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相_一百五十九章 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五十九章 争 (第2/3页)

面前,就剩着他一人孤零零站着。

    好在这时间不长,武承嗣与陆元方就坐下来看奏章,等他两人看完时,外面一片环佩声响,武则天在上官婉儿并几个宫女的环拥下走进来。

    便礼罢,坐在锦榻上的武则天摆了摆手“奏章都看过了?那就议议吧”

    武则天理政向来是由臣子们各抒己见之后她才会开口,一开口就是定断。五相都知道她这习惯,是以也就没等她再说什么,只是众人之中谁先开口,又是一阵沉默。

    沉默了一会儿后,李昭德看看众人率先开言“士林乃民心之所向,士林不稳便是地方不稳,江南乃国之重镇,因一文社jī起如此动dàng,罪在扬州刺史李明玉,臣以为当重处之,以释江南士林之怨而安其心。另,淮南道观察使武嘉顺身为上官,并坐衙扬州,事态恶化至此他也难辞其咎,臣以为亦当重处”

    闻听此言,武承嗣眉头一蹙,淮南道观察使武嘉顺可实实在在是他的人。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反倒不便在这个当口接话了,只是冷冷的瞅了李昭德一眼。

    这时,陆元方点了点头“此言甚是,治官如治军,功必赏过必罚,李明玉自不待言,武嘉顺身为一道观察使却坐观事态发展到如此地步而无所作为,诚然难辞其咎”

    娄师德很隐蔽的看了武则天一眼“臣附议”

    要不要保武嘉顺?如何保?若是不保又当如何?这其间武承嗣正在心底做着紧急的盘算,时间虽短,但当娄师德说完之后,他也已拿定了主意。

    看了崔元综一眼见他没有要说话的意思,遂轻咳了一声后道:“陆相三人所言极是,李明玉与武嘉顺俱当重处。然淮南重地,又值此非常之时,不可一rì无主,臣以为户部shì郎宗楚客才堪大用,可为淮南道观察使”

    武承嗣刚说完,李昭德淡淡插言道:“如某所记不错,两年前大朝会上正是魏王一力举荐武嘉顺出任淮南道观察使,当时亦言其才堪大用”

    言至于此后,李昭德却不再接着说下去,而是面相武则天道:“魏王适才有一言倒是不差,淮南重地,又值非常之时,非重臣不足以镇之,臣以为与其别选他人来回迁延,不如诏令楚州司马张柬之就近接任,若用其人,风bō立平”

    淮南鱼米之乡,同时又有产盐及海港之利,这样的地方武承嗣又怎肯拱手让予李党?李昭德刚一说完,他当即出言反对,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就在这瑶光殿中争执起来。

    没有那些下臣们在场,又涉及到重大利益之争时,这些相公们也就不顾忌什么宰相风度,争执的不可开交。

    “够了”武则天的声音一如平常,却让两人很快停止了争执“先着淮南道观察使衙门内循例递补,且待平定了此事后再议”

    那递补之人是个不结党的,武承嗣对此结果恨之无极,李昭德却并不恼怒,虽然他的举荐没被采纳,却也断了武承嗣一条重要的财源,更挫了他的声势,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个不坏的结果。

    既已决定处断武嘉顺与李明玉后,平息江南的这场风bō也就不难了。如今更受关注的反而是人事的变动,观察使已定就该说到扬州刺史了。

    若是普通州府的刺史,实在上不到这个层面,但扬州毕竟不是普通州府。武承嗣一挫之后正yù鼓勇再进,好歹将这天下第一富庶州府揽入囊中时,此前一直不曾有所举动的崔元综却先一步开口了。

    “此次李明玉处置失当,正该重处。然清音文社一举将江南士林菁华收入囊中,规模太大,对地方的影响力也太大,若任其存之并壮大,实非朝廷之福,此次风bō可为明证。另有其羽翼弘文印社更是如此,臣固以为当将其收入官府,着有司统管”

    去年八老进京时武承嗣不顾首辅体面,每rì亲往驿馆探问,此后更多次向四世家示好,其目的不言自明。但他一番忙活却是毫无结果,这些rì子正是见着崔元综就心烦的时候,今天又碰上受李明玉牵累而丢了淮南道的烦心事,正心中恼怒的他再看到崔元综抢在他前头说话,一股邪火再也压不住。

    “言重了吧!某也看了清音文社的晓谕告示,既不涉时政,亦不涉及朝廷,只是要求变革诗风罢了,若是连这样一个文社都容不下,天下人该怎么看陛下,又该怎么看政事堂,国朝从无封禁文社的先例,崔相未免太小家子气了些”

    言说至此,武承嗣眼珠一转“对了,若说文社,某倒是想起来你崔卢李郑四家不也有一个正心文社?据闻江北士林皆以能入此文社为荣,若是四世家不这么自矜身份,门开的大些,正心文社断不会比清音文社来的小。若是清音文社容不得,那正心文社又当如何?至于弘文印社,天下间的印社岂在少数?四世家就没有印社?是否都当将其收入官府?如此与民争利之事,本相是做不出来的”

    一口气说到这里后,武承嗣径向武则天道:“今次江南士林风bō起于李明玉之昏庸无能,崔相所言之清音文社与弘文印社之事分明是本末倒置。若朝廷果如其议将清音文社与弘文印社封禁之,则江南士林必定风bō再起,介时民怨所向可就是我政事堂乃至于陛下了”

    听到武承嗣这番话,李昭德松了一口气。看来他最担心的中间派与武党合流之事并不曾发生,至少现在还没有发生,否则武承嗣也不会如此毫不留情分的打压崔元综了。

    “此事容朕再思之。现在且先定了扬州刺史”武则天说完,崔元综即道:“风bō起于士林,自当以大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