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控_第三百零六章 史料未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六章 史料未及 (第2/2页)

这些经典著作终于免遭了一场劫难,完整地保存下来了。西汉景帝三年,皇帝刘启将其子刘馀从淮南迁到了曲阜,封为鲁王,史称鲁恭王。鲁王好治宫室,据说他在扩建宫室拆除原孔子故宅时,忽闻天上有丝竹金石之声,六律五音之美,结果从墙壁里发现了数十篇经书。不过这些经典与当时民间所保存的却有所不同,它不是用隶书书写的,而是用蝌蚪文写成的。于是人们便把这些经书称之为"孔壁古文",把这一传奇事件称为"鲁壁藏书"。

    三元心中正这样想呢,却听钟馗在一旁说道,"这是莫高窟的藏经洞,这位死者一定是藏经的僧人,他不知道,他所珍藏起的这些经书,直到今rì尚没有被人发现呢。宋初西夏人占领敦煌之前,千佛洞下寺的僧人为躲避战**,临走前便把经卷、佛像、杂书等藏入这洞内封闭,我是看着他们做这一切的。他们想待战**过后再回来启用。谁知这僧人一去不返,杳无音讯,此洞便成为无人知晓的秘密。原来他竟已客死异乡,致死仍在挂念藏入洞窟中的经卷。唉,要这些经卷重建天rì,还得等数百年的光yīn呢。"

    钟馗师所言,三元不知道所指是什么,因为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开启,那是将来好几百年外国列强入侵中华之后的事情了。三元听他这言,似有所指,虽然心中也十分好奇,不过这个时候,他更好奇的,是他的魂石是否能够激起第三层涟漪。若能够做到,那钟馗师真的是要为刚才自己所说的那些话自抽耳光了呀。

    魂石再次跳跃了起来,三元的心中,激动极了。这实在是太让人兴奋了,魂石真的第二次跳起,第三次冲击向冥河,一层涟漪划开的同时,三元心里真实舒爽到不行,钟馗师,六百年修为,原来不仅是纯元不如人,连打水漂练魂石,都落于三元之后了呀。

    这次的画面,相当的诡异,竟然是一个水底,三元所见,是从水中所看到的天空,那若天际的一侧,浮现出一张模糊的人脸来,三元心头一紧,这是被沉下水的人,从水里往上方所见,这出现在一侧的人脸,必然是加害之人啊。看来这一时激起的,必定是一段冤案了。

    一侧的人脸,是个宫装的女子,听钟馗师突然发出一声疾呼来,"哇呀!原来是这样!原来他当时真的是被沉入了河中,已经死了。那世间所传,就必然是谎言了,八贤王,你好歹毒的心肠!原来寇珠真的淹死了太子!"

    只这寥寥数语,三元已经知道钟馗所言是哪一段历史了。狸猫换太子!

    那是宋真宗第一个皇后死后的事情。当时,刘妃和李妃都怀了孕,很显然,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立为正宫。刘妃久怀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于是与宫中总管都堂郭槐定计,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时由于血晕而人事不知之机,将一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

    刘妃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于心不忍,暗中将太子交付宦官陈琳,陈琳将太子装在提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真宗看到被剥了皮的狸猫,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乃将其贬入冷宫。不久,刘妃临产,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刘妃也被册立为皇后。谁知六年后,刘后之子病夭。真宗再无子嗣,就将其皇兄八贤王之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

    一rì,太子在冷宫与生母李妃见了面,母子天xìng,两人都面带泪痕。刘后得知后,拷问寇珠,寇珠触阶而死。因此,刘后在真宗面前进谗言,真宗下旨将李妃赐死。小太监余忠情愿替李妃殉难,放出李妃。另一太监秦凤将李妃接出,送往陈州,秦凤也**而死。

    李妃在陈州无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窑、靠乞食为生。幸亏包拯在陈州放粮,得知真情,与李妃假认作母子,将李妃带回开封。此时,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并道出了真相。

    历史所言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是这样版本的,但是刚才那涟漪荡漾,所见,是小太子临死的怨念啊,可以真切见到,寇珠的确将他沉入了荷花池,那么李妃所生的儿子,就是真的已经死了,那当时的四帝仁宗又是何人?

    三元一瞬间就明白了,这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涉案最关键的人物之一,是八贤王!八贤王,何许人也?读宋初小说,都会发现一位位极人臣又极端正义的八贤王,似乎连皇DìDū要礼让他三分,但同时,他又没有没有什么正规的政治头衔,就是个闲王而已。

    八贤王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按理他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但是因为赵匡胤打天下的时候,与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有一个约定,等拿下天下之后,兄弟俩要轮流当皇帝,谁都不占谁的便宜。所以当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为了兑现诺言,就做出了古代君王很少会做的一个决定,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儿子赵德芳。

    赵匡胤死后,与他一起打天下的赵光义当了皇帝,史称宋太宗。虽然赵光义当了皇帝,但是他与兄长有一个约定,那就是在他百年之后,要把皇位传给兄长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然后赵德芳死后,才能论到赵光义的儿子。

    但是赵光义却没有遵守与兄长的约定,他跳过了赵德芳,直接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也就是《七侠五义》中所说的三帝真宗,而本应该继太宗之后得到皇位的太祖之子赵德芳,就被封为了八贤王,让他做一个太平王爷,位极人臣,但却剥夺了他原本应该继承的皇权。

    但是真宗非常悲催地无后,一辈子没存活下来一个儿子,真宗选继承人的时候就不得不挑选了八贤王赵德芳的儿子,过继过来当作了自己的儿子,这就是狸猫换太子故事里的那位四帝仁宗。看上去,四帝仁宗就有了皇位的合理继承权,因为他实际是三帝真宗的儿子,而不是八贤王的儿子,这是故事里说的宋初的那些帝王家事。。

    如果钟馗此刻所言是真,那整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是四帝仁宗编造出来愚弄世人的把戏了。事实上,三帝真宗与李妃所生的那个儿子,是真的被刘妃用狸猫换下,被蔻珠沉到荷花池底淹死了,而继承了真宗江山的仁宗,真的是八贤王赵德芳的儿子,所以大宋的龙脉经过宋初的波折,实际又回到了太祖赵匡胤一脉之上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呵呵,这样关乎家国社稷的大事,如今在三元与钟馗的眼中,不过是冥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已啊。那涟漪稍纵即逝,魂石居然再次跳起!三元见那魂石跳起,激动的程度可远甚于知道四帝仁宗是赵德芳的亲子。若是那魂石再打出一个涟漪来,三元可就真的战平了钟馗了呀,那可就是第四层涟漪了,刚才钟馗掷出的魂石,不过也就打出四层而已。

    钟馗说下大话,说三元能打出二层,他就服输,眼见得如今三元不仅是打出了二层,还二而三,三而四,直逼钟馗六百年的修为,直抽这老鬼一记响亮的耳光!嚯嚯,若这金光灿灿的魂石,真的跳了地四下,扑出第四层涟漪来,三元可是要开心死了,他早忘记什么松江杀惜、鲁壁藏书、狸猫换太子,这历史长河中的朵朵奇葩、荡荡涟漪,都没有三元即刻要完成的第四次魂石与冥河的撞击来得激动人心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