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_第三百零四章 秘抒胸臆 士人从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四章 秘抒胸臆 士人从贼 (第4/4页)

事全部都是深受崇祯皇帝重新的内阁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所为,而今督师五省兵马地他却不复当日的风光。

    十月底,杨嗣昌在重庆的时候,曾经对张献忠开出赏格“有能擒斩者偿万金,爵通侯”谁想到这个命令发出的第二天,他的住所和办公的衙门就被贴满了纸条,纸条上面写着“斩阁部来着偿银三钱”。

    看到这纸条,杨嗣昌瞠目结舌,对身边的亲随以及护卫都是不再相信,疑神疑鬼,这件事情在川、楚一带传闻笑谈,就连杨嗣昌统领下的军队官兵也都是耻笑不已。

    统兵打仗,首领的威严也很重要,眼下杨嗣昌是颜面尽失,下面的军将都是虚应故事,所谓的局势糜烂,渐入绝境,就是这样了。

    崇祯十三年的腊月,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月,春节是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到了腊月就应该是准备过年了。不管这一年怎么辛劳,怎么苦难,都应该好好歇歇,为这一年划个圆满的句号,为第二年来个良好的开头。

    但在河南,这一切都是个奢望,将近十年的连续大灾,福、周、赵、伊、郑、唐等位藩王和大小地主对地方上的盘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和官兵在原大地上的往来战争,让这个所谓腹心之地,变得赤地千里。

    除却几条大的水系边上的城市,其余的地方都是有如地狱。城池之外地乡间地头,地主豪门纠集家丁民壮互相连接。或在结寨,或者建造坞堡。而农民们不是饿死在乡间地头,就是聚集成伙,去和民团还有官兵拼死作战,看看能不能有一丝活路。

    这样的局面,就不要提什么腊月忙年,不过汝州地宝丰县却是热闹异常。对一些人来说,是灾难,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是节日。

    宝丰县城已经被李自成率领的大军打破了,按照常规,大军取走一定量的存粮之后,剩下的粮食就要分给城内的百姓和城外来得及赶到的饥民。这也是大批的流民加入李自成麾下地原因。

    真正让人发指的是,小小的宝丰县城,被闯军打开之后。拿走一部分满足军队需要的存粮之后,城内的百姓和附近的饥民还能分到不小地一份。

    城外饿殍遍野,城内还有这么多的存粮,实在是反讽异常。城内最大的大户封员外家里,此时已经不复往日地尊严气派。

    那些赤贫的农户正在其进进出出,这封员外自从把女儿送给宝丰张县令做妾之后,在县城就是一霸,寻常人家连门前都不敢过的。

    可眼下全家老小,连同那些家丁仆役都是被杀了个精光,府内的地窖和粮仓都被打开,进进出出地贫民正在搬运。

    有一名形容枯槁的妇人坐在这封家正堂台阶上嚎哭。边哭边骂。已经是有些疯狂的模样。

    “你们封家满门都是不得超生的畜生啊,我的儿病重想口饭吃。来这求你,你说你们也没有余粮,让我母去吃草,我那可怜的儿啊,在天上睁睁眼,看看这千刀万剐的封家,他家狗吃的都是粮食啊……”

    封家被打开地宅院之,进进出出全是搬运粮食和财物地贫民,那妇人就那么疯颠颠的坐在台阶上哭骂,尽管是光天化日,可因为这妇人地哭喊,宅院仍然是有若鬼蜮,阴气森森。

    宝丰县城的知县衙门和这封家的大宅相隔一条街道,宝丰县的知县满门也都是城池被打破的时候全部被杀死。

    同样是按照规矩,知县衙门的后面的牢狱在闯军攻破城池之后,会被打开,同时放出牢狱的囚犯。

    牢狱的囚犯都是被犯了国法或者是得罪了城内有势力的官绅,这样的人放出来,先天性就是和反乱的人站在一边,因为大家都是同样敌视官府和朝廷。

    这等灾荒年代的监狱实际上和死地没什么区别,能在里面活下去,全靠着家人贿赂狱卒送些饭食进去,但这年头,谁又有什么多余的饭食。

    闯军打开监牢没过多久,他们根本不管里面的囚犯,直接去做别的事情了,任由里面的人随意。

    监牢里面没什么几个囚犯了,得到了自由之后的囚犯都是跑散了,现在满城的人都是在大户人家那边搬运粮食和财物,或者用“抢“这个词更加准确些,满城闹哄哄的,只是县衙有些安静。

    这边根本没有什么财物,知县衙门又是个破破烂烂的建筑,平日里众人对这里有没有好印象,这时候更是没有什么人,空落落的县衙周围,只有附近在封家传出来的凄惨哭声在回荡。

    在县衙的门口站着一个人,在城内全是身着短衫的贫民百姓的时候,这人倒是难得的穿着长衫。

    这名长衫的人年纪不大,也就是二十出头,看起来应该是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在这时候,有功名的读书人不是呆在家里面闭门不出,要不就是在闯军来袭的时候早早的跑到了别处,这真算是异数。

    年轻人的气色看起来比起那些贫民要强太多,显然生活也不错,但身上的长衫却很破旧,说明最近的生活颇为的窘迫。

    这人在县衙门口有些期盼,又有些恐惧,拼命朝着县衙里面张望,想要进去却不敢举步。

    过了会,一名年人佝偻着身体,拖着脚步,缓缓的从县衙内部走出来,看到这年人,站在外面的年轻好人浑身一颤,连忙朝前面跑去。

    “父亲大人,父亲大人……”

    跑到跟前,这年轻人已经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哽咽着说话,可却说不出话来,那年人疲惫的笑了笑,摸摸这年轻人的脑袋,温和的说道:

    “儿,你已经成年,也该有些担当,为父这不是没事吗,你母亲可好?”

    被称“儿”的年轻人匆忙的低头伸手抹去了眼泪,点点头,回答说道:

    “母亲大人有些害怕,父亲,咱们牛家在卢氏被那县令逼的无处容身,躲到这宝丰来,为什么还不肯放咱们家,他们官官勾结,到底要把咱们逼到什么地步啊!”

    说道后面,年轻人的声音之已经是带上了哭腔,年人低声的笑笑,缓声说道:

    “若是这闯王晚入城两天,为父怕是就要死在这牢狱之了……”声音放得很低,年轻人没有听清楚,那年人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有段时间没有看见阳光,感觉到很是刺眼,可河南腊月的阳光,并没有一丝的暖意,已经有些沙哑的哭声,让寒冷更是加重几分。

    那年人愣了半响,重重的叹口气,拍拍他儿的肩膀,温声说道:

    “好啦,咱们走……”

    崇祯十三年十二月,闯军破汝州宝丰县,举人牛金星被诬下狱,借城破出监,携家小投闯王李自成军。

    自陕西乱始至今十余年,有功名士人投贼效力,河南举人牛金星为首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