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10章 与自己人做交易 (第3/3页)
c2' class='gcontent2'> 果然,程阿珠一把拉过陈伊伊,庄重地行一礼:官人征战回家,妾身不打搅了,只在阁上静候。 廖小小连忙得偿所愿地迎上来:奴伺候相公。 好呀好呀,赵兴偷笑着,一把搂住小小,快步向浴室走去。躺在碧霞阁,懒洋洋的地板烘的人直想睡觉,程阿珠跪坐在赵兴身边,幸福的斟茶补酒,陈伊伊捧着账本向赵兴汇报:大郎走后,小小地东西已经处理出去了,现在密州都有了烧玻璃地人。按照大郎计划,那些妇女们嫁人的嫁人,还有几个则自己有相好,还准备早晚回家。 杭州运来地纺机已经存放到库房了,这几天已经装配出三百张织机。我准备将那些雇来的织娘分成三拨。一拨三百人做纺织,这三百织娘里,一拨织桑蚕,一拨织棉花,另一拨试着纺羊毛。 另外两百人我打算让她们加工兽皮。我们会从辽国获得源源不断地兽皮,这可是个大活,就让她们将兽皮加工成衣服,也是个进项。另外五百人我还没想出用途,郎君看是让她们做玻璃呢,还是另有打算 做玻璃是男人地事,女人不行。那五百人还是让她们纺藩布。做成衣吧,帆布今后必定大卖,今后用的地方太多,而成衣做得好,坊场里完全可以容纳五百人。 廖小小在旁边嘟着嘴,一直插不上话,她有心也想自己鼓捣一些什么产业,可她最擅长的是唱歌跳舞,竟想不出自己该干什么 这次赵兴回来后。密州团练有钱了,它像一部上足了条的机器运作起来。都作院忙着加工密州石,那些被拐来的营州青壮则占据了那座出产寒水石地荒山,建立大烧窑开始煅烧石灰。 大多数密州青壮团练开始招朋唤友架船出海,兢兢业业的在海上巡查cao练。他们参加训练的热情是如此旺盛。以至于十几个人,甚至上百个人凑钱自购一艘大船。也要哭着喊着出海。这倒使密州团练亲眷这属性陡然热了起来,无数人绕着弯子来与密州团练攀亲,无数终生没成婚的老军也眨眼有了浑家,原来孤苦一生的团练一夜之间有了无数亲戚 而那些妇女们也被动员起来了。第二天,新式的纺机被分到那些织娘手里这种纺机就是黄道婆在南宋后期传入中国的先进纺机,它能使一个人地出产量提高二十五倍。 接着是老头,这些密州团练里地淘汰兵员,也就是朝廷所说的剩员被拉到临海村,他们每人分配了一块海田,用新烧制出来的石灰与石膏,在海边建立了千亩左右的水泥盐池,许多人还在海上扎下了围栏,开始在赵兴派来的人的指导下,进行网虾养殖,或海带养殖 老人们所干的活不是重体力,但这时代盐税很重,平常人都拿吃盐当奢侈。有密州团练的强横保护,他们的收入反而提上去了。临近年底地时候,许多孤苦无依的剩员们带着新娶的浑家上门拜会张用赵兴,他们从心里对这俩人充满感激。 按规定:盐田的出产有一半要归团练所有,这让团练里一时找不见活干的孩子也白享一份福利。如此一来,赵兴在密州地声望空前高涨,不仅团练对他满分感激,连密州百姓也对新来地团练使与签判充满好感。当然,那些被选举入禁军的前团练人员对自己离开密州团练也充满了懊恼,但他们没能懊恼多久。因为赵兴是个非常会压榨人地主,他眼里容不下闲人。 不久,连团练家眷中的妇女老人都被驱使起来,先是孩子们,他们被组织上了专门的学堂,进行预备cao练。团练内那些无所事事的闲汉被赵兴鞭打着驱赶着,整修临海村至板桥镇板桥镇至密州城密州城至登州的官道。当然,赵兴给的工钱也很丰厚。但那日子之苦,也不是值得羡慕的。 不久过后,密州团练没闲人,进到团练大营,连老人孩子都手里摇了个纺锤纺毛线,一群群孩子被编练起来,在cao场上走队列,除此之外,是大营里传来的阵阵鼓声。 赵兴自回来后,就一头扎在营里,向现代朝九晚五的上班人一样,每天八小时的cao练他的乐师。 在他离开期间,李源与陈公川来密州看他,因为等不到他回来,便提前走了。走的时候留下了他带来的乐师。此后又有两队乐师分别从越南日本赶来。这使得赵兴的歌舞队伍更庞大了。 训练歌舞的活儿,廖小小最在行,唯一遗憾的是李之仪这厮跑路了,他从赵兴那里获得一笔丰厚的程仪后,跑到济南找他哥哥李之纯去了。等赵兴回来,送给这兄弟俩十匹马,一家马童,李之纯那里给了谢,李之仪居然连一句回话都没有。据说这厮大冬天跟一帮文人出去游山玩水去了。好在李之纯答应年夜来密州过,到时也算能遇着。 等这些工作忙完,又是三五天过去了,这天,赵兴好不容易遇到个休闲日,打算睡个懒觉,大清早晨却被程阿珠推醒。 官人,官人,下大雪了,快醒醒,程阿珠紧着催问。 可算下雪了,赵兴伸了个懒腰,说:天冷正好睡觉,且让我 程阿珠手里拿了一双新鞋,一双新袜子,紧着摇赵兴:官人,这是奴家做的新履新袜,你快试试。 陈伊伊也从一旁伸出脸来,手里照样拿着一双新履新袜,献宝似的递上来:兴哥,这是我那份,你试试 赵兴猛然醒了,他眼一扫,果然看到廖小小也站在床尾,手里拿了一双新鞋子新袜子,笑盈盈的频频向他眨眼。赵兴抹了一把脸,说:哦,我忘了,今天是冬至。 农历兔年十一月十九,丁卯年壬子月丁卯日,公元1087年12月16日,星期四,冬至。 冬至在汉代是一个节日,类似现代的春节,那时的人们不过正月初一,过冬至。现代,西方人把这一节日保留至今,改名为圣诞节。 按照古礼,冬至节这天,妇女要向一家之主献鞋袜,此为古人所说的履长之意。意思是又长一岁了。至宋代,妇女冬至献履贡袜的用以是为贺一阳嘉节迎福践长。 古人认为冬至是阳气始动的日子,在这一天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是:释菜先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