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启三国_第八十章 河北巨变(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河北巨变(下) (第1/2页)

    高地之上,马上的董卓面带焦虑之色,伸长着脑袋不时的探望着远方。远处的营寨中黄色旌旗漫天飘扬,绵延百里竟一眼看不到头,那里便是张角的大营所在。

    粗壮的身躯配上那短小的脖颈,董卓探头之间看上去竟有几分滑稽。可他身后密密麻麻的骑兵却一个个神情冷峻的屏声静气,满场一片肃杀之气,竟没一个人敢露出半点嘲笑之意。

    这些来自西凉的骑兵大多披头散发,装备远不及北军精锐。此时的北军骑士皆已着精铁鱼鳞甲,在抵抗箭羽刀劈上有着良好的防御性,可西凉的骑兵大多都是身着简易的皮甲,即便是将领也只是简单的在要害之处覆以甲片,尚不及普通的北军骑士。至于坐骑,北军所乘骑的大多都是西域和中原混血穿山的马匹,高头大马体格健壮,看上去极为威武。西凉骑兵所乘骑的皆是西羌马,大多矮小容貌不佳,负重皆不如北军坐骑,唯独胜在耐力持久。

    可即便装备甲胄远远不如北军,这支西凉铁骑也无愧于汉军精骑之称,他们眼中的狂傲不羁和精湛的弓马骑术完全弥补了装备上的劣势,在草原荒漠中吹惯了风沙的骑士们所具有的坚忍不拔精神,远非那支朝廷用无数钱粮养出的精锐北军所能比拟。

    也正是因为如此,董卓虽然只有万余嫡系,却自信满满,并不将卢植带来的大军看在眼里。在他看来那些习惯了中原软绵绵春风的骑兵,远远比不上自己这支习惯吹着风沙喝着烈酒的骑兵,真正要打仗的时候,指望的住的还是自己带来的西凉铁骑。

    迎面吹来的风沙有些迷眼,董卓习惯性的眯起了眼睛,心中的耐心正在一点点的耗尽,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马鞭。一旁的董旻终于忍不住说道;“大哥,我们都等了一个时辰了,也不见黄巾军营寨有任何异动,这宗员是不是戏弄我们。他出发都一天了,就算乌龟爬也应该绕到了呀。”

    一旁一面黑的大汉沉声说道;“叔颖稍安勿躁,军情多变难以预料,宗校尉并不像妄言之人。更何况这次他是亲口答应领命前往的,想来不会半途而弃。如今虽然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却尚在预计之中。”

    董卓闻言瞪了眼董旻,骂道;“看看你那点耐性,三军未曾躁动你这主将先躁动了起来。能成什么大事?多和人家徐荣学着点!”

    董旻想必早已对兄长的责骂习以为常了,便也没放在心上,依旧随着董卓眼巴巴的望着远处,等待着预料中的变化。

    此时此刻,董卓他们等待的无非就是已经消失了一日的宗员所部。

    按照董卓制定的战略计划,宗员所部五千精骑当绕道五百里,从渤海郡借道穿插到黄巾军大营的后方发动偷袭,目标是焚毁黄巾军的粮草辎重,让二十万黄巾大军不战自溃。而董卓则率领中军主力厉兵秣马,只待黄巾军中出现混乱时便随之杀入,与偷袭的宗员所部遥相呼应,将黄巾军一举歼灭。

    在得到卢植的书信后,宗员等人果然对董卓态度不再像起初那么抵触,董卓也是见好就收,平日里只是公事公办,并未为难诸将。如此一来汉军中彼此对立的局面倒是缓和了不少,至少面上都看得过去。

    在确保了军中稳定后,董卓便开始着手布置起对黄巾军的进攻来了。此时的他早已经将卢植的劝告抛之脑后,一门心思的只是想着应当如何杀敌建功。而出身武将的宗员等人不同于老成持重的卢植,同样渴望着击溃黄巾以建功邀赏,对董卓的提议倒是并没有加以反对。

