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强渡沱江 (第1/2页)
传统意义上CD平原位于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系断裂下陷由河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由潼川州进入CD平原有两条道路,当然最宽敞的就是明朝国家级高速公路,通过郪县(潼川州治所)、中江县进入。 其次就是渡过沱江,绕过云顶城进入。 或者绕道到川东,通过龙泉驿进入。 云顶城乃四川抗蒙八柱之一,其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其东与炮台山锁江相望以扼沱江金堂峡江防; 西控CD平原以拱卫CD; 南凭水磨河之深谷险水以临怀安军通往CD东山五场之通道; 北恃危隘高定关与小云顶山互为依托而控CD至潼川府之孔道, 这云顶山实扼CD东面之门户而为东西川之要冲。 这一天率部赶到金堂峡口,早有探马来报,大西抚南将军张文秀率部退守云顶城挡住大军去路。 原来寄予厚望的南征居然迎来彭江口惨败的消息,正准备四面出击的张献忠急令大西各部转取防守。 半个月前张文秀从内江撤下,正准备休整,突然传来义勇军大败大西军占据潼川州,前锋龙之帧、王之邦部更是抵近沱江,直逼云顶山。 张献忠生怕云顶城有失,急令抚南将军张文秀率领所部沿江布防,防备义勇军渡江。 前面有滚滚沱江挡住去路,在远处更有重兵设防,龙之帧王之邦等人一面令人打造筏子,一面派人求援。 站在岸边,用单筒望远镜观察半天,望着下面的滔滔江水,虽然水流甚为湍急,但沱江在金堂峡连续转弯,在出峡谷之后形成一个巨大的堆积平原。 相对其他地方,转弯处水流较为缓慢,完全刻意搭建浮桥。 但江面不过五百余米,完全超过大号佛朗机炮射程,着实难办。 难办并不等于毫无办法,思索半天,杨麟终于有了主意。 一声令下,杨麟下令马鸣銮率部上山砍伐巨木,制成简易小船,以作为临时炮船。 足足用了一天功夫,炮船做成,杨麟决定对对面大西军采取强攻。 十余艘简易炮船被推入水中,水手摇着小船在江中巡弋,保护水手安全。 水鬼不断跳入滚滚江水中,先拖着筏子前行,然后将筏子绑缚在一起,慢慢的向前延展,形成两条宽四米的浮桥。 水手在浮桥上面来回不断的摇橹拖拽,以避免浮桥不被吹散。 在浮桥上下游三十米处,有二十多艘小船已经放入水中,岸边义勇军将士不断集结,看来准备渡过沱江。 张文秀眉头紧锁,看来义勇军这次准备充分,基本上抱着必胜的信念,想到这里,不由得暗自叹息。 张文秀虽然水性颇佳,但总不会率部跳入水中与对方来回厮杀,现在只有让各部加强防备,待义勇军走近之后再行厮杀。 如此到了中午,浮桥铺过江心,恰好在射程范围,张文秀一声令下,架设在山上的火炮对着江心开炮。 但这个时候火炮发**度实在不敢恭维,十多发炮弹打下去,只有一发落在浮桥上,砸起巨大的水柱。 而看到对岸已经放炮,巡弋在江中的简易炮艇开火还击。 由于通过铁模铸造,水冷却制造的铁芯铜体佛朗机炮,质量远非其他火炮所可比拟的。 现在看到岸上大西军炮火暴露,纷纷开炮还击。 一颗颗铁球从天而降,落在地上,被砸中身体打穿,异常恐怖,落在地上,被砸了一个深坑。(实心弹,不爆炸) 与此同时,上下游那四十艘小船纷纷划过水面,向江对岸划过来,船的四周悬挂着湿棉被,船首则有一门小号佛朗机炮,看样子对方准备渡江。 岸边的大西军一片sao乱,张文秀拔出宝剑,督令大家还击。 这些小船顶着不断射过来的火箭、箭矢、鸟铳,一面放铳,一面向岸边冲锋。 这可是江防最关键环节,那就是防备对方冲上岸边,严令之下,大西军将士一队队冲到岸边,一面高声呐喊阻吓对方,一面放箭放铳。 岸上大西军火炮也顾不得架设浮桥的义勇军将士,连忙调转炮头,对准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