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22章 变革的契机 (第2/2页)
海拔697米,方圆55平方公里,为山东临海最大的山群,山上有著名的孙膑书院,传说孙膑功成身退后,就选择在此山开设书院,教导学生。这座秀美地山峰是苏轼在密州做知州时,最喜欢游览地,他曾以奇秀不减雁荡赞誉此山。 宋代崇文抑武,这座战国时期的书院如今已不教授兵法,成了一个类似庙宇似的荒废小院,院中的守护人穿着不僧不道,让人摸不清身份。原本这座小庙也早该荒废了,但络绎不绝的朝觐让它勉强维持下去,不过,也就是勉强维持而已。 小庙已经很破败了,草屋漏雨,正堂里没有雕像,只是墙壁上画了一副孙膑像,两侧墙壁则绘制了一些战国时代的交战场面但在赵兴看来,这些绘画的手法似乎是五代地产品,远远没有达到战国时代地那么久远。 孙膑书院的大树底下,文官们聚成一团,一边喝茶一边感怀,但肯参拜孙膑像地唯有赵兴源业平与张用。邓御夫与林积,以及胶西县的佐官则宁肯在树下乘凉。 赏了孙膑庙的守护几贯香火钱,赵兴与张用走到院中,源业平还在庙里喃喃祷告,并坐在一张草席上,保养自己的随身宝刀,他似乎向这位古代兵神展示自己的佩剑,动作一板一眼的,虔诚的宛若那孙膑真的坐在他面前。 出了小庙,赵兴与张用都没有前去与文官嬉闹的兴趣,赵兴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问了一个他长存心中的疑问:我听说古时候都有将门的说法,到了唐代还有人说将门出将,相门出相,可见将相是两种培养方法你听说过杨文广吗杨氏家族现在怎么样了 张用一拍手:这话你问我,算是问对了。吾祖张廷翰乃开国名将,两世为三衙管军嗯。也就是你说的将门吧。我家比不上曹家石家,但也绵延数代。神宗时,我家还有太祖张昭远为阖门使杨家嘛,到了杨文广这一代,也是三代将门了,可惜他们的后代弃武从文。听说他们这一代那孩子名叫杨祖仁,三四年前入京考科举,还来拜访过我家。 赵兴点点头,不经意地说:朝廷邸报上说,杨祖仁新任杭州通判。刚好在我家担任通判可惜了,其祖杨无敌那般武功,后人竟然舍弃了 张用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杨无敌,这名字有趣你是说杨业吧。他也叫杨无敌,可笑谁给他起的这名字 赵兴惊讶的扬起脸:不是说他对契丹百战百胜吗 别逗了他跟契丹交手百余次,每战必败,曾经有一次他躺在城下死尸堆里装死,全靠城墙上的人扔下绳索,他才免于一死。这人跟我大宋军队交手三十余次。无一胜绩,他平生的胜利还是投靠我大宋以后取得的,那次他斩了契丹驸马。但接下来那场战斗他把自己的命送掉了。不过,他被俘不屈,不食而死,倒让人钦佩他的气节。朝廷为此大大表彰了他家,也算是荫及子弟
明白了,原来杨家将的始祖平生打了一百仗,前九十八次全是战败。第九十九次胜利了。第一百次依旧战败,那次他将命送掉了。 这样的人怎么是杨无敌呢谁说他绰号杨无敌 天波我听说他家在汴梁地府邸很气派。叫什么天波府,是杨业家庙改造的,有这事吗赵兴不死心地问。 张用纳闷极了:家庙你这说法就不对立家庙的习俗似乎是唐人习俗,但我皇宋设立之初并不流行。还是到了神宗陛下下诏,准功臣子弟立家庙后,才有了家庙的说法,不过,神宗陛下可不能跑到杨业活着地时候颁诏书,所以,杨氏要有家庙,一定是后来建的。 