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婚事 (第2/2页)
,对方父母不过是看自己才一个大头兵而已,是想要看看自己能不能升个伍长什么的才会答应。年轻游骑兵在心里哼了一声:还差三个人头,就够升迁了,到时候我也是香饽饽了,看你们还狗眼看人低。不过他倒不是讨厌那女子,模样什么的并不是很好看,只是很端正,说话也好听,让人舒服。 下次见到她,一定不会脸红了。年轻游骑兵心里这样想着。 马校尉随后简单的洗了洗,队伍便重新出发了,过了国界,经由河间,两天后回到了沧州大营。 在将情报上交之后,得了些赏钱,游骑兵们便开始了一些照例的挥霍,逛窑子,逛赌坊,胡吃海喝,快活一阵子。同时也不往往战死的袍泽家里捎去一些钱物。 在几天后,马校尉便与众人说要走了,于是几名伍长队长推掉了应酬,就在军营里,大家伙凑钱让伙房做了顿好的,当晚给马校尉送别。 年轻的游骑兵在席间偷偷抹眼泪被队长发现了,还被当众揪了出来,让全队的人都奚落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马校尉开口,众人才放过了无地自容的年轻游骑兵。 这晚上,几乎所有人都喝醉了。 游骑兵的待遇本来就高,在休整期间,除了有全军的禁酒令,是不缺乏酒水供应的,不过多喝了的部分就得自己掏钱。 第二天,所有人还在呼呼大睡,马校尉只穿着内衬靴子,带了一把刀,悄悄的出门了。 辛将军把他带到一座大帐前,说道:“小将军,大将军在里面等你。” 马校尉点了点头,早已不复昨天的平易近人。 “父亲。” 马校尉进了大帐说道。 大帐中主座前站了一个人,听见掀账声便回过了身,高大的身躯,配上一副丑陋的面孔,点了点头。 此人正是坐镇大晋北方的柱国大将军司马弼。 那这个年轻的马校尉,自然就是司马弼的第二子司马檀了。 “收拾一下,明天就回去吧,好歹说了们亲事,还是你以前见过的。这次回去听你大伯的,把该办的,能办的,都办了。你不小了,有些事情,要知道自己去做。” 司马檀说了声是,然后便在司马弼亲兵的带领下回到了大将军府。好好洗漱了一番,刮去了胡子,束了发,戴了冠,穿上了长衫,扣上了玉带,竟然是一名相当俊朗的美少年。 若是谢神策见到司马家父子二人的相貌,肯定是会怀疑司马弼是不是被老婆戴了绿帽子。 第二天司马檀便轻装简行,只带了十余亲兵便踏上了回京之路。 凭借北方军的文书,一路上畅通无阻,二十天后,便回到了晋都。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了。 在晋都城外,一辆马车安静的在官道上等待。 “老爷,二公子今天可不一定赶得回来啊。”一名驾车的老仆说道。 车中的人笑了笑,“我知那侄儿性子,他必然是今天到的,再等一等,无妨的。” 老仆不再说话,主仆二人便在官道上静静的等了。 这马车中的人,便是司马瑜了。 果然在两刻钟后,官道上出现了一阵烟尘,十余名骑兵向着这边奔来。 那队骑兵很快的来到了这辆马车前,为首一骑上前来,司马瑜从车上下来,看着眼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说道:“回家吧。” 司马檀下马,将缰绳丢给老仆,走到马车上,坐到车夫的位子上,说道:“侄儿来为大伯驾车。” 司马瑜抚恤笑道:“如此甚好。” 在晚上,司马檀的大哥,司马槿与三弟司马杉也回来了。于是一家人便做了个晚宴为司马檀接风。 在晚宴上,司马瑜不时地问起司马檀在边疆的种种,司马檀一一回答,时不时的还穿插着一些趣闻,饭桌上气氛甚是融洽。 之后,司马瑜与三兄弟来到了书房。 司马瑜说道:“此次子越回来,还是为了亲事,这门亲事,是几个月前便商量好了的,回头你们三兄弟可找个时间,到威侯府坐坐,拜见一下老太傅,尽到晚辈的责任。” 司马槿说道:“侄儿已经备好了礼单,稍后拿过来与伯父过目,看看可有什么是要增减的。” 司马瑜点了点头,然后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司马槿与司马杉便出去了。 此时书房中只有司马瑜与司马檀。 司马瑜说道:“关于这么亲事,你有什么看法” 司马檀说道:“侄儿全凭伯父做主。” “我问的是你的看法,莫要敷衍” 这算得上是严厉的措辞了。 司马檀低下了头,说道:“侄儿,是愿意的,然而这门亲事,侄儿以为,不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