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机构改革 (第2/2页)
为了收拢人心,基本上是来投奔的人,就给封个官。可见当时海上******是多么的可怜。
赵昺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众官员,也免了许多的仪程,直接走到主席台前大桌子后,对着那个固定在桌子上的大铜皮喇叭,大声说道:
“朕行在海南岛后,就我大宋中兴的问题,曾制定了几个阶段战略步骤。大家也都知道,第一步是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各位臣工也都看到了,这一步现在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是反攻大陆,占领闽广地区,建立稳固的北伐桥头堡。第三步划江而治,恢复我朝南渡后的江山故古。第四步进驻黄河,复我故都,挺进中原。第五步就是收复幽云十六州,驱逐鞑虏,直抵长城。第六步嘛,那就是朕的理想,北进瀚海,牧马草原。当然了,只要各位臣工与朕共勉。”赵昺回头一指背后的世界大地图,“马踏天下,五洲同化。”
台下坐的一千多号人,顿时蜂声四起,一片嗡嗡。
赵昺拍了一下桌子,让下面的人安静下来,接着说道:“而今蒙元内乱已起,西北海都叛乱,伯颜已被紧紧拴在和林;东北乃颜呼应,忽秘烈无将可用,要亲征辽东。蒙元北方已乱,而咱是趁他病,要他命。这是上天给在宋的良好机会呀,我们要利用这一良机,趁蒙元精力有限,无暇南方,而海上又无力可施之时,挥军北进,实现第二步战略计划,攻占闽广地区。”
赵昺看看下面各人的表情,有兴奋的,也有担心的,但更多的是目瞪口呆。因为这里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赵昺的什么战略计划,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只是觉得不可思议。
赵昺可管下面的反应如何,接着又点了一炮:“朕看在座,我宋一朝,小小海南岛就有这许多臣工,可谓是人才济济呀。不过,不要紧。人多怕什么?咱们马上就可以拿下更多的地方,到时,在座的各位都会到各地去上任,各有其职,各得其所。”
大家听了,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是官家夸赞大家?还是讥讽大家僧多庙小,拿钱的多,干活的少?一时,大家都不作声,低着头不说话。
赵昺稍缓一下,又放了一个更大的炮:“但我大宋现在朝廷堂混乱,六部和新增部门职能重叠的有许多,各部门之间扯皮推委的事也很多。为了将来北伐复土,这样的工作效率朕可不满意。”下面的各位都心里嘀咕,还说部门职能重叠,还是你有事没事就新增个新衙门,新增个官员,现在还好意思说这些话。
但赵昺的炮还没点响呢,不等各位腹诽完毕,就把炮扔了出去:“所以,朕决定,我大宋为了更好适应将来恢复故土的有利发展,从今天起,朕要重新整合朝廷,改革机构,让我大样的政府机构,能更好的这社会服务,更好的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军队的作战。现在朕宣布一下朝廷改革方案及人员安排。”
赵昺拿出一本小书,向着何公公一召手,等何公公登上台来,站在桌子边上,赵昺把书往他的手里一塞,大声说道:“何公公,替朕宣召。”
下面的人一听,这就要读圣旨了,赶紧站起来,有些低级管员竟我赶紧跪了下来,惹得周围的人也要跟着往下跪。
赵昺赶紧挥挥手:“众臣工平身。朕早已下旨,除了朝堂重大礼仪性或祀典礼仪之时,平时是免跪拜礼的。难道大家要违旨抗令吗?”
吓得地些个想跪的赶紧站直了身子,那些跪下的也立即跳了起来,装着一副什么事也没发生的样子,一副刚才的事不是我干的。
何公公虽说年龄大点,嗓音尖点,可是平时也常宣旨,还算是轻车熟路,对于宣读圣旨,大着嗓门喊完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但当他打开这本小书时,一下傻了眼。这上面密密码码写满了字,他顺手翻一下,看来没有两万,也有一万多。这小官家今天怎么了?平时懒得写字,就是有什么事,也得自己代笔。但今天这书看起来,绝对是官家的笔迹,而且一写就写了这么多。官家是什么时候变得喜欢亲自写这么长的文章了?
但他没有办法,只好苦了脸,开始读赵昺的大作。
其实,赵昺在前面开头,也就是解释了一下这次改革机构的环境和原因,也强调了一下改革机构的目的、意义。当然,前言部分还有一些纲领性的内容,相当于后世的《宪法》类型,是整个改革机构的纲领,同时说明执行过程的法律依据和权力的部分限制。
然后第二部分才是改革后的机构名称与职能、权力。
最后一部分纯粹是废话,也就是一些口号为型的东西,再加上对大家的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