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_第三百一十八章 济南 南阳 松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八章 济南 南阳 松山 (第2/4页)

,稍微沉思,就摇摇头,他带兵征伐都是在大明内陆,不管是官兵还是流贼,总还没有什么丧心病狂的举动,烧杀是有的,屠城却还真是没有见到,李孟边给自己倒酒,边慢慢地说道:

    “李某此次去河南就见到了,兰阳县城十成*人口,三日内就去了五成,因为什么,平贼左将军的千兵马驻扎在那里,孙先生治军严谨,这个李某知道,天下人也知道,可左将军治兵如何,想必孙先生知道,这天下人也知道吧!”

    孙传庭想要说什么,却半天没有说出来,孙传庭属下的兵马还算是约束的紧,可左良玉、贺人龙带兵如何,他听到的传闻却也是不少,李孟方才所说的屠城之事,要说是左良玉部兵马做的,还真是有可信之处。

    “李某带兵入兰阳城的时候,满城犹如地狱一般,那流贼破城,不过是掳掠库藏,拷杀官绅,平民百姓尚能得以保全,可左良玉这官兵入城,对待满城地大明百姓,就好像对待猪狗一般,无论官民,一概地抢掠烧杀。看见这幅情景,李某若不伸手管一管,就怕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孙传庭无言以对,给自己倒了一杯,闷闷地喝了下去,李孟又是说道:

    “是不是孙先生还想说,有朝廷,有兵部,有言官,要是约束,也轮不到我这个小小的总兵,可朝廷和那些管事的官员,有谁去管过吗?有左良玉这般的军将在,百姓平民宁可去投奔流贼,也不愿意应对官兵,李某给他个教训,让黎民百姓知道官兵的好处,不再对官兵畏之如虎,这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明呢?”

    李孟这边侃侃而谈,孙传庭想要说话反驳,却发现自己找不到什么理由,孙传庭不是东林和那些死读书的腐儒,他要想说服李孟,肯定不会通过什么君臣大义之类的理论来训斥,而是要实打实的来。

    但思来想去,这大明的兵马,除却自己领兵和卢象升练出的那支兵马,其余的军将真可以说是劣迹斑斑,屠城之事倒是未必做得出来,但为了军功杀平民得首级,这样的事情都没有少做。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是连续干了三杯酒。差不多没人也有二两的酒下肚,这两人平素里军务繁忙。对酒是尽可能地敬而远之,这次喝的虽然不多,但都是有些失态了,李孟一直是在外人面前沉稳凝重。

    不过几杯酒下肚,却有些放得开了。又是喝了一杯,那种火辣辣地感觉反倒不觉得难受,而觉得是享受。放下酒杯,朗声的说道:

    “孙先生你说李某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火并同僚,有这一省之地,又能做的了什么?崇祯十三年鞑虏入寇京畿,孙先生你可曾记得?”

    “老夫如何不记得,就是因为入京畿支援,追剿闯贼的大事被耽搁下来。因为秦军杯留在北直隶戍守,所以流贼愈发不可制,老夫也因为和杨弱的意见不和,被他参劾入狱……对了,老夫也记得,当年满天下地大败溃散,就连卢象升也是战死沙场,只有你山东兵马一场大胜,斩首千余……”

    酒喝多了。话也有些絮叨,李孟点点头,却从椅上站起来,边走边说,声音也是高了不少:

    “李某也是华夏民,身为朝廷的武将,也是想要挥舞刀剑,守卫这一方的平安。可李某想这样做。其他人不想,督师卢象升死在巨鹿。别人不想死,李某率领一支军队苦追鞑地大队,可其他人又如何,高起潜拥兵不出,山东兵马溃散无踪,李某的胶州营成了一支孤军,亏得麾下儿郎勇猛,要不然,今日你我也不能聚在一起饮酒了。”

