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佳节情浓(二更) (第2/2页)
岸边,河里、桥上、岸边的情景都一览无余。 透过头顶上垂下的尚未发青的杨柳枝,杜鹃看见只穿单衣的九儿,腰里扎着腰带,赤脚跳上一面大鼓,用力蹦跶起来。或者说,在鼓面上跳起劲舞来。 在他有力的踩踏下,“咚咚,咚地个咚”的鼓声,带着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一下下传出,仿佛踩在人心上,让心脏也不由自主地随着他跳跃。 那个少年,一边跳,一边嘴里大吼:“嗬!嗬!” 旁边两个少年见他如此劲健,跟一头小豹子般,心下痒痒,也跟着跳上鼓面,用脚踩了起来。 可是,他们却不够九儿踩得响,也掌握不好节奏。乱踏了一气后,觉得不行。依然跳下来抡起鼓槌砸。 杜鹃看得高兴万分,大声喊:“好!” 林春等人也跟着鼓掌喝彩。 九儿站在鼓上。居高临下,立即发现他们,遂激动地高喊一声“杜鹃”。随着这声喊,脚下猛一跺——“咚”一声震天鼓响,倒像在为这声叫伴奏一样。 于是,沿河两岸,人人都知道杜鹃来了。 夏生等人笑得前仰后合,杜鹃也忍俊不禁。 一时间,好几个地方都有人喊杜鹃。 都是女娃儿的声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好容易挤到石拱桥上,一个小女娃扯住杜鹃大笑大喊道:“杜鹃,你们怎么才来?” 这是桂香,九儿的表妹,王石匠的闺女。 她今年十岁,一向喜欢跟杜鹃玩。 加上秤砣家的二丫,她们算是杜鹃的闺蜜了。 当下,林春被九儿拉去擂鼓助威。桂香则拉着杜鹃姐妹和二丫去自己家中坐——她家就在河对岸,站在院中就能看见河里情形,不用出来跟人挤。
杜鹃嫌人多,因此求之不得。一行人就跟着她去了。 进院才站好,黄雀儿一转眼却发现夏生不见了。 心下正奇怪,就见夏生一只胳膊夹一根长板凳。笑呵呵地从王家上房跑出来,冲她们道:“我找大姑借了两条板凳。你们看累了好坐。” 说话间。来到近前,殷切地把板凳摆好。 杜鹃便瞅了黄雀儿一眼。意味深长地笑了。 黄雀儿只觉得脸发烧,心里突突跳,又欢喜又害羞。 偏桂香嘲笑道:“夏生哥哥,你真是婆婆mama的。我都没想起来回家拿板凳呢。这么站着才看得见。等会还要去别的地方玩,谁耐烦坐?” 夏生并不在意,笑看着黄雀儿道:“又没说要你们马上坐。站累了再坐么。” 黄鹂又喊道:“我看不见。我要站在凳子上看。” 夏生得意地说道:“怎样?这不就用上了!” 一面把黄鹂和冬生都抱到凳子上站好,他和黄雀儿一边扶一个。 桂香打趣道:“夏生哥哥,你这样心细,将来哪个女娃子嫁给你就享福了。” 一句话说得夏生没了声音,把脸转向别处。 杜鹃姊妹更不敢接话,倒叫桂香觉得奇怪。 正好九儿和林春擂鼓累了,过来找他们,桂香大喊“九儿哥哥!春生哥哥!”这才混过去了。 九儿头上热气蒸腾,口里嚷嚷道:“渴了。去大姑家喝些茶。杜鹃,走,去里面歇会去。我娘和我jiejie也在大姑家呢。外面吵死了,老看也没意思。” 杜鹃便问黄雀儿和二丫去不去。 两人都点头,于是众人就往王家上房去了。 刚一进上房厅堂,就听有个媳妇大嗓门道:“……到底杜鹃是定给九儿,还是定给林春?要定就定,不定也给个话。这么霸着茅缸不拉屎,算什么?” 杜鹃听了傻眼。 再坏的人,也有人喜欢;再好的人,也有人讨厌。 杜鹃也一样。 这泉水村大部分人都喜欢她,但也有许多人讨厌她。讨厌她这么招人喜欢,甚至有人觉得她花言巧语哄人,其实最会看人眼色捣巧。 眼前就有一个,乃是桂香的二婶,人称槐花娘。 槐花娘自然有个闺女叫槐花,跟九儿一般大,长得有几分颜色。她便瞧上了林家,想把槐花许给九儿。 私下里,她用言语试探弟媳妇林氏——林大猛的妹子——的意思,可林氏说大嫂中意干闺女杜鹃做儿媳妇。 槐花娘就疑惑,说杜鹃不是许给林家二房的林大头的儿子林春了么?当年两家大人都说好了,林大头还帮杜鹃办了满月酒呢。 林氏含糊推脱,说当年只是说说,并没下定。 槐花娘就讨厌杜鹃了。 因她心里想,要是九儿定了杜鹃,把槐花许给林春也不错。但如今两个都悬着,她女婿没着落,能不嫉恨杜鹃吗? ps:粉红180加更大概在十点左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