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之光辉岁月_第八十章 长城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长城长 (第1/2页)

    哈哈,这蔡麻还是个趣人,郭右五满意地走了。接着带着二人又去了太液池边,小朱一路都莫名其妙的跟着,也不知道五哥玩的是什么个花样,便叽叽呱呱地问了。郭右五一指湖中心的大船,道:“小朱、傻强,爷初七的晚上邀了朱姑娘还有元灵她们上这大船玩,刚才买的烟花就是准备在初七晚上放的,过瘾吧。”

    二人看着湖中心的龙舟样式的大船,傻了眼都,小朱喃喃道:“爷,这可是龙船啊,我们也能上去玩玩?”

    “呵呵,那是必须的,让你们也过过瘾,别说我不照顾你们几个啊。”郭右五得意的笑了:“现在下达任务。”

    “唉~!”二人竖着耳朵听着,只要能上这龙船,杀人放火的也干了。

    “小朱,初七的早上买齐千朵月季,给我扎成一百束,用竹筒插上,到时候摆到船顶层上面,围个圆出来。”

    “收到~!”小朱连声应道。

    “傻强,初七中午去取烟花,依次放在花的后面,还有,和林先生说了,要他准备十来个人的吃喝,都是小孩们的,什么瓜啊果啊,多准备点,到时候吃不完咱扔湖里喂鱼。”

    “知道了,五爷。”傻强闷声闷气的应道,他这会只想爬上龙船,看看这传说中的龙船到底是个啥子模样。

    郭右五眯着眼睛,看着前方,自言自语道:“到了那天晚上,我和朱姑娘上了顶层,你二人给我守住楼梯,任何人不得上去,明白了吗?”

    “明白~!”二人齐声大喊。

    /////////////////////

    初七这天,早早的醒了,激动得睡不着。想着晚上的趣事也没心情去什么神机营、兵仗局的,郭右五抄起了茶壶坐在院子里喝着‘猴儿伴’,这宝贝眼看着去了大半,估计再喝个月余就差不多了,下次喝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女神的行踪元灵她也打听好了,中午自个家里小聚一番,咋说也是官宦人家的大小姐过生日,怎么也得摆两桌。下午就到俞府去玩,说是喊了几个好姐妹一起聚聚,然后天黑了就出来。郭右五憧憬着晚上的行动心里一阵阵的悸动,这微笑的曲线也在嘴角绽放了起来......正yy着,门口来了人。

    “大人,张公公有请。”来人正是小毛公公,郭右五一百个不愿意也没有法子,只好收拾收拾跟着去了。见着了张永,迎面上来就是一顿奚落:“贤弟,怎么每次找你的人都得派出四五个跑腿的,你咋就没个固定的着落。”

    郭右五连忙还嘴道:“兄弟我这不是忙着嘛。你看看,神机营、兵仗局,还有杂七杂八的,你以为我每天空得下来啊,累得跟狗似的。”

    张永乐了:“行、行,论嘴皮子说不过你。走吧,今儿跟我耍嘴皮子去吧。”

    “哪儿啊,今天兄弟有要事啊....”这张永闹得又是哪出?

    “好事!今儿刘尚书七十大寿,带你喝喜酒去。怎么样,见识见识咱大明朝的兵部高官们,也去忽悠忽悠他们,别让他们老以为你我每天都是混吃混喝的主。”张永不由分说的拖着郭右五就上了轿子。郭右五心想,自己还差刘大夏一个莫大的人情呢,再说这会也由不得你,便跟着去了。

    刘大夏在内堂接待了张永。虽然外面的两丛院落摆了数十桌酒席,最外面还搭了个戏台子唱着大戏,刘大夏仍然眉头紧凑的,看来心情很是不大好。内堂同时还坐着一位从三品的大臣,张永见了连忙上前行礼:“余大人,听说大人在巡抚延绥,亲自督建边墙城堡,塞外风沙遍地,夜间极寒,大人劳苦功高啊。”

    此人正是余子俊,由户部主事荐擢右副都御使,兼巡抚延绥、绥德,苦筑西北长城数年,不知什么时候回的京。余子俊还了个礼,道:“难为张公公还记的下官,士英(余子俊字)督建边墙城堡,如能造就一座足以抵御蒙古族入侵的壁立长城,也算是不负使命了。”

    刘大夏示意二人坐下说话,看了看跟在张永身后的郭右五,好像哪儿见过?一时也想不起是在兵仗局见过的,也没多问,继续和余子俊聊了起来。

    “余大人,陕西民众困蔽,难以加重劳役,况且这一带外族兵民众多,我军兵力不足,还哪里能调壮丁筑城。”原来余子俊是来找刘大夏借兵修建长城的,刘大夏内堂接待张永也是想让张永知道下面的难处,地方有地方的难处,兵部有兵部的难处,陛下每日寻欢作乐的,身边没几个明白人。

    “尚书大人,三边惟延庆地平,易利驰突,寇屡入犯,获边人为导,径入河套屯牧,自是寇顾居内,我反屯外,急宜于沿边筑墙置堡。”余子俊仍然解释着:“如大人能借兵五万,现在才七月,待十月后,急乘秋冬之交,虏马疲弱不能入寇之时,相度山界,铲削如墙,下官断言,来年开春前定能大功可成。”

    刘大夏捋着胡须,缓缓道:“余大人,这可是三百多里地的长城啊,就算兵部调拨五万军士与你,这浩大的工程量你又如何完成,况且更需数十万的钱粮,这事本官一人可做不了主。”

    余子俊苦笑着道:“尚书大人,今延绥所在,多高山陡厓,下官以为多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垒筑,或挑堑,绵引相接,以成边墙,于计为便。况且如果蒙古人不渡河北去,朝廷的各项边防耗费将无有终止,因此,修筑长城,势在必行,大人明鉴。”

    二人争论了好半天,郭右五听得一清二楚,这余大人是要修长城,差钱差人。这刘大夏是顾虑丛丛,人也许可以借,银子估计他兵部也拿不出来,甚至朝廷上下的都不怎么支持余大人修长城,太耗费钱粮了,说到底还是钱上面出了问题。

    余大人终于悻悻的走了,郭右五很是认真的给他行了个礼,这满朝文武的如果都能有余大人一小半的责任心,这天下早就太平了。

    “张公公,您怎么看?”刘大夏转头问起了张永,虽说此事和张永无关,但是能传到陛下的耳朵里去也只有这些宦官们了,这也是刘大夏为什么在内堂接待张永的缘故了。

    张永沉吟片刻,不知如何作答。刘大夏轻轻笑了笑,也不奇怪,边关事务不是身临其境,常人又如何得知一二。

    “尚书大人,您应该支持余大人。”郭右五忍不住小声的搭了话,本来这儿就没他说话的份,当下也顾不上许多了。

    刘大夏看着他,“这位是....”

    张永连忙道:“哦,尚书大人,这位..”没等他说完,郭右五上前行礼道:“下官郭右五,上次多谢大人援手,才屠了李广那个王八蛋的。”

    刘大夏闻言先是一楞,转眼被郭右五的大胆和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