但杨业怎会在汴梁建府呢,他是在知代州任上与辽人战死的,他不在前线打仗,跑汴梁建什么府邸他儿子也不在汴梁任职,弟弟在太原,孙子也不曾在京城他家不可能在汴梁建府。 我记得杨文广的儿子杨畋科举出身,曾经也领军打过一仗,是在皇佑四年,广西那边造反,杨畋还在家中守丧,当时杨文广刚刚过世,范仲淹与文广相厚,举荐杨畋去平反。但杨畋这厮有点问题,他几十岁了走路都走不稳,领军进入广西,他压不住军队,自己一不留神走进沟里了,跌在一块大岩石上幸好石头上有厚厚的草,没有跌死。 事后,朝廷指责他不能压服手下的将士,以战败贬谪,永不再用。但范仲淹极力为其脱罪,朝廷只以贬谪了事。不久,杨畋抑郁而死,其母带杨祖仁去杭州居住 张用说杨畋走路有点问题,如果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就是:第四代杨家将传人杨畋小脑不达,甚至近乎于小脑残废,走起路来没有方向感平衡感,他带领大军出征,把自己带到沟里了,结果导致大军战败。 但杨畋是谁,他是科举出生,透过作主门生同年同僚地关系,与宋廷一众文臣建立了密切的交谊,加上杨氏将门与武臣之渊源,令他拥有一张很广泛的交际网络。他太祖父百战百败不要紧,文臣们会给他太祖创造一个外号,名叫杨无敌。他本人脑残不要紧,但文人会把这位脑残描绘为大宋第一高手,谁地武功都没他厉害,比他厉害就把他写成没他厉害。 然而,大宋将门比杨业显赫地太多了,比如面前这位张用,其家世都比杨门显赫,但他们跟文人都不熟,文人不屑将他们描绘的光辉高大。 历史的真相充满了幽默感。 幸运的是,张用也认识赵兴这个文人啊赵兴眼珠一转,已经决定捧出张门女将来恶心一下历史,他爽快地建议:如今禁军们正在训练暴雨梨花枪,不如我把这个梨花枪法说成是张氏秘传,以后就叫它张氏梨花枪,你看如何 张用眯着眼睛,摇头回答:最近我一直在琢磨,军器监怎么回事,竟把这么重要的事送到密州来做这事,我看得小心伺候,张氏梨花枪,名字虽好,但谁知道这里面水有多 赵兴看了看左右,低声说:章枢相曾经告诉我,军器监案还有更深的内幕,他们不仅涉及了贪渎,还涉及到盗卖盗卖军器去敌国。 张用打了个哆嗦:罢了,这事水太深,我们最好什么都不知道。 张用居然无师自通了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让赵兴微微觉得诧异,他停了一下,感觉最好接受张用地建议,迅抛开这个话题,转脸招呼林积邓御夫一同上山。 共同上山地还有诸家女眷,女眷们逢庙烧香,一行人走的很慢。尤其程阿珠,刚刚怀孕自然要感谢佛祖保佑,更是见了佛像就布施,让行程慢了又慢。 假日地最后一天,官员们在和尚的礼送下,心满意足的走下五莲山,女眷们身上多了许多祈福的符咒,官员们身上多了些和尚送的玉石挂件,据说这些玉石都在佛前供奉过了,深有灵性,以至于一个铜板的成本需要官员们花一千个铜板够买 官员们一路摇摇回到县城,各自分手回府,赵兴才进府门,仆人来报告:大郎,杭州又来了一拨人,说是您的亲眷,正在屋内侯着,您是先见见,还是饭后见。 赵兴点点头,答:是萧氏兄弟吧,我估摸着他们也该到了,请他们来,我刚好有事吩咐。 不一会儿,萧峰带着兄弟恭敬的走进客厅,他先郑重的向赵兴叩头,感谢赵兴对亲眷的照料,而后小心的问:主人,锦州的事了结了吗,我们接到大官人的信立刻赶来,现在现身,已不妨事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