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笑从双脸生 (第1/2页)
秦羽蹊终于在多年后的今日完成自己的夙愿,尽管认母之路漫长熬人,她却都一一挺过來了,得知母亲因何不与她相认,母女之间的隔阂也便消失。尽管秦母的身体支持不了多久,但既然相认,就再无可惧,纵使时间只剩下一个半圆,她也要努力化作一个完整的圆满。 只是苦了夙恒日日空房夜凉,虽然时常叹息,却也十分嫉妒。 “夫君答应帮我查秦府旧案,只是时间久远,人脉上总是差着一点,别看他日常八面來风的样子,实则也难办得很,但好在娘亲知道一些缘由,才免去我们寻访之苦。夫君是整个藩部的统领者,我纵使想快一些,也要考虑他前朝的政务是否繁忙……” 她说着,将汤药端來,凑在母亲嘴边,母亲总是今日不比昨日,昏睡的时候多过于清醒,她近身伺候,无微不至。 “那些朝堂上,坑瀣一气的歹毒之人,为了一己私欲,为了帮先皇敛财,不择手段,累及的世家大族、大官小官,清官贪官,岂是两双手掌数的清楚的……你父亲当时接到调任,正要带着我们赶赴扬州,谁知飞來横祸……这调任书就是一纸催命符!”她睁开眸子,看着她叹息:“你是女子,也是王妃,这些不该你背负,待我下到地下,见了你父亲,再与他细细道來吧……羽蹊,你听母亲的,至此往后,再不插手朝堂之中的事情,纵使你拼全力翻案,你父亲已逝,秦府回不到从前……有什么意义……” “可是父亲冤枉!” “牺牲给皇权,到合了他为国献身,为主卖命的理想了,我有时恨他,骂他为何流连朝堂,不顾家中,可有什么用,他有他的理想,是我不懂他罢了。” 秦母说的无奈,心思郁结,沉沉地咳嗽几声,吐出一口鲜血:“你听母亲的话,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安慰了!” “可是……” 秦母抓住女儿的手:“你这一生荣辱皆是与你夫君一同的,他为藩王,你为王妃,受四方爱戴,再被晋升,也不过是个更尊贵的位置,你难道还想做皇后吗?做了皇后,这世上大抵无人能阻碍你了……” 秦羽蹊惊了惊:“女儿哪里敢肖想……” “我看你胆子也忒大了些!不是母亲念叨你,身处高位就应知道低调为人,卫清的形势纷乱,不定哪一日就做了别人的靶子,到时候,你还能想得起为秦府翻案吗?”秦母微微一笑,又道:“都要当娘了,就该为自己的孩儿考虑了,这第一胎尤为重要,若是男孩,就是位郡王,日后继承藩王衣钵,若是公主,更加尊贵,封以卫清封号,一辈子的荣华权贵。比起秦府,母亲更愿意看到你,为了眼下的事情多多奋斗,可别学母亲……母亲这一生,也是太失败了……” 秦羽蹊使劲摇头,撒娇道:“母亲说的哪里话,谁的一生能一直平平顺顺的,多经历多懂人事,你看羽蹊现在,就仿佛一夕之间长大了,也明事理了。关键是,母亲还能陪着羽蹊……” “母亲尽可能地多陪伴你,也尽可能的希望战事平息,你安然无恙地回卫清养胎,一家人团团圆圆,应是这世上最美的事情,无论日后遇到什么困难,羽蹊,你要记住,先保证你与王爷夫妻不散,再考虑孩子和身家,我这个母亲自私惯了,如今还想自私最后一次,这一句劝诫,你可记在心里了。” 她只有这一个女儿,她只在乎她的生死安危,这便足够了。 “女儿记着了,娘亲放心吧。” “好,”秦母觉得疲倦,“你回去歇息吧,母亲想睡一会。” 秦羽蹊依依不舍地掖掖被角,熄了灯往外走去,路遇宫女,担忧的问道:“本宫的母亲情况如何了?” “徐医官说,心境放平,多多休息,病情就不会反复。” 她长叹一声,心中揪痛,寻了这么多年的血脉亲情,真的抵不过时间、事实流水般的无情。 长夜漫长,月朗星稀,萤火虫散乱地在山坡的掩映下飞舞,远处,淇水对岸的村落,隐在一片迷蒙的云雾之中,显得模模糊糊,因为百姓转移安置,灰色的村落显得了无生气,一派颓靡,零星的烛火也沒有,怕是叛军害怕目标过于明显会被攻击,一入了夜就纷纷休息,早起再战,而夙恒最近出手狠辣,频频让他们始料未及,不是半夜三更战鼓擂,就是吃着饭的正午打个措手不及、丢盔弃甲。 死死守着村落的叛军头子,隐隐有了抵抗不住的意味,却又不忍心舍弃自己花费心血占领的村落,每一次顽强抵抗,都损失惨重,想來叛军之中,他的亲信也应该少之又少了。 这一场仗,她也疲累了,只不过她打的是心战,时时刻刻都揪着一颗心脏,无处安放。 好在这场战事并不难打,否则以她的所作所为,绝对会给夙恒惹來一场麻烦。 她慢慢往回走,却在不经意间看见夙恒,他孤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