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集 第二章 阁楼圭王 (第4/4页)
眼前这个满头沧桑白发的英俊男子,已不是当年挽着手与自己漫步花园的翩翩少年了。女性的直觉告诉她,眼前的人就像一根绷得太紧的弦,再稍加一点压力,他就要崩溃了。 她低下头,轻声说:“其实我来远东,就是想见见阿秀哥哥。现在见到了他,我也满足了。复国的事,我们再想想别的法子吧。” 谈判就此耽搁了下来。每日里,紫川宁和李清过上了悠闲而安逸地生活。紫川秀下令,要给远方而来的客人们以最好的享受。按照这个命令,林冰特意从内地请来了厨师为紫川宁准备饮食,找来了裁缝为她们制作衣裳,花费大量金钱为她们购置精美的生活用品,还为她们配备了周到的侍从和佣人。要知道,这时远东军从上到下生活都还十分简朴,紫川秀跟士兵吃一样的伙食。 为了不让客人们感觉寂寞,林冰、白川、明羽等高级军官常常过来拜访紫川宁,嘘寒问暖,十分关切。紫川秀在百忙的工作之余,特意抽出两个星期陪同她们到远东各地旅游,让她们饱览远东的风土人情,感受那片粗犷而充满活力气息地蛮荒土地。 卡丹也来拜访紫川宁。虽然两个女子身处敌国,但很奇妙地,在她们之间确实存在真挚的友情。八年前告别时,她们都以为一别之后今生就再无相聚之日,不料八年后又在瓦伦碰面。回忆起当年地点点滴滴,感受着久别重逢的喜悦。两人都不禁感慨世事无常,人生多变。 无微不至地照顾和温馨的关怀,故友重逢,虽然是流亡在外,但比起一路的颠沛流离,紫川宁和李清已经感觉好上不少了。因为知道勤王出兵无法勉强,她们也就安心在瓦伦呆下来,耐心的等候着机会了。 有些事不重要。但却往往能吸引住我们的注意,比方说报纸和媒体大多充斥着明星歌手的轶事婚恋之类的花边新闻;而那些重要的、意义重大地事件往往却是游离在人们视野之外的,并非我们不愿知道这些事,而是有人不希望我们知道。 七八六年的春天,紫川家当代总长紫川宁驾临瓦伦要塞,这件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但奇怪的是,这件事就像小石子掉进了池水里一般,没有引起丝毫的波澜。 当时。世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西南,紫川家的二十多万军队沿着郎沧江水陆并进,漆黑地战旗和船队覆盖了整个江面,曾经击败过百万魔族军的精兵悍将散发冲天的杀气。每天晚上,江面上的船队灯火延绵十几里。染得一方的天际亮如白昼。 三百年了,除了林枫时代,西南还不曾经历过这么大地战争场面。面对帝林咄咄逼人的大军,久已不经战火的河丘民众不免有点心下惴惴。河丘城风声鹤唳,一日数惊。 林氏以商立国,在河丘,商人是拥有很大发言权的。因为担心连绵不断地战事会影响商路往来,有身份的商家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施压,希望政府通过谈判与帝林交涉,和平解决领土争端。否则,战事一旦失控。战火蔓延到河丘来的话,对富饶肥沃的林家将打击巨大。 林氏家族在河丘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有着完全的把握。 “强大的林家军队有能力击退任何来犯之敌,保卫我们的国土和人民!”文质彬彬地参谋总长林文中将很有把握的话告诉记者们,帝林的军队会很快被击溃,然后灭亡。 “大家可以照常生活和工作,不必有任何担心。”林文坚定的保证说,于是大家都很放心。除了他自己——他担心得直哆嗦。 事态的发展超出林家参谋部的计划了。如今林家已是骑虎难下。 开始时,林家只是想趁着紫川家内乱的机会占领西南。帝林的处境非常艰难。在东边有紫川秀,西北有明辉和流风霜,四面强敌窥视,又是谋逆起家,根基不稳,人心不服。预料中,面对林家占领西南地事实,四面树敌地帝林是不敢开打的,只能通过外交来跟林家讨价还价,然后林家再归还帝林一两个行省再赞助他点军费,算是给他点面子——没错,很多时候国家之间地交涉跟黑社会谈判也真没什么两样。那时帝林只能吃个哑巴亏,默认林家占领的事实了。 但谁都没想到,监察厅政权的反应会如此激烈。帝林第一时间发表了措辞激烈的声明,要求林家立即退出,否则一切后果自己负责。林家当然不会就这样退出——就算出来混的黑帮也要讲面子的,被帝林这么空话白话吓退了,以后林家还怎么混?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就让他们目瞪口呆了:帝林二话不说,开打!远东的紫川秀态度暧昧,明辉一副恨天下不乱的架势在旁边怂恿:“帝林,上!我们支持你!” “疯狗,帝林真是条疯狗!”林氏的长老们痛骂:“连脚都没立稳的叛逆就想跟我们林家斗,他不要命了吗?” 帝林不按常理出手,让林氏家族进退维艰。他们想占领西南,但并不想与帝林拼命,但帝林疯狗般扑上来,整个大陆都在盯着了,林家也无法后退。 故事里常常有这样的情节,小孩被绑架了,绑匪勒索巨额赎金,警察们束手无策,上头往往会下这样的指示:“第一要绝对保证人质的安全;第二绝对不能答应绑匪的要求!”——至于怎么办到,那就不关他的事了。随着帝林的大军越逼越近,很显然河丘长老会从中得到了灵感,发布军令:“第一不能折损了林家的实力;第二不能有损林家的国威。” 这时,在前线负责指挥的是军务长老林康,他承受着最重的压力。从上而下,从长老会一直到河丘的普通民众,现在都在盯着他。接到这个军令,林康左右为难,冥思苦想三天三夜,终于寻得绝妙对策:“不野战,不退兵,集兵死守,拖死帝林!”——不跟帝林打会战,兵力就不会损失;不退兵,那林家的面子也就保住了。 为了避免落单的军队被帝林逐个击破,林氏家族二十多万入侵兵马从西南各地调回,然后统统被集结到了旦雅城。在这里,林家政府驻扎重兵,建立旦雅大营。 选择旦雅作为立营据点,这也是有考虑的。因为旦雅距离林家本土只有几个小时的路程,粮草和补给供应都容易。为什么不干脆撤回林家境内呢?这个就是出于政治考虑了,只要林家军队还赖在紫川家领土上,那战争就不算结束,也不能算是林家害怕了帝林。 林康打定主意死守不出了。林家的弓箭部队天下闻名,守备能力最为强悍。他不相信,面对二十多万林家军队坚守的旦雅大营,帝林还能有什么办法——有的话,他就不是帝林了,他该改名叫帝林左加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