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_第一部 华丽的前奏曲 第1061章 风雅的宋代宴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部 华丽的前奏曲 第1061章 风雅的宋代宴会 (第3/3页)

    程浊本以为能遇到一顿训斥,没想到反而被夸奖,他高兴的行了个礼,悄悄退下。在他身后。赵兴轻轻补充:原本这件事能处理更好的唉,连哄小孩的本事都没有。你本应该再动动脑筋。

    程浊背对着赵兴,应了声是,赶紧跑出去。

    赵兴刚才提到用弓箭射击,黄庭坚担心赵兴在天子脚下闹得不可收拾。他追到门口,准备先叫回程浊,再追问详情却现门口站着几名衙役。转念一想,他明白了。便视若无睹地迈回饭厅。

    有衙役在场,那就是公事,赵兴只是帮忙而已,算不上违法那就不理了。自己小舅子被绑,搁谁也要找事泄泻火

    不一会儿,各酒楼的老板也闻讯赶来,他们纷纷向几位学士致谢,感谢他们赐名,并盛情约他们来酒楼品尝新菜。听他们地意思,这一次和乐楼的老板拔了头筹。先开办海中龙豹大宴,各酒楼也不甘寂寞,相约轮番推出新菜式。而那些新菜式就是诸位今日所品尝地。

    纷纷的喧扰终于归于平静,酒宴残席被撤下去,众人开始寻章摘句,准备赞美这顿丰盛的宴席,又是赵兴搅乱了众人的思路。

    不是说茶余饭后。人都喜欢让家伎出来歌舞吗。秦师兄只管到外面去寻欢,却不知道我府中也有一套绝色班子来。诸位且请高卧,我让家伎出来歌舞。

    赵兴这座房子铺地是木地板,几张席子在地板上一铺,每张席子跟前放着一个暖炉,几个兄弟们这时已经了解到赵兴的脾气,就不在乎形象了,他们随意的东倒西歪躺着,斜着眼睛等待艺伎出场。

    最先登场的是倭女,她们弹着十三弦筝,演唱着一日本和歌。

    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最先评论地还是李,他念了一唐人的诗,评价说:这是唐乐,听说十三弦筝是从大食传入的,在唐时最为盛行,本朝流行十二弦筝,名之为雅乐筝,而十三弦筝为俗乐筝,流行于民间,但今日一听雅,极雅

    陈师道刚才被吓昏,现在不好开口,只好在旁边频频点头;晁补之世家子弟出生,喜欢奢华,他的文风也亦如他的性格,言辞华丽。对这样的事,他最有鉴赏力,便用描金高丽扇敲打着膝头,赞赏说:我刚才没注意,离人兄竟然穿了一身唐衣出来,穿唐衣,听唐乐,简直风雅至极。

    赵兴拿了一块黄金阑正往嘴里送着,听见晁补之的话,立刻想起一事,马上招呼招呼仆人送来两件黑貂裘,递给新来的陈师道与李:兄弟们一人一件,倒不能缺了你们二位,屋里冷,快披上吧。

    晁补之一边用折扇敲打着膝盖,一边问赵兴:这件黑貂裘怎么也是唐款的,我回家看了,完全是唐朝的衣物我说,你这唐朝地东西怎么那么多,莫非是李唐后裔,可你又不姓李。

    赵兴感慨一声:原来在大宋时代,唐装已经属于倭人了我跟你说吧,我身上的这套衣服是在倭人贵官中最流行的,倭人喜欢穿仿唐式服式。本来奈良京都地区冬季并不太冷,可是为了仿效唐人,倭国贵族在冬季也穿上黑貂裘他们认为华族就必须穿唐装,才是正宗,才是高贵。

    倭国黑貂裘地流行使得黑貂濒于绝种,倭皇不得不下令,穿黑貂需要品级,只有参议以上官员才准许,其他人禁止穿用。

    你们现在穿的这几件黑貂裘是我倭国友人送的,估计满天下也就这最后几件了,因为倭国现在禁止捕捉黑貂,在今后百余年的时间里,我估计不会再有新黑貂出产了。

    陈师道家庭富裕,他抚摸着黑貂裘轻软的毛皮,倒没有什么特别感觉。李六岁便成了孤儿,由宗族抚养长大,他没见过这样豪华地东西,摸着黑貂裘问:这样一件黑貂裘,该用去多少只貂皮

    赵兴回答地轻描淡写:这件貂皮裘是用貂上最好的毛皮缝制地,每件皮裘需耗去一百只貂皮,还要挑毛色均匀的

    众人不再说话,都默默计算着这件皮裘的成本,晁补之大笑:别算了。我知道价钱,这样的皮裘的毛质上佳,在马行街上每件可以卖到三千贯。方叔将来手头不济,典当出去,怎也值个一千贯。

    李手一抖,差点将皮裘掉到地上。

    三千贯啊,在宋代一个中产家庭家资也就在三千贯。按现代标准,京城的中产阶级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在京城有一套房子,面积一百多平方以上,家里住至少一个保姆帮助cao持家务,还得有一辆车,银行存款二十万美金,月收入足以支持全家舒适生活及雇保姆这样的生活,价值他手上这件黑貂裘

    李急抬头,想推辞这份重礼,但他才张嘴,现师兄弟们都在懒洋洋看节目,没人露出推辞的意味,似乎这一切天经地义,他顿时闭上了嘴,再看看,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倭女的歌声中。李想了想,将黑貂裘轻轻盖在身上,手里抚摸着柔软的貂毛,心思沉醉于节目中。

    倭女们的表演极其出色,这也多亏了朝云近日的调教。朝云是歌女,西子湖边最出色的歌女,她稍稍一指点,倭女们的技艺不止上提高一两个层次。

    侧耳倾听古朴的唐歌,披一件唐式黑貂裘,懒懒散散的躺在地上,身边几名倭女将食物与美酒送到唇边,这生活,完全是魏晋的洒脱画面简直像一副浮世绘。

    是的,廊下一个倭女正用浮世绘手法绘制这个场面不过,倭人把现在这种绘画手法还不叫浮世绘,叫做唐绘。到了宋徽宗末年,宋画的技巧完全传到日本,日本人又立刻喜欢上了这种用华丽的色彩,精致的笔绘,细致的手法,夸张的动作渲染出的画面,他们将这一画法与唐绘相结合,演化成浮世绘画法他们本该把这种人物画技巧叫宋绘,但那时宋已经灭亡了。

    黄庭坚年纪大点,吃饭吃得太饱,他很快陷入饭后的倦怠中。身上盖着黑貂裘,耳边飘着细碎的唐乐,这种无所事事的昏让他懒得说话。

    秦观刚才挨了一顿责骂,现在看到歌伎们为他表演艳丽夸张的唐晋偶戏,那种夸张的动作,配上堂皇的音乐,色彩缤纷的服饰,令他那人来疯的性格又犯了,看着看着,他拎起一支笔,墨迹淋漓的在纸上挥毫做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