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上面有人,做事不难 (第2/2页)
书人,但为了上进,要读书,因为他们的前途都是系于皇帝一念之间。 互相勉励了几句,两人的关系更近了一步,冯保已经近乎无话不说了。 趁着这个机会,刘同寿问起了冯保先前说的,张孚敬冒险帮他争取机会的详情来。 冯保闻言停步,转过头来,定定的看着刘同寿,好半响才叹了口气,“能得张阁老另眼相看,兄弟的造化不浅呐,只可惜晚了些,要是能……也罢,我就给你说说吧。” 刘同寿心中忽地一沉,冯保是黄锦身边的贴心人,他也这样说,看来张孚敬的形势真是相当之不妙。 做权臣,单单拥有权力是不够的,还要有摇旗呐喊的党羽,在这方面,别说二杨那种人,张孚敬积累甚至还不如夏言,他的权势全部来自于嘉靖,只要失了圣心,就是一切休矣。 “昨夜皇上服过‘药’,兴致大发,同时召了曹端妃和王宁嫔‘侍’寝……”冯保吞吞吐吐的开了个头,刘同寿一听就乐了,除夕夜玩双飞,哥这位便宜叔叔果然很有创意。 这个八卦顶多就是听个乐子,引起他的关注的是一个字眼,“冯兄,邵真人给皇上进献的‘药’都是这一种……或者说都是这种功效的吗?有没有金丹?” “金丹?邵真人的那些丹‘药’名目各异,似乎也有叫金丹的,不过功效好像都差不多,都是吃完了就浑身发热,然后兴致……那个,我也说不清楚了。”这个问题算是把冯保给问住了。他一个少年就净身入宫的宦官,哪里说得明白这道道啊? “嗯,嗯,是小弟唐突了,冯兄你继续。”冯保的答案使得刘同寿更添疑虑。
宫人都是偶尔见到,只有嘉靖见鬼最频繁,重金属中毒,应该是闹鬼最科学的解释,不过,若是邵元节给嘉靖吃的只有‘春’‘药’,那事情就不好解释了。 难道这年头的‘春’‘药’里面,也‘混’合有铅汞之类的东西?就比如两晋时期流行的那个五石散?说起来,五石散到底是什么成分,自己也搞不清楚呢,回头还是得找李伯父详细询问一下才好。 冯保继续说道:“因为昨天睡的太晚,今天‘药’力也没发散完,所以,皇上罢了朝贺,并请了几位大人去文华殿写青词……青词递上去后,皇上突然召见了张阁老,然后才有了这道圣旨。” 刘同寿吃了一惊:“难道师……张阁老他当面向皇上举荐了?” “好像不是,听爹说,张阁老见驾,只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问候就结束了,他猜测,张阁老应该是在青词上动了手脚,不过具体是什么,那就不是他所能知道的了。不论如何,张阁老冒了大风险,总是不会错的。” “确实如此。”这个谜底,看来也只有当事人才能解释了,自己只要知道,这个人情相当大就是了,在嘉靖最爱的青词上动手脚,和在刀尖上跳舞也差不多了。 “刘兄弟,这里就是乾清宫了,你看,你是先随处看看,还是找宫人们来问问?”说话间,目的地已经到了,冯保朝着一座宏大的宫殿,以目光向刘同寿示意。 “还可以找人问?”刘同寿有些意外,当事人可不全是宦官,宫‘女’也不在少数。 “只要刘兄弟你开口,这个方便,愚兄还是担待得起的。”冯保的语气微微有些得意,不过更多的却是真诚。 “那就多谢冯兄了。”刘同寿大喜。他没查过案,驱鬼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不过口供比现场重要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因为口供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勘查开始了。 首先是水源,那玩意既然据说是逐水而生的,那么跟水就离不开关系。 水里面会有什么?毒?雾?或者是某种生物?好吧,这个有点夸张了,但总不可能是放‘射’源吧?现在可是明朝! 乾清宫周围的几口水井都看过,又采了水样,刘同寿没找到答案。 他没有气馁,他没把事情想象得这么简单,向冯保问过最近期闹鬼的几个地点之后,刘同寿仔细的检查起现场来。 这次,他找的是人为的痕迹。 古代的能人异士不计其数,他刘同寿能装神‘弄’鬼,让人找不到头绪,别人也行。 不过,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出了手,总是会留下些线索的,尤其在他这个贯通中西古今的天才魔术师面前,戏法方面的线索是没有隐遁的余地的。 大树、高墙、角落,他一一查探了过去。 只可惜,也不知是不是时隔太久,同时也没人保护现场,他没有任何发现。 好在有冯保帮忙,他还有口供可以问,若不然,那就真是抓瞎了。 这一次,他终于有了发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