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_三国人物介绍-魏(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国人物介绍-魏(中) (第10/12页)

邽,秋冬训练,春夏屯田。这些建议都被采纳,于是关中物资充实,对待蜀国的进攻也有应对。

    【239年】

    魏帝曹芳继位,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后来曹爽专权,李胜、何晏、邓飏等乱政,司马孚不管杂事,唯端正自己的行为避免被人陷害而已。

    【249年】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政变夺权,司马孚同司马师一起屯兵司马门,控制京师。曹爽一党被诛杀,司马孚因功进爵长社县侯,加侍中。后来,司马孚升任司空,又代替王凌为太尉。

    【253年】

    吴将诸葛恪征发二十万人伐魏,围攻新城。司马孚督诸军二十万防御,到达寿春,派毌丘俭、文钦等进攻。诸将想迅速出击,司马孚说:“进攻的一方,是要消耗大量人力才能成功的,暂且使用诈巧,不要与敌人力争。”故意滞留了一个多月才进军,此时吴军士卒疲劳,加之瘟疫流行,于是望风而退。

    【255年】

    蜀将姜维进攻陇右,雍州刺史王经战败,朝廷派遣司马孚镇守关中,统领诸军。不久,征西将军陈泰与安西将军邓艾进击姜维,姜维撤退。司马孚回到京师,转任太傅。

    【260年】

    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率宫人讨伐司马昭,于宫门处被杀。百官不敢奔赴,司马孚前往,枕尸痛哭,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正赶上太后下令以平民的礼节安葬曹髦(注:司马昭借太后之名称曹髦有不孝的举动,有罪不配为帝,以掩饰弑君之过),司马孚同群公上表,请求改以王礼安葬,得到批准。

    司马孚性格十分谨慎,司马懿执政之际,他就有意避免过多地参与权政,而后司马氏几次废立皇帝,他也未参与谋划。司马师、司马昭因司马孚是长辈,也不敢逼迫他,后来进封他为长乐公。

    【265年】

    西晋代魏,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司马孚前往拜辞,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自制,说:“臣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魏国之臣。”

    晋帝司马炎封司马孚为安平王,食邑40000户,进拜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设置官属。每次元会时,皇帝下令让司马孚乘车上殿,皇帝则降阶相迎。等到就坐后,皇帝亲自献酒祝寿,以家人之礼对待。皇帝每次下拜,司马孚都下跪来制止,皇帝又赐予他云母辇、青盖车。司马孚虽被如此尊宠,却不以为荣,常有忧色,临终遗令:“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

    【272年】司马孚去世。

    历史评价:

    《晋书》史臣曰:“安平风度宏邈,器宇高雅,内弘道义,外阐忠贞。洎高贵薨殂,则枕尸流恸;陈留就国,则拜辞陨涕。语曰‘疾风彰劲草’,献王其有焉。故能位班上列,享年眉寿,清徽至范,为晋宗英,子孙遵业,世笃其庆。”又赞曰:“安平立节,雅性贞亮。”

    人物之司马望

    字:子初

    时间:205——271(寿67)

    籍贯:同司马朗

    官职:大司马

    谥号:义阳成王

    战绩:多次抵抗蜀军的侵犯,抵抗吴军丁奉的进攻。

    家庭成员:父:司马孚

    历史年表:

    司马望,司马孚次子,过继给伯父司马朗。他性格宽厚有父亲的风范,在郡中仕官任上计吏,后举孝廉,被辟为司徒属官,又历任平阳太守、洛阳典农中郎将。

    【251年】司马望跟随伯父司马懿征讨王凌,因功被封为永安亭侯,后来又升任护军将军,改封安乐乡侯,加散骑常侍。

    魏帝曹髦喜欢有才能的人,司马望与裴秀、王沈、钟会一同被亲待,经常陪同饮宴。曹髦性急,裴秀等是内官,一招即至,而司马望是外官,于是特别赐给他追锋车一辆,配武贲五人。当时司马师、司马昭相继辅政,把握大权,政事不过问皇帝。司马孚被皇帝宠待,心不自安,又是请求外出任职,为征西将军,持节,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在任八年,威化明肃,多次抵挡蜀将姜维的进攻。后来,司马望又被征入朝,拜卫将军,领中领军,掌管禁兵,继而又加骠骑将军,开府,不久又代何曾为司徒。

    【265年】西晋代魏,司马望被封为义阳王,食邑10000户,给兵二千人。

    【267年】司马望进封为太尉。

    【268年】

    吴将施绩进攻江夏,边境sao动。晋国命司马望统中军步骑二万,出屯龙陂,为二方重镇,假节,加大都督诸军事。正赶上荆州刺史胡烈击败施绩,司马望于是班师回朝。不久,吴将丁奉又进攻芍陂,司马望又率诸军迎击,还未到丁奉已退,司马望被拜为大司马。孙皓又率众出兵寿春,晋国命司马望统中军二万,骑三千,据守淮北,不久孙皓撤退,晋军也停止进发。

    【271年】司马望去世。

    历史评价:

    司马望性格吝啬好敛财,死后家里金帛堆积如山,因此被当世人讥讽。

    人物之任峻

    字:伯达

    籍贯:河南中牟

    官职:都亭侯

    谥号:成侯

    家庭成员:子:任先、任览

    历史年表:

    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原曰:“为之奈何?”峻曰:“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原从其计,以峻为主簿。

    会太祖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原从太祖。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

    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衤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军国之饶,起於枣祗而成於峻。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为都亭侯,邑三百户,迁长水校尉。

    建安九年薨。

    历史评价:

    陈寿:①峻宽厚有度而见事理,每有所陈,太祖多善之。於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②任峻始兴义兵,以归太祖,辟土殖谷,仓庾盈溢,庸绩致矣。

    人物之张既

    字:德容

    时间:170---223(寿54)

    籍贯:雍州冯翊高陵(今陕西高陵)

    官职:凉州刺史西乡侯

    谥号:肃侯

    家庭成员:子:张缉

    历史评价: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年十六,为郡小吏。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袁尚拒太祖於黎阳,遣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幹及匈奴单于取平阳,发使西与关中诸将合从。司隶校尉锺繇遣既说将军马腾等,既为言利害,腾等从之。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太祖以既为议郎,参繇军事,使西徵诸将马腾等,皆引兵会击晟等,破之。斩琰、固首,幹奔荆州。封既武始亭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太祖将征荆州,而腾等分据关中。太祖复遣既喻腾等,令释部曲求还。腾已许之而更犹豫,既恐为变,乃移诸县促储偫,二千石郊迎。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反,既从太祖破超於华阴,西定关右。以既为京兆尹,招怀流民,兴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