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淮安小战 兵部林主事 (第3/3页)
简单最直接能获取军功的手段。
方才听到里面地人喊出自己身份,外面的胶州营士卒难免没有些失望的情绪,但听到军官这么下令,当真是人人振奋,呐喊着冲了进去。 庄园里面地那些“英武卫”的官兵,也知道外面肯定要动手打了,也把有数的几张弓集在庄门前方。 不过这八磅炮的威力当真是太大了。一炮正庄门。木屑,砖石碎片朝着后面就炸开来。在前排的那些人跑都没有来得跑,被这些高速飞行的木石碎片打的死伤一片。 所谓有组织的抵抗也就是持续到这个时候,本就是没有什么战斗意志地士兵们一哄而散,接下来就是淮杨军的士兵呐喊这冲杀了进来。 追击逃敌地战斗比较简单,淮杨的士卒不管是在人数还是在战斗技术上都是绝对的优势,这院墙、壕沟、还有那洪泽湖,本来是保证这庄园安全的屏障,可此时却成了阻碍的这些官兵逃命的阻碍。 庄园里面只听着一声声的惨叫和求告的声音“我们也是官军”“擅杀友军,你们是要造反吗”,不过不管怎么喊,对付他们的都只是淮杨军士卒面无表情地砍杀。 丢圣旨,下令杀官军,这两个举动,让高科地表情柔和了些,方才气氛已经是颇为的尴尬,高科望了下战场,听着里面逐渐低下去地喊杀和惨叫声,胜券在握,再呆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当下抱拳说道:大人,末将把旨意带到,也不知道大帅那边知不知道消息,末将贸然做主,派出加急快马给济南那边送信去,还望大人赎罪。” 陈苦笑着摇摇头,如果说自己接旨了,济南那边还没有知道消息,事情恐怕真的要闹大了。 他虽然脾气暴躁,却不是傻,高科这番做派反倒是对自己有好处,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朝廷这旨意下到高科手,那自己应该如何做呢? 这件事情谁也没有错,只有下旨的朝廷实在是太龌龊了些,派了几个人带了一张黄绸写的书来,就让这淮杨军上下都不舒服,仔细想想,胶州营这些年不合体制的事情的确是做了不少。 不过山东兵马这些年做的事情最起码对这个帝国来说,还是有益的,在和各种大明帝国的敌人战斗,还是获胜的,这支军队不去祸害地方上的百姓,军纪森严,并且让成千上万的人还算是温饱和有尊严的活着,没有参与到流民大潮之。 可朝廷还是要时不时的出手掺点沙,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廷,实在是让人无语…… 看着高科刚要上船离去,陈稍一沉吟,扬声招呼住了高科,等他回到身前,陈沉声的说道: “我老娘和媳妇都是咱们山东人,在这江淮地方水土不服,等你回去,让灵山商行分号那些人安排人送到济南吧,在大帅身边呆着。我这边也放 听到陈地话,高科愣了愣,站定抱拳庄重的说道: “请大人放心,这件事末将一定认真去办,末将的家眷也是不太合这江淮的水土,就和大人的家眷一同启程,放在大帅那里。也是放心。” 两人对视一眼,呵呵的笑了起来,方才的少许不快,都已经是烟消云散。 京师地兵部衙门在正月十八那天,已经有人在那里值守了,陈新甲作为尚书,难得的在元宵刚过就来部内催促,一项项事务布置了下去。 本来那松山之败之后。知道底细究竟的兵部那些官吏们,心对这兵部尚书陈新甲就有点鄙视,不过这一年年的。兵部尚书、侍郎的位置上也是走马灯一样的换人,做这个位置的都好像是草包一般。 谁在这位置上,都有一大堆的黑锅砸上来,天知道还能坐多久,这陈新甲想必也做不长了,朝廷里面地御史言官过完年也该行动起来。 兵部尚书这位置虽然是不好做,但却是和皇帝最亲近的位置之一,想做的人可当真不少。有这些人顶着,陈新甲想要坐稳都难。 有人想要看热闹。不过也有淡薄地,兵部的主事位置有的是肥的流油,有的则是清苦异常,想贪墨都没有下手的机会。 这林主事就是在兵部衙门里面管理档书的,都知道他家是蓟镇出身,爹娘早就去了,他和老婆还有三个孩在京师,大明官吏的俸禄微薄,养着一家五口真是困难。这林主事从来不敢掺乎什么同僚之间地彼此交接饮宴。 大家也知道他日清苦。也没有人去理会他,久而久之。这林主事在兵部衙门也是越来越另类孤单,所谓的穷衙门穷官,就是这样。 崇祯十四年地时候,据说因为实在在京城里面撑不下去,林主事把老婆孩送到他山东的亲戚家了,这京官当得实在是太寒酸,实在是丢人之极。 这大过年的,混得好的官吏都是在家享受,这林主事一个人在京,冷冷清清,索性是自己在部值守,也算是消遣时光。 那日兵部尚书陈新甲兴冲冲的来到部内衙门,开始布置一项项的活计,什么员外郎、郎、主事之类的都是被叫过来。 听说是去山东“清军”,人人都有兴奋的神色,山东兵马对朝廷向来是恭顺,这些年都听说山东的年景不错,去核准人数,对方肯定是要供着自己。 而且“清军”可是清点人数和发饷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地,这还是拿一年分地银钱去发饷,稍微克扣点,那可是了不得的大利。 林主事听得仔细,不过却缩在后面,这种事本来轮不到他去,其他人可是满脸地期盼,心想晚上回去,准备些精贵的礼物给尚书大人送去,看看能不能捞到这次的美差。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就在兵部衙门这边点将,指定去山东办这趟差事的人居然是兵部主事张若麒,那个在洪承畴军担任监军的官,也是松山大战的主要败因之一。 这兵部职方主事张若麒在松山大溃之后,不知道从那里上了一艘小船,在海上逃回了京师,陈新甲和这主事张若麒关系极为密切,这次出征松山,就是为了让这张若麒借着战功升官的。 张若麒临出发的时候得意洋洋的说自己回来就要被超拔做员外郎,那目无人的模样,让同僚们都是看不惯,这次灰头土脸的回来,多少人冷嘲热讽,都等着看这张若麒出丑,谁想到这次的肥差,居然又是落在这张若麒的身上。 这家伙到底和上面有什么勾结,捅了那么大的篓居然还有美差倒手,每个人心里都是暗骂,不过脸上却都是面无表情,兵部的两名侍郎更是老神在在,对陈新甲所说的一切都是不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一切和林主事没什么关系,他很漠然的看着听着,等到到了回家的时候,还是按照往日的规矩,和几名属下的小吏打过招呼,自己走回了南城的宅邸。 林主事的宅很小,许多京师的平民百姓都是住在这样的小宅院里面,林主事回到自己的屋待了一会,不多时又是走出屋,站在院里大声的咳嗽了几声,然后把手折起的纸通过院墙上的缝隙,塞到了隔壁的院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