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坑你 (第2/2页)
惑力很大,可是在文书面前又像烫手的山芋,到底要怎么选择,那就是祖父该着急的,不论他选了哪个,结果都不会让他很如意。 “既然如此,”姚老太爷看向姚宜春,“你就回去写份文书,交到族里。” 真让他写啊? 姚宜春有点害怕,万一出事了族里不管他怎么办? 姚老太爷横了姚宜春一眼,“拿得起就要放得下,磨蹭什么?” 姚宜春这才将屁股离开椅子去拿文书。 二老太太挥挥手,旁边的mama将文书收了起来。 “我让宜州誊抄一份送去三房。” 姚老太爷皱起眉毛,“二嫂连二哥写的都不然我们瞧一眼?” “瞧什么瞧,不怕你笑话,经过了多年,原来那张纸都被虫蛀了,前些日子翻看族谱才想起来,重新写了一张,好在五弟和八弟都记得,有人证在我还能胡说不成?” 姚老太爷就看向五老太爷。 五老太爷不情愿地颌首,远处始终没有说话的八老太爷清清嗓子,“二嫂说的确有其事。” 有人证还怎么说? 姚老太爷缓缓地喘息着,尽量让呼吸平顺下来,这次来二房,有一种让他折了翅膀的感觉。 …… 崔奕廷在喝茶。 泰兴知县朱应年没想到能将这位爷留这么长时间。 自从知道这位爷是崔大学士家的公子,又有崔尚书照应,泰兴县就像烧开了的水,人人都想宴请这位爷和这位爷拉拢关系。 崔家有位贵人还在宫中,很受皇上宠幸,中宫空缺多年,谁知道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国之母。 再说光是“一阁臣双尚书”就已经听起来让人耳热。 宴请这位崔爷倒是容易,不过他是使劲了浑身解数,就不知道这位少爷喜欢什么。
本以为崔奕廷喝些茶就会走,谁知道崔奕廷端详了这茶水半天。 “这是什么茶点?”崔奕廷转着茶杯。 “是泰兴新开的一家茶楼送来的。” 软软的点心,吃起来很甜,像糖又不太像,说是点心又不是。 “朱大人家中可还有?” 跟他要茶点?就这东西? 朱应年忙看向管事,管事一溜烟地跑去内宅,不一会儿工夫回来道:“太太说……没有了……不然让人去买。” “哪家茶楼?”不等朱应年吩咐,崔奕廷已经询问。 “是……泰兴楼。” 泰兴楼。 “那家茶楼,现在……不卖这些茶点,只是……上门拜会的时候送一盒。”管事的低声道。 “二爷喜欢我让人想办法买来送去。”朱应年笑脸相迎。 一个大男人竟然喜欢吃甜食。 崔奕廷眼前浮起一个模糊的身影,随身总是带着只荷包,里面放着几块糖块,每天掏出来摸摸,却又舍不得去吃。 趁着崔奕廷没走,朱应年低声道:“崔二爷有没有觉得泰兴最近气氛有些不对。” 崔奕廷不说话。 朱应年只好接着道:“崔二爷去李御史家中,有没有听说巡漕御史的事?李御史沉冤得雪,朝廷定然委以重任……” 崔奕廷抬起头来,仿佛不经意,“那你准备要怎么办?” “瞒着李御史,将这尊瘟神送出南直隶。” 崔奕廷道:“若是瞒不住呢?” 朱应年压低声音,“那就想方设法,让他说不出话来。” 崔奕廷面色自若,“朝廷的巡漕御史,只怕没那么简单吧?” “但凡是个人,就有弱点,”朱应年道,“别说李御史,就算哪位显贵来了,也有应对的法子。” 不知怎么的,崔奕廷脸上忽然露出一丝笑容。 朱应年怔愣在那里,他看不懂那笑容的意思,只是觉得有些可怕。 崔奕廷道:“既然如此,朱大人就没什么可怕的,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就是。” 朝廷公文下来了,七日后准备迎接巡漕御史,李御史八成是为了查案先行一步,想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本来朱应年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 不知怎么的,他忽然觉得,也许这件事没有他们想象的好办。 “崔二爷,”朱应年迟疑着,“您能不能将这里的情形跟您叔父说说,我现在真是心里没底啊。” 崔奕廷似是没听明白,“怎么说?” 都说崔奕廷不学无术,还真是。 只要崔奕廷态度有松动,就是有戏,朱应年趁热打铁,“要不然,我让师爷写封信,二爷誊抄一份。” 崔奕廷神色间有几分不以为然,“让我誊抄一份送给叔父?” 朱应年道:“我们尽量将漕运的事做得周全,瞒过巡漕御史,京里那边的情形还要拜托崔大人。” 崔奕廷忽然正色起来,“朱大人就不怕我泄露出去,万一我是巡漕御史又该怎么办?” “不会,不会,”朱应年笑着摆手,“哪里能连崔二爷也信不过。” ****************************************** 明天十二点要上架了。 大家别忘记冲点银子,支持教主正版订阅啊(此处省略五百字絮絮叨叨)。 另外下个月的粉红票,亲们帮教主留一下吧,教主新书要冲新书月票榜,拜托拜托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