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水世界_第二卷 觅地再起 第103章 农场的再次扩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 觅地再起 第103章 农场的再次扩张 (第2/2页)

余额地229%且全是历史遗留地贷款。平均收益率为584%。主要原因是宁强贷款地主要对象都是大型建设项目。平均期限较长。利息相对较高。去年一年。银行地毛收入大约为105。毛收益率达到了2333%。虽然银行地开支也很大。最终地净收益并不会很高。但是它能产生地辐射效应是不可估量地。而且随着银行业务地扩大。这种效应将随之放大李大山也会在更大地范围内拥有实质性地影响力。

    李大山把负责基础建设地李贺叫上。详细地给他们俩介绍了这次即将开展地建设工程括八鲤农场五栋宿舍楼、楼坪村及四个新加入地村子地集中安置点以及李大山承诺地儿童福利院整修工程。按照计划。楼坪村和罗平区地那个村子都集中在日新村旁边修建住房。而长风县地三个村子都在农场西面。还是靠近风力电站地地方修建住房。每个村子一条街方便管理。由于时间紧急。李大山也没有闲暇时间留给他们准备而是直接要求按照日新村地施工图纸开始村民住房地建设。以便早日开展这几个村地土地整理和风沙防治工作。日新村地施工图是当初长风县请草原市规划设计院精心设计地。而且参考了李大山地很多意见。日新村使用以来。各方面反映都很好。李大山就准备沿用这个施工图。

    有了图纸一平就开始采购物资,组织工人进场施工。这一块由李贺分管李大山也放心的去忙别的事情了。当前除了新房建设,最重要的还有土地整治工作。虽然村民还没有搬迁是李大山按照农场的实际需要,先期规划了农场周边所有十一万五千亩未治理土地的灌溉管道和防沙林带的位置。当地的老百姓看到农场已经在给他们修建新房里有了底,所以大家对李大山安排的管道施工和栽树人员非常欢迎,甚至还上前帮忙栽树、搬运东西。反正这段时间没法搞农业生产,大家闲着也是闲着。

    就在八鲤农场投入巨额资金大规模开展建设的同时,李大山也在和刘福等人商量日新村的问题。当初为了帮扶日新村的乡亲,李大山算是“无偿”的接收了他们村九千亩土地。但是现在其他村子的村民不仅可以在培训合格以后养殖滩羊或其他动物挣钱,而且还能享受土地分红,这样一比较,日新村的村民肯定会有些怨言。最后,经过多次协商,李大山和刘福达成这样一个共识——作为变相补偿,加之日新村村民已经达到了农场对员工的基本要求,福成公司将日新村120村民全部招聘为正式员工。

    他们的待遇前三个月按试用期1500计算,转正以后每月1800元加年终奖金,“三险一金”按国家有关政策办理。这个待遇比现在农场的正式员工要低些,但是日新村的村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欣喜若狂。因为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一个大公司的正式员工,而且退休以后还能在社保领到退休工资。至于工资比农场的大学生少点,他们也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本来别人的文化就比他们高。连天来,提着礼物到农场向场领导表示感谢的村民络绎不绝,李大山推都推不走。看到村民如此态度,李大山也只好安排办公室将礼物都收下,反正就是些吃的,弄到厨房做成菜,大家一起品尝。

    不过,日新村的村民还是不用马上到公司上班,而是改为在家里培训、辅导其他五个村子的村民。楼坪村等五个村庄一共有合格劳动力650人,分到120名村民头上差不多每人负责5人。在村民开展手把手的培训之前,李大山还是邀请牧业学校的老师对这650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上岗培训,之后就交给日新村的村民开展带班培训,教材则是当初唐柯组织整理的讲义和养殖大队的养殖经验总结。日新村的村民想到自己当初也像这些农民一样,两眼一抹黑,浑浑噩噩的听这些老师讲课,就一阵感慨。八鲤农场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将一群普普通通的农民培训教育成为了新型产业农民,这可以说是李大山不计成本、一意孤行的结果。当初看来没有多大必要,但是现在看来,这笔“学费”还是非常划算的。

    到了六月份的时候,在杨一平及其手下加班加点的努力下,两个安置点、共五个村子余户的新房就全部修好了。为了让他们能就近学习、培训,李大山要求各村立即搬入新房。而到此时,杨总接下的农场周边十一万五千亩土地的灌溉管道工程也已经铺设完毕,防沙林带也在逐步栽种、完善。有了灌能力,这些防沙林一定会全部存活。

    而杨一平他们则立即将人员和设备转向了拆迁村民旧房,平整土地等工作,下一步还将开始职工宿舍楼的建设和福利院的修补工程。由于这次加入农场的几个村的土地都不算十分贫瘠,加上现在有了全面覆盖的灌设备,土地平整完毕以后,李大山就再次联系了老朋友任总,在多达十一万五千亩的土地上全部播撒紫花子。由于人手有限,暂时由附近的村民看护。

    今年开春以来,八鲤农场可谓花钱如流水。光是给这么多土地安装灌备、防沙林建设和播种就用去了二亿多。而新村建设和周边绿化、水电路等配套又用去四千多万。短短三个月,近三亿元就从农场的账户中消失了。不过,现在草原市局势不稳,银行的大额贷款也已经停了,李大山多花些钱也是好事,总比放在银行强,毕竟吃的也是自己的利息。但是很快他就知道这个办法根本不能减少银行的存款总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