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江山_第一章 离间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离间计 (第3/3页)

,但并不甘心失败,只是忌惮星月帝国舰队的强大,再加上帝国与博斯大陆的海上联盟,所以迟迟不敢下手。如今帝国发生了内乱,正是夺取亚美利加群岛的最佳时机,虽然北方的游牧民族跟星月帝国的军队激战了将近一年之久,但青龙、白虎两支舰队的战力却丝毫未损。奥玛大陆的联合舰队想击败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是能得到大成帝国皇帝巴特隆的支持,切断这两个舰队来自大陆西海岸的补给线,那战胜这两支舰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此外,奥玛大陆上的诸国也有政治上的考虑,他们经过一番分析决定应该把宝押在渐渐兴起的大成帝国身上。星月帝国现在积重难返,前途黯淡,不被看好。在押对的前提下,押得越早获得的利益越大,所以奥玛大陆上的阿克曼、泰隆索和弗勒纳尔三个国家联合派出密使来说服巴特隆。

    巴特隆对青龙、白虎两只舰队一直感到头痛,游牧民族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实在是不值一提,至于海战更是一窍不通,要想只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不肯屈服的青龙、白虎两支舰队,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根本办不到。可如果不能彻底消灭他们,大成帝国西海岸的港口和城市将永无宁日。所以巴特隆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当即就决定招见三国的密使。

    接着,在巴特隆的授意下,伏生作为代表与三国的密使进行了长达十个小时的谈判,双方经过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了如下协议:

    巴特隆答应派兵封锁西海岸,禁止沿岸的百姓向两只舰队提供任何补给,同时将亚美利加群岛完全割让给奥玛大陆的三国,还要开放云港等西海岸的三个港口城市作为自由贸易港,免除三国的各种关税,期限是五十年。而三国则答应说服奥玛大陆上的大大小小十五个国家,还有博斯大陆上的一部分小国承认中洲大陆上新兴的政权──大成帝国,尽快与新帝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和星月帝国断交。此外三国的密使还答应在半年之内,说服奥玛大陆贸易联盟向巴特隆提供一亿三千万两白银的低息贷款,用于战后重建。

    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巴特隆在筹划马邑决战的同时,也开始筹划建立新帝国的各项事务了。

    帝国历350年10月17日,在东都城,帝国军务院的秘密会议室里正在召开重要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总理军务大臣丁国昌、海军军务大臣魏元忠、虎贲大将军刘鹗、龙骧大将军姚克、羽林大将军吴曙天等将领。

    刘度一直在听这些大臣们陈述着自己对战争局势的看法,和他们殚精竭虑想出来的自以为高明的策略。刘度的神情有些让人捉摸不定,大家只知道皇帝在听,但是不是听进去了就没有人知道了。

    刘度的身后有一张巨大的帝国疆域图,这张疆域图有一大半都标满红色的箭头和各种表示战斗的交叉的刀剑。这是一张过时的地图,如今这些战斗都已不复存在,现在帝国境内很平静,但这是一种可怕的平静,在这平静的海平面上乌云正在翻滚,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巴特隆在石门关以西集结了十五个军团,将近五十万大军,他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准备冲出石门关,与帝国的主力军团在马邑进行决战。

    东都军务院早就做好了应战的准备。他们从四月份石门关失守之后就征召了数百万民工在马邑的南北两线修筑了规模庞大的防御工事。从空中往下看,在马邑城的南北两个方向呈链状分布了数十个独立的石堡,每个石堡之间又用坚固的石块和砖头砌成了长长的墙,乍一看就像串满一块块翡翠玉石的项链。在各个城堡和城墙后面帝国部署了五十万大军,其中有一半是帝国最精锐的虎贲和龙骧两军,另一半有马邑战区的三个军团,还有一部分从别的行省调来的地方部队。这道由五十万人驻守的坚固防线保护着东都城的西、南两个方向,敌人要想进犯东都,只有突破这条防线。这条防线最大的弊病就是太长,前后有二百来里,如何合理部署兵力才能固守住,并保证敌人无法有效突破,是摆在帝国诸位将军面前的一个难题。

    现在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将精锐军团布置在一线的石堡,敌人一旦攻过来,就全力固守,等待二线军团的增援。这种部署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充分发挥防御工事的作用,能有效延缓敌人的突破,弊病是敌人突破一点之后,增援的军团可能没有能力将敌人再打回防线以西,以确保整个防线不失。另一种就是将精锐军团布置在二线地区,而将普通的地方军团部署在一线的各个石堡附近,这样的好处是不怕敌人突破,甚至可以用优势兵力将突破防线的敌人围歼掉,弊病是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防御工事的作用。

    双方争论不休,相持不下,最终只好将问题摆在了皇帝陛下面前。

    刘度用威严的目光扫了大家一眼,猛地站起来大声说:“你们总是想着怎么防守,怎么防守,怎么就不想想怎么进攻呢?你们给我拿出一个方案来,不仅要打败敌人的进攻,还要拿下石门关!拿下西都城,将这群草原上来的狼赶回草原去!你们要是拿不出来,谁都不许离开这里!”

    刘度骂完,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

    在座的诸位将领都被皇帝的这番话骂傻了,都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再说话。

    也难怪刘度发脾气,他最近承受的压力非常大,他花了那么多银钱派了那么多人去搞的策反没有一个成功的。只有没花钱也没有派人去的西北的起义军闹得还比较大,那个叫伊普雷的将领比较让他满意,只可惜像这样的将领实在太少了。此外,石门关也是久攻不下,帝国的所谓正规军团的战斗力是什么样子,他现在心里终于清楚了。最让他生气的是军中上上下下,大都是一些平平庸庸唯唯诺诺的将领,他就没看见一个智勇双全敢闯敢干个性张扬的英雄冒出来。

    和平时期的用人理念总是要以稳重稳妥为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爬得比较快,那些胆大的,有奇思妙想,不按常理行事,又具有极强的冒险精神的人在和平时期是很难爬上高位的。

    若是不打仗,皇帝陛下也许会对他的将领很满意,因为他们能把他的军队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表面上的文章会做得非常漂亮。一打起仗来,这些人的平庸就无法再掩饰了,所以刘度越来越不满,可不满又能怎么样呢?除了用他们还能用谁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