    孙传庭睁大眼睛听着,杯酒已经是有些洒了出来,他完全没有注意到,莫名的脸上更红了几分,这倒不是酒意,而是想起来当年他身为保定总督,也是拥兵不敢出城堵截,任由鞑裹挟掳掠来的人口牲畜,出关而去。

    李孟越说越是激动,显然是这么多年的愤怒和不平累积在胸,今日借着这酒劲宣泄出来。

    外面的亲兵听见屋说话的声音渐渐高昂起来,不过偷眼看了一眼之后,也不敢偷听,反倒是让众人都是离这个屋远些。

    这样的大人物失态失语,外面地人总归是越少知道越好,李孟站在那里不动,闷声的喝道:

    “敌人如狼似虎,李某尽军将的本份,死战就是,可作战之时,身边的同僚战友,若是蠢笨如猪,胆小如鼠,那是李某的灾难,鞑虏入关之后,这北直隶和山东的兵马,除却蓟辽总督战死,督师卢象升壮烈之外,其余的人连这猪鼠都不如。”

    说的有些口渴,拿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狠狠地将酒杯摔在地方,喝道:

    “既然靠不上别人,那李某一切自为,到时候神洲倾覆,李某一力当之,天下人不为,李某一人为之!”

    这话说完,李孟发现酒杯还握在手上,朝着桌上一放,用力过大,酒杯居然粉碎,李孟晃了晃脑袋,觉得自己的确是喝的有些多,为将者最不应该出现的就是这种精神状态,方才说的已经是足够的多,李孟略有些踉跄的走到门边,推开了屋门。

    孙传庭已经是哑口无言,本来他想发泄些怨气,谁想到却被李孟一句句的顶了回来,但听了之后,心不怒,却只有惊,眼下大明地局面,还真就是和李孟所说地差不多,为什么剿贼抗虏屡屡不顺,还不是因为,彼此牵制,朝堂上地方上的政争也被扯到了战事之。

    卢象升之死,孙传庭下狱都不是因为战事,而是因为这内斗,孙传庭想了想,终究是没有想出来反驳地话语,禁不住苦笑了一声,低声说道:

    “闯贼势大不可制,若真是有哪一天,你说这些又有何用?”

    李孟转过头,已经是恢复了几分冷静,慢慢的说道:

    “若是闯贼坐了天下,不过是朝代更替,终究是我华夏衣冠,怕的是那鞑虏入关,多这传承的国器,到那时候,才真是天下倾覆,人为禽兽之食,那才是人间不如鬼域!”

    “鞑虏吗?兵丁至多十万余众,可这流贼现下已近百万……

    孙传庭的声音逐渐的放低,他这句话李孟没有听清楚。不过李孟上前一步,双手抱拳。深深地作揖,开口肃声说道:

    “孙先生,不为这朝廷,不为他一家的传承,为了这华夏几千年礼器衣冠。为了这天下间无辜地万民,让他们不至于受那天下倾覆之苦难,尽我等之力。尽可能的扭转乾坤,孙先生,请出来帮我!”

    不为这朝廷,不为他一家的传承,这话在孙传庭耳如同雷鸣一般,自己忠君报国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天下万民不至于生灵涂炭,过太平日……。可李孟这话太过不合理礼法伦常,一时间他竟然无法回答。

    外面冷风一吹,李孟的酒劲已经散去,深揖的同时,两眼盯着孙传庭,等待这位孙先生地答复。

    这次饮酒,本来是孙传庭想要宣泄自己的怒气和感慨,谁想到却是李孟在这里直抒胸臆,明明说的都是大逆不道地事情。可孙传庭却发现自己找不到理由来反驳,说话也不那么理直气壮。

    自从被李孟掳掠到山东来,李孟没有挑明用意,孙传庭自然也不会说破,双方就这么心照不宣,但今日间李孟突然明说了出来。

    孙传庭知道李孟是要招揽,他也是打算好了如何回应-斩钉截铁的拒绝就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