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控_第二百零二章 扶风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二章 扶风堂 (第2/2页)

  不过再往右看,他就知道原因了。那宽整的田埂与坟地前的祠堂是相邻的,祠堂就建在从小邱庄到坟地的必经之路上。荣根之所以向左拐,故意饶开大路从小路岔道上走,呵呵,估计就是为了让三元不要走近祠堂,不想他从祠堂的门口经过。

    这可真是此地无银之举了,就算三元之前并没有产生多大的疑虑,现在也不得不对邱氏的这所祠堂充满了好奇之心啊。现在么,他没什么借口摆脱这些通行的伙伴,暂且跟他们回庄子去瞧瞧清爷那里进展如何。

    一路走着,三元禁不住就偷偷凝起重瞳去看那祠堂,祠堂修建在田埂边上,前门倒正好是对着三元现在所处的方向的。正好能看到这祠堂的堂号,大匾额上写着“扶风堂”三个字,下有一幅四字对联:系承姜尚;源出扶风。

    三元饱读诗书啊,知道这联的典故是指典指齐太公姜尚受封于营丘,有一支子孙以地名为姓,是为丘姓,史称丘姓正宗。后来天下崇尚儒学,为了避孔子的名讳,所以后世皇帝颁圣旨改天下“丘”姓为“邱”姓。所以这祠堂堂号立为扶风堂,显然是小邱庄的子孙希望说明自己这一支邱姓乃是姜太公的后代,是丘姓正宗。

    那廊柱上又有一对长联,上联是:系出太公,一脉精神崇礼德;下联是:功齐夫子,两书内外著春秋。上联说的还是姜太公的典故,下联则是典指左丘明。

    左丘明他并不姓左,这个恐怕好多人都搞不清楚,他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明天启年间版本《左传精舍志》上有自姜太公至左丘明及左丘明之下六十余代谱系,得知左丘明系出姜姓,为姜太公二十一代孙,查其来龙去脉,原来太公平乱有功被封为齐王于营丘,太公支孙姜印为纪念齐都营丘,择丘为姓,成为后代丘(邱)姓的始祖。

    左丘明的高祖曾祖和祖父在楚国均为左史,父亲避楚乱归齐途中又适鲁为左史。因世代为左史官,故人们便以左氏代称,所以丘明才被称为左丘明。左丘明从小勤学好问,在其祖父精心辅导下,博览群书,过目不忘,深造自得,久而入妙。长大成人时,已才华出众,风华正茂。当其父因病告老还乡之后,左丘明便继任了父亲的左史官,编修国史,尽职尽责,锋发韵流,文从字顺。

    他尊重历史,广辑史料,针砭时弊,秉笔直书,呕心沥血。双目失明后,仍锲而不舍,全凭口述,由子侄等笔录、再由其子补充,最终篆辑成惊世名著《左传》、《国语》。

    《左传》、《国语》问世后,一鸣惊人。从此,名满天下,倍受崇拜,孔子与之同好恶,司马迁称其为君子,历代帝王对左丘明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明封先儒、先贤等等。

    这小邱庄的邱姓一脉,就祠堂一副对联已经显露出源头,竟然是姜尚的后人,左丘明的子孙。今天晚上,三元又多了一件事情干了,子夜时分他要来夜访祠堂,看看他们究竟是如何进行这祭祀祖先的仪式的。

    为什么说是又多了一件事情?还有一件事情,估计大家都快忘记了吧。三元可没有忘,宝根的母亲,不是回家去了么,一定是找对门那个什么怪人求救儿子性命的办法去的。那里也是三元今晚必须要走一趟的地方,那座荒宅的房门为何会在梦中打开?那宅中之人对宝根母子媳妇说了些什么话?这梦中的景象,三元认为必然是一条引诱他去解开的线索。

    所以现在,三元的计划是这样的,首先回小会堂,看看清爷怎么能从这些绿浆中得到蛇毒的解药;然后去拜访荒宅,如果那怪人真的知道些什么隐情,他们同是外姓之人,或许更加容易沟通;最后么,就是偷偷前往祠堂观摩邱氏祭祀之礼了。

    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真的一件件麻烦事情迎刃而解,他希望明天太阳升起之时,就可以正式开割收粮。如果今晚能够把这一连串的麻烦全都解决了,那三日的期限说不定还是有机会不被耽误的。这不才是期限的第一天么。

    不过七大爷说过,祭祀之礼要连行三天,这就比较麻烦了,不能加速进行吗?算了,先不考虑那么多,事情总要一件一件办。三元现在觉得,这个小邱庄,真的一点都不简单,有很多事情,不是说一句上天庇佑就能解释得了的。小邱庄不惧天灾的连年丰收,祭祀宗祠的秋收规矩,地窖下的神秘通道,宝根等人所受的蛇毒,那个至今没有显身的怪人……一件件事情都足以说明,一定有一个惊天的大秘密在小邱庄这一方土地下掩藏着,被这一代代的邱姓子孙保护在自己的脚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