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_第二百九十七章 无心之言 或许成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七章 无心之言 或许成谶 (第2/3页)

,可以大用。

    而且这个士李孟也是认识,算是周扬身边的首席幕僚,据说从前还是山东省内颇有名气的才,姓袁。叫袁宏。字云毅。

    至于方才那个话题为什么要转向,渡河而击,冲入敌阵,并且取得大胜地那名勇将。在历史上确实是有这个例,这名勇将也是赫赫有名,

    问题地关键是,这个大将不适合拿来做比喻,因为他是大明的开国元勋----常遇春,元明交替,驱逐鞑虏的时候,常遇春率军攻打采石矶。岸边全是紧张戒备的元军士兵,常遇春渡河而攻。到了岸边地时候,不知道元军怎么想,还拽了矛杆一下,把常遇春拽上了岸,结果虎入羊群,大砍大杀,取得了大胜。

    常遇春是大明开国英烈之最出色的将领之一,曾经夸口说道。给我十万兵。自当横行天下。

    用常遇春来比喻陈,这对陈来说是莫大的赞誉。可陈若是常遇春,那身为陈上司的李孟,又该用何人来自比。

    身为大明的总兵,居然敢自比太祖朱元璋,这是实实在在的僭越了,最起码一个心怀不轨的罪名是跑不了的。

    虽说营帐之全是胶州营地亲信将领,而且现在的李孟所做地事情,也不算是太把王法放在眼,可这件事情被人无心说出去了,总归是不妥,还会招惹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明着提醒反倒是会惹人注意,不如这么无声无息的把话题扯开,是十分稳妥的说法。

    那袁宏站立在一旁,看到李孟嘉许的神色,他心也是欣喜,胶州营的系统时间不长,却非常的完备,所谓的草创初期,出头地机会特别多,这个说法不太适合胶州营地人系统,寻常人难得又在李孟面前表现的机会,自己把握住了,今后肯定好处多多。

    大明武将不知道常遇春地典故,这也算是个奇怪的事情,帐内的士们都是有些奇怪,不过也就是奇怪罢了,这僭越的行为,不知道为何,这些书生们也不太认为这是什么大事,很有些理所当然的感觉。

    跟着军队行动的士们,他们要从民政的角度来观察沿途的一切,灵山商行和黄平的情报机构,虽然也能提供大量的信息,但还是不如亲身来实地观看,所搜集观察到的东西更直观,更有说服力。

    李孟的胶州营一直是立足在山东发展,对于外面了解的并不深入,河南省紧挨着山东省的兖州府,黄河沿线的城市更是和胶州营有这样那样的关系,为将来的可能,自然有必要深入的了解一下。

    这次有三十多名职的人员跟随前来,地位最高的是周扬的副手,也就是在军帐有所表现的士,当年兖州府有名的才----袁宏,本来他在济宁州也有份能够温饱自足的产业,闲来研究学问,写写章,日很是惬意,也想不到自己会有在某军将幕下效力的一天。

    袁宏家祖产,田地肥沃,可倒霉就倒霉在他家的田地恰好在孔府田庄的边上,山东的大地主都是在模仿李孟进行拼命的扩张,但山东总兵李孟兼并土地好歹还有个方式原则,专门收购破产的田地,收留无地的流民。

    但孔府可从来没这么多讲究,孔府田地附近的好田,只要是权势不如衍圣公的,那就吞下来,本来这袁宏的田地在灾年也能勉力的维持,可无奈的是,这块好地,被孔府的长房的几位盯上了。

    即便是袁宏是才,即便有个举人的身份,可衍圣公这种庞然大物,可不是区区一个才能够抗衡的。

    衍圣公委托地方官随便捏造了个罪名,就要判罪,罚没家产,眼看着袁宏就要家破人亡了,却也是他运气好,如商行的当家人孔三德,对这袁宏非常的欣赏,别看孔三德喜欢奢靡享受,却也是圣人后裔,闲暇时也读读书生章的。

    孔三德在孔家不过是个旁系善于赚钱地弟,而土地的兼并则都是长房的人出手购买。他帮助袁宏也仅仅是保全他家室平安,其他的事情也不好开口,孔三德索性是资助袁宏些银,让他离开山东远远的。

    可怜平日里这袁宏还经常说淡泊名利,谁想到这件事,他自己在孔府弟眼有若蝼蚁一般。生死荣辱都是被别人cao纵在手。

    这件事情对他的触动很大。想必对那功名富贵地心思,也不那么淡泊了,可这年头,如果你不是江南人士。和所谓地东林士人没有关系,一个山东的读书人,想要在仕途上有所发展,那真是千难万难。

    好在这袁宏毕竟是个才,脑好用的很,看事情局势比起旁人来要明白很多,也不知道他下了什么决心,反正是携家带口。直接投奔到李孟的胶州营之。

    对于这样地人愿意给自己效命,李孟自然是高兴。袁宏本就是才学很高,做这些经济实用的政务也完全的不差,加上袁宏投奔胶州营的时候,这个军事集团之还没有多少人,袁宏倒也是物以稀为贵。

    不过那时候,兖州甚至是山东地面上的人士,对袁宏的决定怀疑、讽刺,嘲笑的人都是不少。就连那孔三德也是惋惜的提出。去一军将麾下,还不如在我这里做个清客人。也是生活无忧。

    那时候李孟还是分守莱州府地参将,看着确实不那么让人看好。

    等李孟成为山东总兵的时候,才显出来袁宏地眼光高明,身份也自然是跟着水涨船高,眼下也挂着品的官员衔头,袁宏不过是个举人的功名,要是正常的走仕途官道,哪有这个品级的官做。

    胶州营的武系统,尽管很多事情没有明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