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 局势 (第1/2页)
、、、、、、、、、、 佟锦也同样松了口气。 她的一切荣耀都来自于皇上和后,对皇上和后的忠心毋庸置疑,所以就算有人想借题发挥,也是找了一项最有利于她的事件,她没动机,不仅没有动机,她还会因后的离去而失去很多荣耀,这样的蠢事,没人会做。 所以佟锦不担心,永兴帝并不糊涂,不会急怒攻心之下随便冤枉人,只要肯耐下心来想一想,她也不会担上一个谋害后、欺君罔上的罪名! 可佟锦也没料到,永兴帝竟会如此轻巧地把事情搁下了。 永兴帝的处置算是各打十大板,谁也没跑得了,可也没伤谁的筋骨,尤其是对她的处置,可谓别有深意。 “冲动激进”,“与人结怨”,“连累后”,这是她的罪名,如果黄存喜不傻,也势必要按着这个方向去查,届时查出有人因想害她而险些误伤后,这件事便可了结。而这个想害她的人,可以是监、宫女、下人,可以是任何永兴帝希望的人,同时,也可以是水明月,也可以是皇贵妃。 这样一个处置结果,看似随意,其中却包含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如果下毒者只是针对佟锦便罢,如若不是,便要想一想,皇帝此举背后的意思。不是不查,也不是查不到,而是顾念旧情,高抬贵手。贵手可抬一次,却绝无再抬二次之理。 这是一种变相的警告,可知永兴帝心中对下毒人选已有了定论,可佟锦仍在苦苦思,到底是谁。 无论是水明月还是皇贵妃,她们都有动机。 不同处在于,水明月是针对自己,而皇贵妃则是针对后。 永兴帝从寿安宫出来后就一直沉默不语,黄存喜跟在后头,小心地把呼吸频率降到最低,尽量不要提醒这位此时明显心情不佳的帝王自己的存在。 “小喜,你说朕是不是越来越胆小了?” 初春的宫墙上挂着往日雪融后留下的陈旧水渍,早上的阳光温暖明媚,一株嫩绿小草自五色石的缝隙间探出头来,微微地随风轻颤。 入目已是一片春意盎然,可身前这位历经无数风浪的大周帝王,眼底却是一片寒厉。 黄存喜低了低头,“小喜”这个称呼还是往年在潜邸时的称呼,早在永兴帝继位后便不再叫了,如今再听,却是饱含了无尽的伤心与孤独。 黄存喜没有言语,他知道,永兴帝现在或许是有感而发,可作为帝王,他绝不愿在任何人面前展露他的脆弱。 果然,永兴帝不等黄存喜的回答,再次迈开步,朝前走去。 兰熙是他的儿,出于他最为爱恋和敬重的德仁皇后,也是德仁皇后唯一的儿。兰熙是个好儿,也是个好,善孝亲仁,能力卓越,虽少时出了些意外以致身体单薄,但于灵力上却是大有长进,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这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永兴帝喜欢兰熙,一直都喜欢,对兰熙的之位也十分认同,早做好了自己年之后,将国家交给兰熙的打算,可这两年,他越发地觉得不对劲。 兰熙仁善,上亲皇父手足,下和官群臣,于后至亲至孝,于内宅安稳无争。 永兴帝不愿随意猜别人,尤其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儿,可世间,真有这样完美的人么?二十年来如一日,让人挑不出他丝毫错处,世间真有这样完美的人吗?永兴帝不信。 永兴帝承认,对渐生疑虑与慎王母脱不开干系,他也明白有些时候慎王与皇贵妃对他与多加挑拨,可慎王也是他的儿,并且优秀异常,只是他晚了几年出生便要一生屈于人下,连一较长短的机会都没有,由此心生不服,也属正常。 重要的是,若自己对一直信任,纵有他人挑拨,他又岂会相信?还是心里有了松动。 兰熙是,面面俱到这本无可厚非,可让永兴帝在意的是,今年不过二十七岁,他的完美,却已持续了二十年。 一个人,只有在刻意为之的情况下,才会面面俱到,各处完美。 一个六七岁的孩,又是早失了母亲,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永兴帝担心的是,早已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傀儡,将来一旦继位,大周的天下,可会易姓而存? 所以这两年来他对慎王与皇贵妃的一些做为多了些纵容,变数多了,从的应对之中,便可发现不少端倪。 这是他对的试探,结果并不让他满意,与后身边的利益集团牢牢地捆绑在一起,牢固不破。 纵然如此,永兴帝还是疼爱,他认为,不过是被他人利用,于心底还是那个敬父爱弟的好儿、好兄长,只要将他身边最大的掣肘撤去,必会海阔天空,再不受任何外力干扰!所以,纵有不满,永兴帝也还是把自己对的疑虑放在心底,并小心地不流露出半分。 可近来一件事,却让他对,彻底地改观。 永兴帝是位明君,这并不只是他人的奉承之言,自幼继位,历经无数风浪,始终保持着头脑的清醒与各方势力的均衡,这都代表着永兴帝不是一个可以或者愿意被人蒙蔽的人,前段时间的郡主告发公主一案,虽被严格地控制在了小的议论范围内,可总归是一件丑事,永兴帝震怒之余也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