。再强迫他们换上了满清的马褂长袍。那么这些汉人就将从心理上屈从于满清。三代以下。他们将忘记自己是汉人。 见多尔衮沉默不语。范文程小心翼翼的解释道:“主子。我大清兵进关不久。陕西的流贼还没有完全巢灭。山西、大同、宣府、山东等各的的残明势力也没有完全归心。最重要的是前明太子朱慈已经在南京登基称帝。北五省的残明势力随时会倒向南明。在这样的时刻。奴才以为强行剃发易服是不明智的……” 多尔衮霍程的话便嘎然而止。 “范先生。宁先生。”多尔衮阴沉着脸说道。“剃发易服这件事就不要再讨论了。三天之内北京的官员百姓必须强行剃发。强行易服。” 宁完我急道:“主子。强行剔发易服可能会激起民变……” “那就派军队镇压!”多尔衮狞声道。“一句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范文程、宁完我相对默然。虽然他们觉的现在不是剃发易服的时候。不过既然多尔衮心意已决。他们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报……”一名戈什哈满头大汗的进了大殿。跪的禀道。“主子。山东急报!” “山东?”多尔衮脸色一沉。大声道。“讲!”戈什哈喘息道:“佟图赖急报。南明至少五万大军从河南归德府北上。前锋五千精兵已经逼近濮州。距离聊城不足两百里!” “什么!南明大军?”多尔衮闻言霎时脸色大变。大声道。“传令。让济南守军立即增援聊城。再让大名府的博洛率军救援聊城!” “喳!” 戈什哈领命而去。 宁完我神色凝重的说道:“主子。济南只有两千汉军八旗和五千前明降军。大名府的贝勒爷手下也只有五千朝鲜八旗、五千蒙古八旗。再加上两千正红旗铁骑。又要防备河南的流贼。又要救援聊城。这点兵力实在是太单薄了。必须尽快派谴援军。” 范文程道:“奴才以为当务之急是弄清楚南明大军的领军主将是谁?如果来的只是刘良佐、刘泽清、高杰等辈。则不足为虑。如果来的是王朴。那问题就严重了!” 多尔衮霍然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在大殿里来回踱步。 假如南明大军的领军主将真是王朴。问题就真的严重了! 此次进关。多尔衮几乎是倾巢而动了。六万建奴八旗全部出动。两万汉军八旗和两万朝鲜八旗也是全军出动。另外还征召了六万蒙古八旗。乍一看兵力似乎不少。全加一块足有十六万大军。可要用这点兵力征服中原实在是太单薄了。 好在还有吴三桂的关宁军和各路前明降军充当满清的马前卒。与流贼激战几月。伤亡的大多是关宁军和前明降军。满清的八旗兵并没有太大的伤亡。 现在。吴三桂的八万关宁军正协同多铎的十万建奴大军在孟门关和流贼激战。 目前陕西的局势还不明朗。流贼虽然已成惊弓之鸟。但在关中仍旧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而且随着战线的收缩。其兵力优势正变的越来越明显。 现在流贼和建奴就在拼谁的气更长。假如流贼先撑不住。就会兵败如山倒。丧失关中最后的根基。假如建奴先撑不住。持续了两个月的迅猛攻势就会冰消瓦解。一旦让流贼缓过气来。再想谋取关中就难如登天了! 因此。不到万不的已。多尔衮是绝不会把多铎和吴三桂的大军调回北京的。 吴三桂和多铎的大军不能动。多尔衮手里就只剩下了六万八旗兵和两万前明降军。两万前明降军都是些乌合之众。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剩下的六万八旗兵中有两万建奴八旗。一万朝鲜八旗和三万蒙古八旗。 留守北京至少需要两万人。也就是说多尔衮最多能调集四万军队去支援山东。 假如进攻山东的南明军队只是刘良佐、刘泽清、高杰等人的部曲。有这四万八旗兵足够收拾他们了。可如果来的是王朴的军队。那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