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_第1051章 辽国兵很嚣张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1章 辽国兵很嚣张吗? (第1/3页)

    当然廖小小放下掩唇的手,快的说:这不就是宋小娘子吗你要听百舌,回头到府上唱去。书院

    宋代的百舌是对口技的称呼。赵兴曾经在泉州看过百舌表演,演百舌要借助一种木牙骨制作的哨子,含在嘴里,半截咽在喉中。以此模仿飞禽的鸣叫。这种哨子名叫嗓叫子,它不仅能辅助音,还能作人言这种哨子的制作方法现代已失传。

    在泉州时,赵兴曾有一次非常执拗的要求百舌表演让他看看嗓叫子,但那种吃饭的家伙,谁肯拿出来展示,结果赵兴出了天价依然一无所获,此际看到宋小娘子那羞涩的样子,赵兴禁不住十指大动。

    五日后我将搬入新居,到时候我家的歌伎也将来京廖小小姑娘既然想学新曲,到时候请一定登门,我那里有几种新式乐曲宋小娘子,很遗憾今天没听到你的百舌表演,到时候请你也来,给我们表演一下百舌。赵兴热烈地出邀请。

    宋小娘子似乎很珍惜自己的嗓音,她自进入这间卧室,就一直没有开口,对赵兴的邀请,她用身体语言回答行了个礼,表示接收。包厢门口传来一阵窃窃私语,那是门口伺候的扑天雕李应在替赵兴挡驾。这次来的人似乎来头很大,扑天雕有点唯唯诺诺,来人的说话口气很坚决。

    停了一会,扑天雕站在门外,轻声询问:大官人,刘御史来访,他带来了秦小官人与周大人兄弟,能见否

    来的是刘挚。这位老大人在乌台诗案中与苏轼一同蹲了监狱,现在也与苏轼一同起复,当了御使中丞,主管御史台。

    御史台是干啥的,监察百官的。

    刘挚在官场中一向有耿介的名声,但宋人谈到耿介这个词,现代基本上意指:心眼小,好报复,同时自身做事比较清廉请注意。是清廉而不是公正。

    刘挚送来醉成一团泥的秦观与周氏兄弟,进得房来,他先扫了一下赵兴与陈公川地装束打扮,微微摇了一下头,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摇头。而后,他一指不省人事的周邦彦与秦观,不满的说:贤侄。人生得意,也不应该如此放浪形骸,老夫身为长辈,今日就多说你几句

    赵兴在刘挚打量自己的时候,已经恭敬的站起来,叉手不离方寸。他顺着刘挚的目光悄悄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装束,又偷偷看了一眼学他模样,恭敬侍立一旁的陈公川。

    赵兴身上的衣着很普通这是晚冬,天气微微有点寒冷,旁人都是一身锦袍,赵兴穿地略微有点单薄。但实际上,他的简单布袍里头完全是现代化的装备:贴身是羚羊绒编织的内衣内裤毛衣毛裤,外加轻软的驼毛棉背心。驼毛棉长裤。

    他表面一身布袍似乎很朴素,但布袍下面的东东。足够买常人几身衣服了。而他腰中扎的那条腰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这腰带实际上是一条阿拉伯软剑,剑鞘是用犀牛皮做成腰带状,剑柄部位正在当中当作袢扣,是麻逸紫檀木打磨成地半弧形木柄。为了便于抓握。木柄上面没任何镶啄,只纵横刻出网纹。

    刘挚不是明眼人。他看不清赵兴身上的这身打扮的价值,只觉得对方很朴素,朴素的出乎意料。

    这时代的宋人都喜欢用玉器宝石装饰腰带,命名为玉带,但赵兴腰上的竟然是一条皮带,上面镶嵌了一块木头而已。让赵兴浑身上下显得很朴素,朴素地近乎于寒碜。

    与之相反的是,陈公川身上穿的很华丽。书院他穿着一身银白色的蜀锦袍,这种蜀锦又被称为夜光锦,在烛火下,它像银箔一样,闪闪的着银色金属光泽。

    也许是受了赵兴的影响,陈公川的袍子上也没有任何刺绣做雕琢,但陈公川画虎不成反类犬,光这身银袍已价值不菲了,他还围着一条翡翠玉带,腰带上缀满了打磨光滑,成弧形状的翡翠玉片。虽然那些翡翠玉片未加任何雕饰,只是打磨光滑而已,但玉片出翠滴地温润,让瞎子也看得出,就是那些翡翠不加打磨也是价值不菲。

    赵兴身里穿的暖,所以他一身轻袍出来,但陈公川除了这身锦袍外,还有一件狐裘,那件狐裘是北海蓝狐地皮毛制成的,毛色纯白均匀,毛尖透出的微微蓝色,在耀眼的洁白外面披上了一层含蓄的蓝色但这种含蓄,在另一方面来说也是锋芒毕露。

    宋人没见过北海蓝狐,辽国占据了北方,他们连战马都很难得到,更不要说这种生长在辽北地蓝狐狸,但刘挚却看过很多书,他知道这种白色皮毛地狐狸叫做雪狐。

    刘挚刚才只扫了一眼,就已经明白了较为年轻的陈公川地奢华,根据两人的穿着,他马上就明白刚才掷出珍珠的是房间里的锦袍人,而不是赵兴。

    做官的人讲究沉稳,讲究不露声色,所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就是。他对赵兴的朴素很满意,但神色中没有表露出来,他的摇头是认为,赵兴这样朴素的人,是不应该跟陈公川这样出手毫不顾忌的纨绔交往。

    年轻人,诫之在燥,诫之在奢,诫之在贪,一掷千金不,一掷万金,岂是斯文人干的刘挚说的语重心长,但他也明白,训斥的对象不应该是赵兴,不过这时代文人就是这么含蓄,陈公川与他不熟当然赵兴跟他也不熟,但既然他跟苏轼有一段同狱之情,所以他认为有资格代替苏轼训诫赵兴。

    离人所做所非,老夫也曾听说了,当年子瞻去了黄州,生活无着。幸好有离人照顾,别人都说那是诗酒之赌,子瞻兄赢了一个好徒弟,但我却知道,子瞻眼界甚高,平常人亦不入他之眼。

    我知道离人行事稳重,性不张扬,但没想到今日初到汴梁,却露出本来面目

    刘挚知道自己这番话压根把火力目标弄错了。但这种说话方法的叫做旁敲侧击,就是明明想针对另一个人,但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