    于是一个看似完美的计划就在众人的商议中诞生了,由宗员所部的五千精骑绕道发起突袭,董卓亲率大军在正面响应,力求一举击溃黄巾军。

    宗员身为护乌丸校尉,所部的五千骑兵大半是他从幽州带来的百战精锐,常年和鲜卑、乌丸人厮杀在幽州,战力自然不弱。剩下的小半是从护匈奴中郎将所部抽调出的,也当得起精锐之称。宗员本身也是一名合格的骑兵统帅,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所以他的部队无疑成了除董卓外战斗力最强的骑兵。

    袭营之事看似寻常,却是事关大战成败的关键,能不能成功吸引黄巾军的主力回援更是事关大战的成败。所以董卓才委以宗员重任,令其执行奔袭劫营重任,而不是派自己的亲信之人前去。

    只是这看似完美的计划,如今却因为宗员部迟迟未曾出现而暂且搁置。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董卓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了,即便是他的亲弟弟董旻也不敢与他说话,生怕触了他的霉头。

    “来了。”终于远处的黄巾大营中忽然sao动了起来,更远的天边隐隐传来火光和厮杀之声。徐荣强捺住激动的心情,尽可能声音平稳的说道。

    董卓虎躯一震,忙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凝神望去。连绵不断的黄巾军大营中就如同油锅中溅入了一滴冷水般,渐渐沸腾翻滚起来,大批的黄巾士卒开出营寨,跟随着火光燃起,后营之中sao动不已。

    董旻激动说道;“大哥,那宗员定是得手了,我们也快快杀下去吧,莫要耽搁了时间。”

    “急什么。”董卓一眼等去,踌躇满志道;“这黄巾军不过刚刚sao动而已,大军仍未见混乱,我们暂且不动,再等待些许时间。”

    待看见大批的黄巾军赶赴后方增援,董卓这才意动,开口喝道;“董越。”

    “在。”董卓身后一名七尺大汉下马屈膝跪下,大声领命道。正是董卓帐下校尉董越,和徐荣并列。

    “你立刻拿着我的符节前去调动中军,令他们全部出动,由你指挥立刻向黄巾军发起攻击。若有半点延误,立斩!”

    “诺。”那董越动作利索的躬身领命,飞快的翻身上马,一挥手领着一众部下风驰离去。

    一旁的徐荣欲言又止,却还是忍不住说道;“将军,中军多为步卒,并不善于冲阵。而我们的西凉铁骑正是冲阵的绝佳选择,为何不让我们来”

    董卓皱起眉头,嘴角微微抽动道;“好钢应该用在刀刃上,好刀自然也要招呼着要害处,我们西凉铁骑既是利刃,自然要用在致命一击,他们那些杂碎们久谙战阵,用来冲阵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了。”

    徐荣先是一怔,已然从董卓的话中听出了包藏祸心。他徐荣追随董卓多年,是他部下最为得力的副手,怎么可能不懂得这位主将的心狠手辣。

    显然董卓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嫡系去冲阵当那炮灰,所以便下令卢植从洛阳带来的兵士们打那头阵,其中未尝没有假手黄巾军来消耗这些异己们实力的想法。

    徐荣忍不住暗叹一声,心想大战在即主将却抱着如此心思,这未必不是祸乱之兆。不过这些话身为属下的他自然不能说出,也唯有盼望着董卓的如意算盘能够打响,莫要玩火自焚。

    汉军不愧是重视军纪的军队,在接到董卓的军令后,留守大营的近二万汉军倾巢而出,出营备战。步卒们排成齐整的方阵踏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向前挪动,骑兵则勒住马缰走在最前列。对面的黄巾军很快注意到了汉军的异动,大批的军士纷纷涌出排阵,为数不多的弓弩手也被布置在最前列,拉紧弓弦准备迎敌。

    距离缓缓靠近,越来越近,前方的骑兵已经开始加速脱离了方阵,步卒们的呼喝声也越来越快,最后变成了小跑。整个汉军方阵就如同一座黑压压的大山一般,势不可挡的朝着黄巾军的营阵冲去。

    “放!”站在前列的黄巾将领竭力嘶吼,黑压压一片乌云从黄巾军上空腾空而起,箭支在空中划过弧线,然后带着尖锐的呼啸声自天而降。汉军阵中发出一阵阵沉闷的惨叫声,虽然他们身上精良的铠甲能够帮他们抵御不少伤害,却也并非全然不惧。许多从天而降的箭支借着下坠之势贯甲而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