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广东战略 (第2/2页)
了一旦登上大陆后,就把这些人直接派过去从事最基层的工作。只有把基层抓牢实了,上面的工作才好做。 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交由马南宝建设自己的根据地,执行自己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这就是一个试验田,一旦成功,将来就是各地政事依据的蓝本。 而福建较为复杂,除了那些高层将领们本身就出身士族,有着强大的家族势力和财力外,还涉及到一个少数民族的问题。而福建的许多地方势力,又都是跟随赵昺南钓海南岛的功臣。这帮子人很不容易直接连根拔起的,只能慢慢用政策去消化掉,直到他们被以后的政策所分化瓦解,变成一个个不太注目,也没有多大影响力的家族。 而马南宝虽说也是当地的旺族,但他由于蒙元的侵占而丧尽了家财,族人了被蒙古人杀的差不多了。再加上马南宝对赵昺很忠诚,愿意做赵昺的枪手去替他做这些事情。所以,马南宝在广东局部地区,土地政策做的很成功。现在广东以海丰为中心,东西方向发展起来的根据地,农民得到了土地,生活有所提高,同时,为了保护自己得到的土地,从参军的意愿和战斗的精神,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些农民虽说没有文化,但他们知道,自己赖以维持生活的土地一旦再被抢走,自己势必又会回到过去忍饥挨饿的地步。所以,这里的民众基础格外的好,而对于赵昺的土地政策也非常地拥戴。而马南宝的迅速壮大,和根据地的绝对稳固,也正是土地革命的功劳。 可赵昺还是有些担心地方宗族势力的复起。中国古代的宗族势力非常的顽固,除了“家”这个慨念深入人心之外,还有同宗共同对抗外族的一种习惯,再加上什么“四世同堂”等等的习俗,宗族势力旧的走了,新的也会很快能产生。于是,赵昺立下个政策,那就是以土地限制家庭的壮大。规定一家不准四世同堂,一家除了留一子养老送终可以和父母组成一个家庭外,其余儿女成家后就必须分户自立。只有这样,才能按户分到土地。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资源,农民不得不一改过去聚家而住的习惯,都积极地自立成户。这样,就形成了许多的小户人家,各自发展,失去了大家族的自然形成。而且,他还要求在分房分地的同时,不能把分离开来的原家族成员放到过于靠近的地方独立成户,避免族人集聚在一起,形成族人势力集团。这样,小“家”概念逐渐形成后,大“国”的概念就可以强化形成了。只要大家都有了“国家”这个概念,为保卫自己的国家的民族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保家卫国”才能成为自觉的一种理想。
总之,这土地革命可是后世初期毛太祖壮大力量,发动农民,得到基层百姓的拥护,最后取得胜利的关键。而赵昺却是为了推翻旧的地方豪强势力,可并不想领导着农民推翻自己的统治,而是为自己将来更好的强化政府对基层的领导和管理,为自己能更有力地统治全国打下基础。 王道夫在陆丰登陆的同时,南海舰队的另一部分抵达后世的香港岛,占领了维多利亚海湾。这可是后世世界三大深水良港之一,以后就要作为南海舰队的一个驻守地了,王道夫当然要格外用心点。 同一时间,琼崖山地师的两个师也渡海登上雷州半岛。反攻大陆的战斗开始了。 马南宝首先命令郭逢贵、郭廷贵两人带领下属部队沿韩江上行,攻占梅州。自己亲领广东挺进师西进攻打惠州,和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一部合击广州。 广东宣慰使页特密实上次进剿郭逢贵时,就被马南宝打败过。这次听说马南宝进攻惠州,已经知道自己这次要碰硬钉子了。然而他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迎战,惠州已被马南宝占领,而自己的身后海军陆战队一师已经向广州进发了。 却说雷州半岛现在已由史格交给自己的手下格里豪驻守,而自己已从参知政事、行广南西道宣慰使位置上,升任湖广行省右丞,进平章政事,去上任了。 史格自跟阿里海牙一路南进,升职很快。但阿里海牙进攻海南岛时被赵昺打怕了,留下史格驻守雷州,自己跑回大都。不想,今年阿里海牙跟着忽必烈去了上都,刚刚被封为湖广行省左丞相,还没来得及动身,就于五月病死在上都。 史格这个人对于广西的平定还是有很大贡献的,也做了一些有利于当地人民的事,对中国的统一西南出了很大的力气。但他也是个绝对忠于忽必烈的汉人。因为他的父亲史天泽曾是蒙元的右丞相,而他作战又格外勇敢,深受忽必烈的重用。阿里海牙病死后,他又到了湖广。现在听说赵昺开始发兵攻打广州,立即招集人马,准备一路南下,进逼韶州,在广南阻止宋军北上。 但他的手下格里豪实在是扶不起来,另一方面宋军的武力又过于强大,还不等格里豪出了雷州,只一上午就攻下徐闻,紧接着宋军快速北进,直接包围雷州城。 雷州城城墙破旧,自元军占领后就没有修补过。所以,看到宋军围城后,格里豪本来还不自为然,认为十则围之。现在宋兵几千人马围城,真不知宋军凭得的是什么。但他很快就知道宋军凭什么了。 当炮声响起时,格里豪马上知道,自己根本就守不住这个破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