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铳骑兵 (第2/3页)
经燧石取火点燃火把,弯腰相继点燃虎蹲炮上的火绳,然后迅速的跑开,大家刚刚卧倒,前面虎蹲炮相继发射。 数百枚铅子飞上天空,然后如同天女散花般落下,然后落入敌骑中间。 饶是土暴子一个个悍不畏死,看到铅子落下一个个也惊慌失措,如同一窝蜂大面积攻击一样,虎蹲炮也是大面积攻击火炮,通过一窝蜂、虎蹲炮攻击,达到破坏敌骑攻击阵形的目的。 虽然这次发射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一轮一窝蜂虎蹲炮发射,虽然落马不过五六人,受伤的也不到二十人,但也达到击垮对方阵形的目的。 一轮发射之后,敌骑乱成一团,有的感到大事不妙无心恋战,有的借助昨夜酒气亡命冲杀过来,但战场声势与初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与流寇、鞑子骑兵稍稍不同,土暴子骑兵虽然人数甚多,有的也在马背上动作娴熟,但真正能骑射的甚少,大多数依靠 战马冲刺震慑对方,或者依托战马居高临下砍伤对方。 面对如此敌骑,冯有庆等人可不像初始那样惊慌,大家排成数个阵形,面对冲杀过来的敌骑,先是放铳,虽然敌骑速度远非人力所比,但战马面积太大,再加上双方相距甚远,一轮之后,射杀四五骑。 看到今天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一些土暴子胆颤心惊的,今天大年初一谁愿意拼命? 而另一些人看到往日要好的兄弟落马,或者战场受伤,无名火起,拍马杀到,妄图欺负鸟铳手。 在过去鸟铳手没有装配铳刺,近身厮杀职能借助佩刀,或者将鸟铳当烧火棍使,没有什么近战力。 但杨麟领兵以来就发现其中弊端,在建立火枪兵之初就引入套管式铳刺,虽然不是什么高科技,但在武器使用上可是一个大变革。 有了铳刺,火枪兵能够当短枪兵使用,不需要长枪兵战场保护,再加上穿了可防护肩膀胸部小腹的简易棉甲,带着头盔,一个个更不惧近射厮杀。 面对前面三五骑敌骑,冯有庆带头冲了出去,后面兵丁跟上,三五个人一起截住一骑,有的攻击马匹,有的攻击马背上骑士,这些过去大家都有训练。 战场上大家对敌骑大面积冲锋颇为畏惧,而面对零散敌骑则不这样。 除此之外,更恼火的还是那些没有加入战团的那一个小队,现在大家混战在一起,战马速度降下来了,这一群火枪兵常常躲在后面放冷枪,面对马背上手忙脚乱的敌骑一起放铳,在如此近距离常常是十拿九稳,指哪打哪,一打一个准。 除此之外有的火枪兵更为可恶,最初放铳的没有点燃药室引火药发射成功,重新装上引火药之后,面对近在咫尺的敌骑扣动扳机。 由于双方基本上面贴面,突然放铳大出对方意料之外(过去是插塞式铳刺,装上铳刺之后不能放铳,而套管式铳刺则完全不同),如此也常常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想不到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一轮下来面对后队居然折了三十余人,胡九思恼羞成怒,不顾身边亲信劝诫,吹响号角撤退,利用骑兵快速机动优势迅速甩开阻击义勇军,然后在扑向其他方向。 冯有庆这下有了防备,看到胡九思率领马贼来回不断偷袭的时候,力保阵型不乱,率领各部不断冲杀。 双方各自保持队形来回不断厮杀,不同优势双方相继发挥出来。 而马贼多单打独斗,但一个个毕竟算能征惯战之士,借助马匹其近身厮杀能力也远非一般步兵所可比拟的、 前面各杀手中队拼死抵抗,大家在伍长、小队长带领下三五成群的挡住对方,相互配合,攻击马背上骑手的攻击骑手,攻击马匹的攻击马匹,虽然能稍稍抵挡住零散敌骑,但义勇军训练有素,在各个杀手小队或者部分火枪兵挡住对方敌骑的同时,后面火枪兵常常组织起来,面对人群之中速度降下来敌骑近距离放铳,则常常收到明显效果。 在火枪兵支援下,陷入激战中的各个杀手中队,或者少数火枪队士气大振,居然没有拉下下风,在战场上居然杀伤敌骑甚重。 激战半个时辰,马贼死伤六七十人,胡九思不敢再战,准备打马逃回二寨子,但在半道上被义勇军所截住。 原来听到双方接战的消息,杨麟内心一喜,连忙率领剩余兵马赶到,远远的通过单筒望远镜看到冯有庆已经控制局势,判断胡九思可能重新逃回二寨子再做打算。 于是趁双方交战之际,令第3营都司龙之帧率领所部绕过去,如此才挡住退路。 前有阻兵后有追兵,双方又在丘陵地区交战厮杀,看到义勇军源源不断杀到,胡九思叫苦不迭,到最后迫于无奈,只得率部向东逃走。 看到胡九思往东边逃走,杨麟令旗挥动,在外围巡逻的姚崇烈率领一个骑兵大队从山坳外杀出,挡住去路。 胡九思大惊,但无计可施只得硬着头皮迎上去,企图依靠人数优势冲散对方,然后逃出战场。 但令人惊讶的这支骑兵与其他骑兵,这些人不像其他官军骑兵那样躲在远处放箭,而是勇敢的迎上去。 狭路相逢勇者胜,胡九思压抑住内心的恐惧,生死一线,准备贴身rou搏。 前面两马相距二十步的时候,突然见对方放开马缰,右手举起一支三眼铳,左手拿着一根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