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儒将_第四十章 初识李定(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初识李定(3) (第4/4页)

想起那时候手上包裹着绣有一个“谢”字时心中流淌的一丝温柔,更不敢想象自己能与那破帕的主人还会什么样的发展。不过刘林绝不想再看到她不快乐。想起了画舫之侧那两人伪妆过的面孔,刘林紧紧握起了双拳。

    李定派人去找寻江惜然与刘腾,这让刘林感激。现在李定又说出心中的担忧,刘林却是真诚的为之感动。话说身为李沫的二哥,关心皇妹那是应该的,可李字这个时候在刘林的面前谈及此事,还是不得不让刘林警觉,难道李定知道他对李沫地那抹眷眷的情意。

    刘林恭敬的向着李定行了一揖道:“殿下须要臣如何去做?”

    刘林知道这李定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真的抵御外敌,而师父对于李定与他外出也未加阻拦。这紫金山上确是在长江以南观察敌营的最佳位置。在这紫金山之颠,李定所说出的秘闻,更是让刘林真心的想要助南唐大军抵御强敌。

    刘林自知沧水一战以少胜多,已经在建康王与建州王心中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李定的言辞中可以听到他对大唐前途的隐隐担忧,他说出这些不仅仅是为了想要拉拢一个谋士,对于李定而言,刘林应该是一员大将。而且李定的意思已经赵来赵明朗。待人以诚折节相交,希望刘林能够主动的心悦诚服投靠。

    “孤王道是想拜长云为大将军,可又不想引起皇兄地猜忌,只想好好的做一个清闲王爷。国难当前,再不为大唐做些事。恐怕日后会在后悔于自责中度过余生。长云若肯专心效力于皇叔,为皇叔献出能够抵御强敌的良策,孤王便可放心了。沫儿在宫中可是已经没有以前的活泼了,孤王常去见她,怎能不了解她的心思。”说到这里,李定停顿了一下,看了坐在大伞毛毯之上的伊雅。又向刘林说道:“作为沫儿的皇兄。我赠你美妾似乎倒是我地不是了,哈哈。长云若是真地不想,孤王自不会勉强。呵呵,孤王便将这伊雅一并收了,我不嫌美人多。”

    李定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原来今天伊雅地出现,竟然像是李定对于刘林的一场测试。看来李定倒是挺了解刘林与李沫之间的那点心有灵犀,也有意要成全他们。

    刘林拱手谢道:“多谢殿下!”

    “美人不赠予你了,你还谢孤?”李定故意笑道。

    “当然要谢,臣一定不会让殿下失望。”刘林的这一句话一语双关,李定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里叹道果然刘林也是爱美人的,不过他爱的美人可是南唐最高贵的女子。

    “罢了,伊雅已然看上你了,连仙茅酒都准备让你品尝,不管你收与不收,总之这个人是交给你了,你可要善待于她,你也可以放心,她绝不是孤放在你身边的眼线。你要是真与沫儿能成,那也是孤愿意看到的,沫儿不会这样小气,你收了皇叔赠的两女,恐怕沫儿早就知道了。”李定笑着说道。

    刘林的一些活动,李定都掌握了消息,刘林知道就算没有安排给他身边多出这名一个女人,他该知道的还是会知道。刘林再次谢过李定,只是对于赵氏姐妹的事,刘林有口难辩,也不能辩,这可是期瞒湖州王的事。相信除了当事人赵燕儿与赵双儿与自己,天下在没有第三人知道事实,就连天天随侍左右的严显等人也是认定刘林已经收了两人。在这个时代主收婢女,再正常不过了。李定对刘林今天所说的话,没有半句隐讳,该说的都说出来了,刘林对李定深深的有着好感与感激。

    现在刘林想起了一个人,只是在犹豫该不该问建州王李定,也许这个人回头去问师父建康王的好。

    两人坐回了毛毯之上,李定的两名侍妾忙着给李定斟酒,而伊雅也笑颜如花的给刘林的餐盘中夹了菜。

    白瓷杯中满斟的是南唐皇室的贡酒,刘林端起一杯先敬李定,李定高兴的一仰而尽,两个侍妾连连夸赞李定好酒量。从伊雅与李定两名侍妾的谈话中,刘林得知李定平时在画舫之中,就算是带了麾下谋士与将领同娱的时候,也极少饮酒,而李定是有酒量的。每一次陪着太子饮酒之中,总是喝的满身的酒气,参加新帝的饮宴归来,衣袍上甚至都洒满了酒香四溢的美酒。

    就在年前先帝立储之时,李定都保持着谦让的姿态,始终没有实质的行动参与争储,一心只顾着玩乐。也一直与当时最有可能能为皇储的皇兄李锐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同时也不打压李阳。

    酒过三旬,李定与刘林都理智的不再多饮,李定也不多劝刘林,倒是李定的两名侍妾与伊雅,代着两人多饮了几杯。美酒下肚,伊雅脸上露出了娇人的红晕,侧倚在刘林的身边,刘林心里掠过一丝念想:当官还是有好处的,有钱有权有地位也是有好处的,我一定要让自己好好的活。

    李定刘林两人在紫金山上野餐之后,已经是下午时分,太阳已经绕到了西南的天空。这时李定与刘林二人,又起身走近了紫金山山顶的北面,这个时候的光照,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下,看着渤海的军营更加的清晰了。刘林的那双异于常人的眼睛更是可以看到敌军军cao练的军士身上穿着的铠甲色泽。十数里的连营,俱是清一色的褐衣褐甲,比起大唐各府军中军装的各式不一,显的更为整齐划一,也璋显了渤海的国力确比大唐要强上一筹。

    “宇文远致与宇文楠的六十万大军,这次南下是志在必得。朝中柳群集把持军政,又不敢将禁军调援建康,西线庐州府也是吃紧异常。兵力悬殊二十万,皇叔也没有能够攻过长江的决胜之策,现在只要能稳守长江,等到千里之外的漳州、泉州等南方府军驰援而至,情势便可好转了,只要江北首战告捷,控制江北地区,那时庐州府方面再从西线配合,渤海大军必然要退到淮河以北。滁州与安平府都不是可坚守之城。时间可是越来越紧迫啊。”李定一反常态,望着辽阔的长江叹道。这都是柳群集与勾程等那几个佞臣舍近求远,不调禁军参战惹的,李定面上再也见不到一丝笑容。

    要渡过天堑长江与敌决战,刘林难有决胜的计谋策略,可说到拖延敌军总攻的时间,今日偶然随李定来到紫金山之后,刘林心头已经有了一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