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伟丈夫 (第2/2页)
现代最杰出的三人,周晓峰其实不喜欢曾国藩的愚忠刻板,他行事理政内残而外忍,道学先生的说教又往往令人望而生畏,或者是厌烦。某人却又太过残暴不仁,帝王思想严重,功过几分,几百年都难以定论。 周晓峰最敬服的,其实还是眼前这位左宗棠左季高。 自古以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而湘黔多坚毅不拔之人。江淮平原,水乡曲港,人xìng过于柔和,不乏圆滑怕死之辈。 湖湘之地自来民风彪悍,有铁血之气。湘人更是出了名的“耐的烦、吃的苦、霸得蛮、舍得死”,有“湖南人最霸气,广西人最蛮横”一说。“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 太平天国时代,湘军与楚军正是凭着勇猛的战斗风格和坚强的战斗意志,坚韧不拔,攻坚克难,湘人的‘霸蛮’jīng神在其所参加的历次战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不过是湖南蛮子与广西勇士之间的一场强者对决。 广西佬有杨秀清、石达开、陈玉成、李秀贤等杰出首领,湖南蛮子中则出了左宗棠、曾国藩、胡林翼、郭嵩焘等人杰大才。双方你死我活相争十余年,方才分出了胜负。 ..... 左宗棠便是霸蛮的湖南人中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堪称千古一人。 如同世人对他的评价一样,左宗棠一直就是风骨峥嵘,刚强不屈的。 在历史上,当太平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之际,左宗棠在炮火连天的rì子里缒城而入,湖南巡抚张亮基将全部军事悉数托付给左宗棠。他“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各种建议都被采纳,并立即付诸实施。
一番呕心沥血,终于使得太平军围攻长沙数月不下,只能撤围北去,左宗棠的一生功业也从此开始。 ..... 内战无义,无非主张不合,兄弟相争而已。 面对外侮,面临民族大义的抉择,一个人的为人品xìng与民族气节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在剿灭太平军之后,处理“天津教案”时,曾国藩滥杀无辜,一味向洋人屈膝讨好,换来的却是侵略者的步步紧bī)。 无论物质上是如何殷实和富足,地位是如何高贵和显赫,生命一旦失去民族感,就会在瞬间变得卑jiàn)起来。 当时的左宗棠则是拍案而起,“中国有萧墙之忧,各国岂独无池鱼之类!” 一个屈膝讨好,一个拍案而起,人品高下立判。 为此,他不惜与曾国藩彻底翻脸。 左宗棠一贯主张用战争换和平,用战争维护国家的统一。 1865年,阿古柏入侵xīnjiāng,建立起清真王政权。在这种局势下,李鸿章等人主张放弃塞防,左宗棠则力表异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 同年,左宗棠以64岁高龄督办xīnjiāng军务,收复xīnjiāng的战役就此打响。他不辞辛劳,不顾年老体衰,率军历时十余年,收复了除伊犁地区外的xīnjiāng全部领土,兵败之后的阿古柏只能在绝望中服毒自杀。 收复大片国土,即便当时他是为满清效力,却依然称得上是一位民族英雄。左宗棠在xīnjiāng期间,为保证军粮供给,巩固边防,他还大力兴办屯垦,种树治沙,其功绩遗泽逾百数十年。 依依左公柳,至今还在荫庇后人。 遥想左公当年,以花甲之年,力排众议,挂帅出征,远行万里之遥,那是何等的悲壮与豪迈! 没有风,没有月,没有人送行,这个刚毅、坚韧、雄心未老的湖南汉子,面对的是内忧外患,上下掣肘,“兵疲、饷绌、粮乏、运艰”,但他依然信心百倍,夤夜出征。 队伍一路西行,浩浩dàng)dàng),车辚辚,马萧萧,自汉唐以来,有多少人穿行大漠,埋骨黄沙,有多少人在这里长途跋涉,远赴绝域,开辟了今天的疆域。 祖宗遗业,岂能在我们的手中丢掉? 从两湖到两广,从淮南到淮北,数万大军互相对峙,那样壮阔的舞台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观。那战斗何等惨烈,马蹄击溅,金属碰撞,喷shè的血染成漫天彩虹。多少次化险为夷,左宗棠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投入战斗。 他是在困境中诞生的强者,是善于扼住命运咽喉的伟丈夫。他从幕僚做起,在万锋箭矢间逐步成为叱咤风云的统帅。 能亲自见到一代伟人,不仅能并骑同行,还能有机会调侃他,那是何等的荣幸啊! ar_left15fbfred">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