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允偌 (第3/3页)
都没想到,今生今世,还能出人头地。
“大人,火绳枪在抓紧做,这铳床、扳机什么的都做好了,就是铳管在钻孔,小的日夜不停,还得五六天吧。”郭右五随着二人的脚步在棚子里转了起来。这时走到了钻铳管的台子前,只见工匠拿着转头,铳管夹在脚下,用力的钻着眼子。工匠打着赤膊,满头大汗,看来很是吃力。 “这钻头什么材料?”郭右五问到。 “回大人,是金刚石(钻石),此物天下最硬了,多从西洋买来,整个兵仗局就五个。” 郭右五想都没想,吩咐道:“去,跟蒋正说,起个条陈送到张公公那里去,就说兵仗局急需金刚石三十枚,要内廷想办法。”郭右五暗想,这玩意指不定在哪个娘娘的头上戴着在,吗的糟践宝物。 “是,大人。”二人也清楚郭大人的脾气了,从来是说一不二。 “马车的轮子知道吗?”郭右五问到。 “知道!” “中间不是一轴吗,能不能做个物件,卡住铳管,一头快速转动,你这金刚石才能发挥效用啊。”郭右五随口说着。二人一想,对呀,这样的话速度比人工手动快了几十倍,金刚石不就可以削铁如泥了么,这一日转入三分都不难办到呀。 接下来郭右五的话吓了他们一大跳。“每日钻进一尺,三日出成品,方为合格。你们自己想办法吧。”说着又走到了一边,工匠们正在烧煤块,五个大炉子,火光冲天。“他们在干什么?” “大人,烧炭。”老万又解释道:“煤块出铁,焦炭出钢,这煤块要先制成焦炭,才能炼制出好钢来。” “哦~!”郭右五四下看着:“这些工匠还会做其他的吗?我是指火枪、火炮什么的。” “大人,这里的工匠都是十年以上的老匠工了,什么都做得了的。” “什么都能做你还要他们做这最简单的烧煤?你这不是糟蹋人才吗?”郭右五严肃道:“煤从哪儿出?” “大人,煤是门头沟挖来的,工部给准备的。” “上条陈,命工部在门头沟现场炼焦炭,检验合格送到兵仗局来。”郭右五很干脆地说着:“以后这里的工匠全部给我做火器,别的让其他衙门做去。”二人连连点头,心里打起了鼓,郭大人忘记身份了吧,我等怎么使唤得起工部的大爷,他们不找我们的麻烦就不错了。 郭右五又问了:“你这里二百来人吧,平时怎么个安排的?” “回大人,平日都是遵照蒋公公吩咐,每个人都必须熟悉所有的工艺,你像今天差铁吧,马上组织几十人炼铁,明儿差....” 话没说完被郭右五打断了,道:“你二人现在是官了,以后加工火器的事由你二人安排,我会和蒋公公说的。”说着指着现场道:“你们不用亲自动手,安排妥当即可。这火器局的二百来人你们都得给我用好了,先定个规矩,出钢的就专门出钢,做管的就专门做管,你把这火枪的制作拆开,分成不同的步骤,每几十人专门做一样,然后组装起来。”二人听了一大堆,不停的点头。当了一辈子的工匠,没见过这么个搞法的。 郭右五忍不住多说了几句:“今天你们就把这火器的制作给我分拆开,写到纸上贴在墙上。然后在下面挑出最熟练的师傅来,称之为工头。每个工头负责一块,再对你们负责,有什么事你们说了算。你二人要记得,你们是官了,这做官和做工匠不一样,能不能发挥火器局最大的能量,就看你们俩了。” “当然了,你二人还有个任务,就是研制新玩意。平日里想方设法地改造器具,改造加工工艺,提高火器的效能。记住,让所有人都明白改进器具、改进工艺是大事,做好了请功,不管你是什么人,有重大表现的我给你官做。” 这时周围已围上了十来个工匠,听到这里纷纷激动不已,老万二人一下子脱了匠藉做了朝廷的官员,这本来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现在这位不知道什么大人在这里给他们撑腰,允落这么大的一件事,当时就嘈杂开了,引起了更多的工匠围了上来。 “大人,您说的都是真的吗?” “大人,我们也能当官吗?” “大人,我有了功劳被上面的抢去了怎么办.....”围上来的匠工们大多面目沧桑、身形笱倭,衣服也破旧的厉害,唯独此时脸上激动的神情显示他们还有一颗跳动的心。 “师傅们!”郭右五大声道:“读书的做学问,种田的出粮食,当兵的打仗,当官的为民,咱们师傅们呢,就是作出好的武器,给军队使用。这和读书的、当兵的、种田的都一样,都是在为大明效力。只要师傅们好好干,像万师傅、李师傅这样,做官也不是不可能的,大家出了成绩了,我给大家去请功,食言者雷劈之。” 这话是发大誓了,众工匠们记住了这句话,一个个激动万分。老万老李首先跪下了,接着周围的工匠们纷纷的跪下了,接着站在远处的工匠们也纷纷跪下了,满屋子没一个站着的。朴实的工匠们不会说话,只会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最纯朴的想法。 郭右五也没矫情,转身出了火器局。一出大门,看到盛春歪个脑袋往里面凑着,见自己出来很利落的抱拳过头,深鞠一躬。周围十来个锦衣卫也都依次行礼,眼里满是尊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