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中 (第1/2页)
第二日一早,起身鼓还没打,蔡中人就已经装备整齐地来敲三元屋子的门了。 自从三元投靠蔡庆丰堂以来,老中头欢喜极了,真把他当作亲儿子看待。为了让他恢复身体,把单间让出来给三元一个人居住,他自己则去外面与单身家仆们一同睡通铺。 虽然老中是极其喜爱面子之人,不过通铺毕竟热闹,喝酒斗牌赌钱成天不落空,他也就再没打算搬回来住了。自从有了三元这个干儿子,他老觉得是自己的好运气开始来了,说话声量也比别人大,喜欢指指点点地装长辈了。 三元今天起床也特别早,早就收拾停当,知道要替官府去收秋粮,他也是乐意下去跑跑,摸摸齐安县的风土人情,何况昨夜刚把灵璧禁区的麻烦事情给解决了,现在的三元精神的很,心中全无负担,极想趁这秋高气爽的天气,到处走走呢。 老中刚抬手敲门,门就应声开了,三元也是正巧要出门去找他干爹,两人差点没碰个满头,对视笑起来,蔡中人问道,“昨日听高县令说要你办事,办好了吗?” 三元点点头,“嗯,已经没事了。今天就跟干爹收粮去!” “嚯嚯,”老中一脸的骄傲,“真是能干,你也不用太着急,虽然收粮只有三天的期限,不过好在前几****才下乡去摸过一遍今年的收成,应该没有问题的。筹一万石粮食对风调雨顺的白杨镇来说,不算难事。” 三元谄笑着应道,“爹是行家,爹说没问题就一定没问题了,这些事情我完全都不懂,我跟着爹去学学生意经,帮腔打眼的事情,我会做的。” 蔡中人听他一口一声爹的叫,乐的眉开眼笑,“哈哈,好孩子,带你去开开眼。不过说到底官家的事情马虎不得,万一有个刮风下雨耽误个一两天对我们来说是小事,对官老爷们来说就是大事了,到时候一层层压下来,吃不了兜着走的还是我们具体办事的人。所以我想今天我们早点上路,先去跑几个产粮大户,只要把大头都捏住了,零数就好凑了。” 三元伸手把蔡中人肩上的褡裢扒过来,往自己肩上一提,“那就走吧,路上爹再给我详细说说。” 二人一同从院子里转出来,自角门口接过小六牵来的两头精壮驴子做脚力,老中伸手摸摸自己那头驴子的脑袋,“你看,你还认得这位小哥吗?七天前,就是你把这位小哥从河边泥滩上给驮回来的,如今他可是换了一个人似的了,哈哈,是我老中的干儿子了,漂亮吧?” 三元心里觉得挺乐的,这老头跟驴子说话呢,“它能听懂你说话吗?” “能,怎么不能?”老中把眉毛一竖,“这畜生通灵性的很呢,若不是那天他在河边,就是我把你从泥巴堆里扒出来地方,突然就不走了,原地打转转,然后把我摔下来摔了个狗啃泥,我怎么可能在那鬼地方停留呢?那就不可能发现你了。所以啊,要说这个老小子,还真是你的救命恩人呢。” 三元摸了摸那驴子的脊背,驴子鼻子里“噗、噗”喷了两口热气,抬头一声嗷叫,嘴唇皮抖的好似拨浪鼓一般,看来和老中一样得瑟呢。 这时天色还早的很,父子两人各骑了一头驴子就上路了。路上老中向三元介绍蔡家在白杨镇及附近一些地方的生意,农户们的依属关系,往常收粮的规矩等等。三元认真的听,不住点头,暗暗把蔡中人所说的各种细节都牢记在心中。 他要在蔡庆丰堂呆上一段日子呢,天罡师告诉过他,三魂界修炼期间,白杨镇是最适合他栖身的地方,所以自己在蔡家的地位自然也十分的重要。那蔡家是经商的殷实人家,蔡老爷最大的生意就是米粮生意了,米粮是天下太平的根本,三元不论是从公还是从私的角度,都觉得多了解米商们的运作规律和生意情态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蔡庆丰堂生意做的极大,在四乡八里都相当的有名,庆丰堂是著名的米号,好多县镇里都开了分号,每年庆丰堂的采购量和定价,都会是其他米号参照的行业标准。 特别是到了秋收前一个月左右的时候,蔡镇夷老爷便会派有经验的伙计下乡,当类似观察员的角色,了解各处农庄的收成情况,考察稻米质量,协商收购价格。那日蔡中人从西苏河边救回章三元,就是考察各地农庄收成正好回程,所以他对今年各地的大致产量、稻谷优劣、收成预期等情况这时其实早就了然在胸了。 一般庆丰堂的收购价格会略高于官方的收购价格,而且因为他们出动的早,所以别的小规模的米号也会参考他们的价格拟定自己的收购价。这次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