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_第一部 华丽的前奏曲 第1084章 其乐融融的凑在一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部 华丽的前奏曲 第1084章 其乐融融的凑在一起 (第1/3页)

    他们自顾吵着,李公麟怒了:赵离人,我在你眼里算什么死人吗我画的东西,我不许人谁敢抢再说,这场演艺展现了多个古礼,我还觉得一个场面不足表现或许该多画几个嗯,全画在一幅图上不容易布局,米元章,你以为如何

    炮弹不行糖衣上,赵兴从来不怕花钱:一万贯,把它许我

    王诜气的直哆嗦:赵蛮子,我竟不知你是这样一个蛮子,这我的院子,我的家,在我这里动拳头,谁怕你

    现在该晓之以情了,赵兴马上扯着李公麟的袖子说:李公,你说你学了黄金律,我管吃管住的,笔墨纸画油彩任你挥霍,怎么地你也该给我留下一副作品吧我喜欢你这幅画,这才是顶峰之作。不仅是我大宋的顶峰之作,而且越唐画成为我华夏的巅峰之作就它了你说我第一次开口,你好意思不许吗

    王诜见自己一直受到无视,他愤怒的挽起了袖子,在赵兴说话的功夫对其拳打脚踢赵兴说的对,就他那小身板,拳头捶到赵兴穿铠甲的身上跟搔痒差不多,赵兴恍若未觉,自顾自的把想讲的话说完。

    米芾一直埋头作画,这会儿看不下去了,他停下笔,不满的瞪了一眼厮打地两人。又对李公麟斥责说:如此良辰美景,你不赶快把这场面记在心里,怎有心与人闲聊

    而后米芾又对赵兴王诜说:古人祭祀的时候,猪头摆上几日,等要祭礼结束才想着分猪rou。我俩还没把猪杀了,你们已经在台下为分猪头厮打怎好意思台上演的什么温良敦睦,瞧瞧你们自己

    米癫子这次说的是正理,连赵兴都被他说惭愧了,他赶紧拱手:对。温良敦睦,那我就辞让一下。粉侯,这幅画归你了,我不与你争。

    宋代又把驸马叫做粉侯。赵兴把那个争字咬的格外重。

    赵兴谦让了,王诜不得不表现自己的谦让,他也赶紧一拱手,假惺惺的谦让说:哪里,离人兄。我为主人,主随客便,这幅画该我让你的。

    赵兴的表现立刻让人知道他刚才地谦让纯粹是诡计,王诜这样稍一谦让,任谁都看出他的虚情假意,但赵兴立刻满脸激动地伸手握住对方的手,感激的语声颤抖:粉侯,您太客气了,那我就不客气了。

    a&王诜郁闷的要吐血,可这是他自己表现谦让的。哭都没地方哭。

    台上的几名高官原本看到这里吵闹,有点坐卧不安,突然间他们表演起温良敦睦,像两名谦谦君子一样亲热的拉着手,让政事堂地高官禁不住微微点头,表示赞赏。

    周礼可行乎吕大防开口问文彦博。

    文彦博点点头:或可然,唐锦之事,在必行此事与我朝有益。想必推行起来,朝议不会反对我等就先从这儿着手。射仪吗也不知它能否平息纠纷,且做个娱乐,让门生们学起来

    其他人商量的时候,章眯起眼睛。笑的很冷淡。

    温良敦睦对章不管用。他是枢密使,青唐之乱是在他主持枢密院时爆的。战乱爆后。他担心别人议论,便布了告密令,要求百姓揭诽谤青唐之乱的人。

    前不久,有个百姓在茶楼里议论起,被人揭。章将之逮捕下狱。此事引起很大的反响,无数人认为议论罪不该死,连小皇帝都替那人求情,但章接到皇帝的求情后,立刻下令处死议论

    章不需要温良敦睦,他只是在琢磨唐锦织造可是件大有利润的事,自己怎样才能插一脚

    三国客人的表演进入尾声,等他们退下后,进入了通常文人聚会的例行时间。政事堂地官员们招呼自己的弟子门生上前,一边闲聊着刚才见到的景象,一边享受着赵兴送上来的冷餐。同时,弟子们就刚才的情形吟诗作对,做一篇美词华章歌颂之。偶有觉得看不够的,再叫上表演上场,就近来一次贴身演出

    跟兰亭集会一样,这场聚会的后半段类似一场现代冷餐会。汴梁城六大名楼的厨子都被赵兴召集而来施展身手,因为刚才韩日两国使节呈现地食物中有脍炙,所以冷餐里临时添加了烧烤项目就是现代称之为韩式烧烤的东西。

    六大名楼的厨师呈送的有很多外国菜,很多菜当时还没有传入中国。但政事堂,或说西园在场的人都提前品尝到了。这些政事堂地官员们多数肩负着师长地责任,他们一边享用着冷餐,或弟子呈送的韩式烧烤,一边就刚才所观赏地节目,引经据典的考证着出处,向弟子们讲解那些礼节的应用。

    由于赵兴是半个主人,也是这场集会的总导演,各位老师,也就是政事堂的官员不停的叫他过去咨询,并询问那些菜肴与菜式的出处。在他的穿针引线下,这一刻,蜀党洛党官员倒是奇妙的放下了政见,其乐融融的凑在一起,享受着汴梁城立夏的冰封。

    文彦博询问完赵兴后,宽厚的望着赵兴,说:我听说离人新授密州团练判官,这个官职倒是有点委屈离人了,不过到地方去,积累一些经验,了解一下地方吏治,也算是朝廷养士之

    苏轼在一旁笑着补充:是呀。我也这样认为。

    赵兴看了看苏轼,冲文彦博一拱手:文相公,我听说当初朝堂争议地时候,你曾劝王相公说: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应当广泛听取意见我此时说这话,不是在议论朝政,而是特特向文相公表达敬仰之情。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庶民百姓不能采取煎熬的做法。文相公此语正道出了一派君子风度广泛听取议见,求同存异。矫枉取正,才是治国正道。

    我曾去过西洋。西洋有位哲人说:反对派的存在,正是对我们的警醒,让我们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认为自己的意志永远正确的

    赵兴这番话说的冒失,他官小位卑,朝政大事本不该由他这样级别的官员插嘴,他说话的那功夫。章地脸色阴的都能拧出水来,他屡次想插嘴责斥,但文彦博是谁,他是君子政治地身体力行,所以他没有责怪赵兴的冒失,反而默念着赵兴最后面的那句话。

    反对派的存在西洋竟也有哲人说出如此有哲理的话

    赵兴笑了笑,解释说:是呀,我初到西洋时也感到惊讶。那些西洋人目无余子,但相较大宋来说,他们也有很多经典的学问比如物理学化学微积分学三角函数植物学动物学力学等等。就连他们的吃客也认为,做菜手段中他们除了酱油之外,也什么都有,包括我们没有地香料

    噢,赵兴这一说话让政事堂几位官员悚然动容,他们齐齐问:那些是什么学问

    赵兴详细的解释一番后,又指指刚才表演的场地,拱手向吕大防致敬。说:吕相公,学识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的实时更新,不停前进。我听说吕公创恢复周礼,可我认为:恢复周礼是件大好事,一个古老民族不能没有传承悠久的礼节与习俗。但周朝的很多学问。很多观念却没必要恢复。

    周代的时候,人们刀耕火镰。使用的农具都是青铜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见识未必正确;许多经典名句,恰恰是错误的。比较起来,我独欣赏这句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