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策反 (第2/2页)
,有先天坐镇,别说是二十万匪军,便是再多十倍,也是无用。城中的兵士士气依然高涨,并不惧怕匪军数目之多。 唯有校尉李林一人,还在思考匪军午时扎寨的原因。 “李将军其实不用考虑许多。匪兵午时便安营扎寨,或只是想威慑于你,让你不战而逃,或是要吓得你举城纳降,此也并非没有可能。” 秦临见李林越想脸色越苦,出言提醒道。 校尉李林一愣,并不认同秦临这一说法,“小侯爷所想,只怕是太过简单,那些匪兵能胜了神机军,定然是有过人之处的。还是容末将再想想。” 呵呵一乐,秦临明白这李林校尉,并非是没有想到自己提出的可能,而是他把敌人估计的太厉害,所以才陷入僵局。 “事情就得是这般简单。击败神机军的是这批匪类,但强的并非是其行军布阵,而是人数,再加上朝廷的相助。现在神机军已除,主事的枪王弟子中郎将杨毅已经归了京师,而且善于使毒的那川门中人也已经被杀,这些匪类便只剩下人多而已。况且我们才来忻城不久,匪类尚不知晓这有吾人先天境界在此,自然会使出这个省力的法子,准备轻取忻城。”秦临顿了顿,看了一眼李林,接着说道:“若是无我这个先天在此,今日十万匪军来袭,这些城兵或许真的就逃了,降了。” “不会的!我手下将士,都是食秦府薪俸,绝不会临阵脱逃的。”校尉李林大声的反驳道。 秦临摇摇头,示意李林不用太过激动,“大军逼进,李将军可保自己不逃,可保手下将官不逃,能保普通兵士不逃吗?以千对十万,必败无疑,而且府中多日以来,眼看湖北四镇丢了其三,却无派兵来救,想必大家也早有怨言吧?”
自木镇兵败,前后都已经过去近一月,秦府只知募兵扩军,却放任匪军在湖北之地横行,底下的将士、百姓们,便是再怎么忠于秦府,也多少有些抱怨。 见秦临将话说明,李林也唯有点头承认,“大伙对于府中的盘算,的确是多有不解之处,但现在有小侯爷你亲来,才知道府中是想让小侯爷你以先天威力,护着湖北之地,方知府中苦心,怨言自然尽消。” “不,我来此,与府中无关。秦易将本就没把你们湖北四镇之人的性命放在心上,最起码是没有在意普通将士与百姓的性命。” 秦临见李林神色,明显是不相信自己所言,笑道:“你若不信,就仔细想想。忻城之内的木匠还剩下多少,手艺一般的不算在内,要技艺精湛,可带徒授艺的,这几日你可还能看见一个?昨天一早起来,我便去逛了逛城里,但凡是大师傅,不是重病在身,就是亲戚有事,出远门去了。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如此碰巧的事情,想必李将军也不会相信的吧。” 心中细细一想,李林当下便头皮发麻,事情竟然真如秦临所言一般,那些手艺绝佳的大师傅,最近都不在城中! “这....这,放任湖北四镇不理,府中有什么好处!怎会如此做呢!?”李林如此相问,心中便是已经信了三成。 秦临看了看天上,冷笑一声,解释道:“好处的确是不多,只是坐实朝廷御匪之名而已,但是坏处却也不多。从忻城中的动作来看,可以猜想除了木镇措不及防以外,句垣城以及宝山镇的上好工匠,肯定都已经退到了湖阳城。那么府中所损失的,只有湖北四镇和两三百万两的银子而已。湖北四镇都是地大城矮,生来便是易攻难守,打起战来无什么益处。而那些银子,就更无用处了,虽然是笔巨财,但是落在朝廷手里,与废物无异。以湖阳目前对朝廷的态度而言,便是金山银山都别想再从湖阳买去一石货物。这两种坏处,几乎都可以不计,况且还有个好处躲在暗处,你也没有瞧见。” “湖阳除了各处的寻常城兵以外,能动用的湖阳三军,神机军已毁,踏浪军需要扼守三江口,若要救湖北四镇之急,便要调用虎骑军。而以前虎骑军人员精简,虽个个都是百战之士,但也只有万余人而已。木镇一战,已经让府中认识到一点,只靠精兵是行不通的,所以必然要扩军,而在虎骑军扩军之前每伤亡一个老兵,最后可能就会少十个新兵,甚至更多。放弃湖北四镇,就是替虎骑军成型争取到了时间。以你们这些城兵,换一年之后,或者更快时间,半年之后的虎骑大军,李将军你说府中会怎么选择。” 秦临一条一条,将府中的盘算说出,而在他的猜想中,还有一条因为与自己此刻目的不合,所以按住没说。那便是在招向家兵马来后,虽然能轻易的将匪军驱赶回万山郡,但是这个易攻难守的四镇,就如同是个大磨盘,可以将向家与朝廷的兵马,一点点的在此磨掉。而府中所要付出的,仅仅是湖阳最不缺的粮草而已。 听完秦临之言,李林已经是信了,再看秦临的眼光,无了原先的恭敬,取而代之的则是愤怒。 “府中放弃了我们,那你来做什么!想看看我等小兵是如何死的!是如何在绝境中挣扎的!好让你的武道境界再上一层楼吗!!小侯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