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地方民兵--保安大队 (第2/2页)
政重点,那就是人口、土地、税赋。 回到茶楼,大家分开坐下,达州知州徐孔徒拱手道:过去我等饱读诗书,大家一个个自命为文武全才,但真正做起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就拿吴乡长来说,是崇祯七年秀才,之后虽多次参加乡试但科举不第啊。 这次让各地方乡镇主持保安队训练,吴乡长虽然也非常尽力,但实在不知道如何下手啊。” 抬头看了看下首正襟危坐的乡长,杨麟点了点头道:“徐知州所言正是,也怪我当时思虑不周,如此半年多时间各地保安队成效不彰啊。” 众人大惊,徐孔徒连忙从座中站起,连连解释,绝对没有其他意思,一副担心受怕的样子。 经过一番讨论,众人才明白杨麟用意,或者说早已经感觉到民团训练的不足。 自那以后采取一定补救措施,如此地方民团训练方逐步走上正规。 其措施主要包括: 1、从地方守备部队,或者野战步兵营派出专业军官,指导保安队训练。 2、训练过程中,抽调一个步兵小队,进行陪练。 3、只有训练达标人员才能领取训练补助(每天3分银子),没达标的只提供饮食。 4、明确达标考核要求,包括: 队列考核 体力考核,一个时辰跑步标准二十余里。
火枪手五十步开外连放三铳,命中两铳 …… 保安队训练问题解决后,但徐孔徒还是眉头紧锁,想了想,还是提出来道:“大人,老夫为官十余年,过去以为当官好做,现在才知道其中诸多奥妙。 过去我等为官不太关心钱粮,现在才知道钱粮刑名的重要性,大人施行新政之后,老百姓安居乐业,地方税赋增加甚多,大人也施行分成法。 但地方用钱的实在太多,下面各个县都抱怨钱不够花啊。” 杨麟大惊,瞪着对方要解释。 过去税赋全部解送朝廷(鞑子头子乾隆皇帝一天到晚居然与地方督抚争辩,是否给地方留几百两银子以修缮官衙),现在施行分成法,征收税赋2成返还地方啊。 徐孔徒也颇为委屈,虽然现在花钱的地方多了,但地方难以实现财政平衡啊。 就拿达县来说,有土地40万亩,其中15万水田,25万旱地,每年可以收9千担大米,1万5千担小麦。 若算上官田收入,每年有1万2千担大米,1万5千担小麦田赋,折银2万两白银,分成四千两。 人口12万,男丁3万,按照每丁1钱2分,可收3千6百两银子,若扣除其他减免的,丁赋实际收上来的为3千两银子,分成六百两。 有10个乡,一年能收上来商赋8千两银子,关赋1千两银子,分成1千八百两。 盐赋返款2千4百两银子(按照人口计算食盐数额,然后按照2成返款)。 再加上其他杂项收入1千两,分成2两百两。 衙门办事收入达1千6百两 一年下来县衙门总计收入达10,600两银子。 而实际开支包括: 县衙与地方各乡人员支出150人4000两 地方乡里长补助100个里长补助600两 900个甲长补助1800两 办公费用500两 议会开销10人200两 各类祭祀费用300两 地方守备部队开销800两 地方保安队支出600两 如此留给地方建设的不过1800两银子而已。 而现在衙门要求整修道路,兴修水利,要求开办公立学堂,而这些都需要钱。 听对方长叹短嘘的,杨麟感到好笑,与前世不同,大明官员多来自饱读之士,虽然一些人锐意进取,但大多数抱残守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