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47章 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杨府 (第3/3页)
,快来,我给你介绍,这位是太学生周邦彦周美成这位你更该认识认识,他也要参加今年的科举,邦彦的弟弟邦式,字南伯。他俩是你同乡,你该认识一下。 宋代,钱塘是县,隶属杭州管辖,所以秦观以为俩人原先应该互知但他们确实互不相识。因为赵兴一去海外数年。杭州庄园都是程族主持。而周邦彦在京城做官,他不可能知道赵兴。而周邦式听说过那座钱塘江边大兴土木的庄园,但并不知道庄主是谁。
按秦观介绍,周邦彦的叔父周,字开祖,嘉八年进士,熙宁间苏轼通判杭州时任钱塘令,多与苏轼唱酬。这次,他是听说秦观即将担任太学博士,所以特来拜访的。 难道周邦彦刚才唱地不是一床下诗。是他在太学期间所做的一普通艳词赵兴带着满腹疑虑,与周邦彦聊了几句。 这厮果然是个sao人,没聊几句立刻sao:不知乡党离人兄所治何典可有大作 周邦彦是在问赵兴擅长六经里头地哪部书,有什么诗词大作。 本次考试是一次恩科,也就是新黄登基而特别增加的一次考试。考试内容是从六经中任选两本,根据一段经文挥出一篇文章来,而后做一篇诗词歌赋。 临近考试了,东京汴梁城的举子越来越多。那群文化人见面,彼此打招呼的话不是吃了吗,正是这句话所治何典可有大作 没有标点符号,没有段落,那还叫书吗。那是一篇字。以赵兴的知识,他确实把那些六经一本都看不下去,至于诗词歌赋,他只记得几现代歌。能拿得出手吗。 其实,在宋代,唱几校园歌曲也不会过于惊世骇俗,但到了北宋末期,当柳永死后。现代歌已经不适合吟唱了。 柳永在世时,他开创地诗歌派别。是将市井俚语写入词中,仅凭流传于世地不多几俚语词看,这种词几乎就是大白话,而且与现代的校园歌谣差别不大。 柳永生前,宋词还有雅俗之争。柳永开创地俗词派别还有人追捧。甚至苏东坡也写过这样的俗词,但柳永死后。宋词地雅俗之争彻底终结,雅词派别占了上风,俗词受到鄙视,这时,再拿俗词书献丑,只会自取其辱。献丑不如藏拙,赵兴一晃脑袋,朴实的回答:嘿嘿,我也就认识几个字,说道治学,算不上;诗词吗,七窍通了六窍。 秦观聪明,他先品味出来七窍通了六窍是什么意思,大笑的说:七窍通了六窍能说出这样的妙语来,岂是俗人 就是,离人叔叔贯会装疯卖痴,你们可别被他骗了,王夫人捧着一盘黄瓤的西瓜从后堂闪了出来,她脸上带着不可抑制的笑容,招呼三个人:几位叔叔,这是宫里赐下来的贡果,快尝尝净街虎,娄阿鼠,离人就爱出精捣怪。 显然,朝云已经在后堂将赵兴在大相国寺揍人的那一幕说了出来,惹地众人大笑不止。秦观等人问明情况后,也笑的直不起腰来。 原来,离人兄还有东方朔的潜质,秦观笑的喘不过气来。 这个时候,似乎还没人敢自称净街虎,所以秦观等人听到如此搞笑的绰号,都禁不住狂笑。 赵兴之所以不敢暴露真名,那是因为宋代众人倾理,当街斗殴在宋代并不是个好名声,如果让御史知道,他一定会失去参加科举地资格。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当然知道他的小心思,但眨眼之间能想出净街虎这么有创意的名字,也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机智。这名字在宋代是个笑料,但对赵兴来说,只不过是一次恶搞,他还没有做俯卧撑呢,有啥可笑的,所以在众人的狂笑中,他一脸平静的拿起一牙瓜,仔细地端详起来。 这种黄瓤西瓜是在宋代由越南的土人贡入中国地,据说,这是泰国瓜,它的甜度是普通西瓜的1.4倍,宋代皇宫中将这种瓜称之为黄金阑。黄金阑传入中国后不久,按照记录,它已经在南方几个省普遍栽种,但蒙古入侵之后,它又在中国消失。 赵兴的这种平淡态度更让几个人笑不可抑,等到几个人止住笑声,赵兴已经将一瓣黄金阑吃下肚里,他咬着西瓜rou,含含糊糊地问周邦彦:美成兄,你久居京师,知道天波杨府在哪吗怎么我问了半天,满汴梁城无人知道 周邦彦也很诧异,他皱眉想了会儿,答:天波杨府没听说过这名字天波府,天家啊,离人,你一定是被骗了,天子脚下,敢用这名字命名自家府邸,那不是一心寻死吗哦,没听说近几年开封府捕获了杨姓谋逆啊汴梁城没这么蠢的人吧 大宋朝没有天波杨府好像是这么回事,除了中,没听说中国有第二人敢自称天波水浒传里有一个人自称天王,被人称为逆贼,可那些人真是逆匪。宋江绰号呼保义,则被人称为忠义,忠臣能用天做名字吗 俺又被骗了 什么世道 赵兴很纳闷,他拼命回忆,记起那位杨延昭似乎是真实人物,连忙补充:我是说杨家将,杨延昭地后人还在吗 杨延昭怎能称之为杨家将呢周邦彦有点瞧不起赵兴地无知,他忍住笑回答:杨家将是隋代称呼,指得是杨素家族。至于杨延昭的后人吗,听说过,其三子杨文广有个儿子名杨畋。 赵兴急问:他在哪儿 过世了。此人你应该知道,他父亲杨延昭与范仲淹有师徒关系,其本人同进士出身,与欧阳文忠同年中举,与二韩交往密切,与司马相公王荆公汝师子瞻皆有诗文来往。周邦彦回答。 啊,死了赵兴充满失望。大宋朝没有天波杨府还则罢了,传说中地效勇杨家将,到了第四代就变成了文人,没有佘太君,没有穆桂英,没有杨门寡妇。 真实的历史令人脊梁寒。 绝后了吗赵兴的问话里充满失落。传说中杨家特别能生,可算是宋代生大军长果然,愚民教育的东西是反着理解的,真相必然是:他家特别不能生,竟濒于绝后了。 没有。杨畋于嘉佑七年过世,他刚刚续娶两年的太太给他留下了一个儿子只有八个月,叫杨祖仁。杨畋死前将meimei嫁给张景儒,他死后,其妹帮助立碑,并与24岁的恭氏一起抚养孩子祖仁。 恭氏教导有方,杨祖仁两年前来京城考科举,竟然中了,年方23岁。韩相公将其外放为主簿怎么,离人想找他他具体在哪个县,我去吏部查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