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外交官_第三十二章 物尽其用(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物尽其用(5) (第2/2页)

既然晚辈对荀大人已经坦诚相待,那么希望荀大人也可以尽弃前嫌。”

    “住口。”荀同庆陡然发怒,几近就要用手指着沈哲的鼻子,他悲愤交加地用枯瘦的手掌拍击着书案,骂道:“要不是你们这群无知的黄口小儿,整日在圣上耳边喋喋不休,我大清何以至此,当今圣上何以沦落至今,为出身卑微的妇人驱遣。”

    荀同庆的话,将矛头直指向了当今仍然是大权在握的圣母皇太后,而且还是当着沈哲这个几乎被满朝文武公认的“后党”的面。单凭这份勇气,就另沈哲十分佩服,毕竟沈哲虽是不回去告密的人,但在荀同庆眼里沈哲定然不是这样的好人。

    可是钦佩归钦佩,他说的话沈哲该反驳仍然得反驳,沈哲面容平静,没有一点恼怒的神色,连声音也是不温不火:“荀大人,如果晚辈没有记错的话道光年间夷人首次侵华的时候晚辈尚未出世,咸丰年间,英吉利,法兰西军队攻入京畿,火烧圆明园,在下与当今皇上都还只是五六岁的幼童,而荀大人当时可是已经贵为重臣,大人请恕晚辈斗胆一问,要论过失的话,谁的责任比较大?”

    荀同庆一时语塞,对于经历过那场浩劫的人来说,圆明园的大火都在他们的心中印上了永久性的烙印,荀同庆也曾经想过,如果时间可以倒流,让他再次回到咸丰十年,他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要力劝皇上留守京师坐镇,但是即便他拼上了性命又如何,咸丰皇帝不会因为他的牺牲就可以不顾安危留在战争的前线,英法联军也不会因为京城中有大清的皇帝就望而却步,就算是咸丰留守京城,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就是咸丰从大清入关一来第一个死于京城以外的皇帝,变成自秦皇以来第一个死于西夷之手的皇帝,唯一的好处就是咸丰皇帝的个人形象不至于那么窝囊,但是于国,于民都不会跟现在有分毫改变。

    但这样的事实并不能减轻荀同庆对自己的自责,毕竟他仍然是活着的,他并没有为那场灾难付出自己所有的努力。他是有愧的。

    而在这个年轻的后生面前,他更加没有勇气去推脱自己的责任。可是,他一旦承认自己错了,就证明这次交涉,他一败涂地,他得要老老实实到紫禁城里把他那些坚守信仰的同仁们劝说回来,宣告清流的抗争彻底性的失败,这样的结果,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正是两难的时候,但见沈哲不知道是没看出来荀同庆的窘迫还是不想让这位老人家太难堪竟然自己把话接了下去:“往事如云烟,过了便过了,晚辈暂且不论,但是说到当今圣上……晚辈以为,就算是皇上不听太后的话,朝中也不过是圣母皇太后的一言堂,皇上现在顺从圣母皇太后的意思,好歹还能参知政事,说不定……”沈哲没有说这个“说不定”的后面到底是什么,而是迅速作了总结:“总之,晚辈以为,皇上现在这样与太后母子和睦并没有什么不好。”

    “沈大人当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荀同庆冷哼了一声“如今的皇上不都是沈大人教出来的吗?”

    沈哲的脸上没有了刚刚进来的时候那样故作谦恭,开始渐渐露出了他一贯的锋芒,与荀同庆针锋相对,在他看来,荀同庆现在根本就不是要发牢sao,而是铁定心认定自己是对的而他沈哲的所作所为皆属歪门邪道,这个时候他要是一味地顺着毛去撸,只能显得是自己心虚让荀同庆这种心理越来越重,倒不如出其不意,来次反戈一击,于是道:“就算当今皇上当真是对晚辈稍有青睐,晚辈返京也不过只有不到一年的光景,可荀大人您和您的学生们教导皇上的时日可是比晚辈读书的时间还长,荀大人就没有想过问问自己的学生们这十几年的时间都在干些什么吗?”

    荀同庆的眉眼间露出不屑的神色,心想你小子教的都是什么东西,那都是骄奢yin逸,难登大雅之堂,这天下学玩、学败家谁学不会?更何况年轻的皇帝本身就不是什么清心寡欲的人,再被你们这些人一扇呼那可不立刻暴露本性?但想归想,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还是当今有名的大儒,这样和一个小辈儿较真有失体面,便道:“忠言自然逆耳,皇上年少一时无法体味几位大人的良苦用心也没什么奇怪的……”荀同庆顿了一下又道:“但是沈大人不要觉得皇上永远都是十几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